名家说石
-
郑忠:何为「科学赏石观」?
【编者按】郑忠先生从2003年起探索科学赏石观,他先后在《中国观赏石》杂志2006年第4期,《宝藏》杂志2012年第8、9期,2020年第10期,刊登了《浅谈科学赏石观》《科学赏石…
-
李孝军:石本石,石非石。
“天地至精之气,结而为石”,石聚日月之精华,融雨露之润泽,吸大地之精气,拥苍古之身,凝万物之态。 红雨 | 长江石 石本石,质坚而气静,生之天然,自在其妙,意在人品,其魅力…
-
景男:愿作“咣当”的赏石人!
编者按:西安疫情肆虐,中国观赏石协会陈炉石专委会主任景男宅家防疫,闲暇的时间也比平日多了许多。这时,有很多观赏石微信群群主、直播间主播便邀请他线上分享赏石心得。这是景男老师的一次“…
-
景男:“相石四法”另解。
赏石人把古人赏石之“瘦、皱、漏、透”称为“相石四法”。郑板桥言定“相石四法”自米芾,且评语“可谓尽石之妙矣”。这个评语肯定了“相石四法”,“可谓”二字的言下之意却耐人寻味。但这没有…
-
“竹林七贤”故事多
晚唐孙位绢本设色《高逸图》(纵45.2厘米,横168.7厘米),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平时难得一见。这幅颇为少见的唐画,也是画家传世唯一一幅作品,描绘的人物场景据考是魏晋“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