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即将于明日(8月31日)落幕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万物毕照——中国古代铜镜文化与艺术”展,是今年4月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庆典系列展览之一,400余面历代铜镜精品,荟萃了清华大学1958级校友王纲怀先生的部分捐赠,以及多家文博机构和私人藏家的精彩藏品。印象之中,这是历次铜镜展中规模和品级最高的一次,不但具有系统梳理,也有许多稀见珍品,让人大开眼界。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万物毕照——中国古代铜镜文化与艺术”展内景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西汉“游中国”铭镜,颇为罕见

如战国铜镜数量最多的代表性品种“山”字纹镜(《故宫铜镜图典》封面选用的就是一件战国早期“四山纹镜”),展出就不下二十余件。“山”字纹镜有方、圆两种形制,方形较为少见。主题纹饰为“山”字,有三山、四山、五山、六山等之分,其中三山、六山较为少见,大多有云雷纹、羽翅纹等作地纹,以变形花叶、柿蒂、竹叶等纹饰作为中间纹。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万物毕照——中国古代铜镜文化与艺术”展示的“山字纹镜”单元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战国“四山纹方镜”

比较特别之处在于,这个“山”字纹镜的“山”字,虽然与金文、大篆字体大体一致,但是,铜镜上都是一种变形斜体的“美术字”,主体减地双钩,山字上部三笔竖线呈现出左旋或是右旋的样式,旋转角度大体在45°之内。这大概是出于“排版”美观的需要。因为在圆形平面上,如果“山”字正襟危坐,那就缺乏灵动和装饰感,作成旋转状,一方面使得文字有了一种生动感,给人以一种围绕中心钮首作旋转运动状;一方面也使得文字成为了一种纹饰符号(“山”字本来就是一种象形)。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战国“花叶五山纹镜”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战国“六山纹镜”,直径达27厘米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战国“变形四山纹镜”山字中间竖笔多出一笔,颇为罕见

不少学者不解其故,推测这是一种纹饰的提炼,如古蛙纹、勾连云雷纹、日纹、火纹,有的称其为丁字镜、T字镜等。其实,从一些“山”字镜纹饰中有走兽出没其间可以佐证,这确实是“山”。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战国“四山四兽纹镜”

战国时期,铜镜为何频繁出现“山”?这应该与上古时代以来流行的山岳崇拜有关,也与当时儒道两家对于山岳观照的全新阐述有关。

山岳崇拜起源于远古的巫术,最早是带有宗教意味的祭祀活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登山祈福的习俗流行开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分别从道德和情感的角度,开创了“山水比德观”和“山水比情观”。孔子的“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用伦理的眼光看待山水;老子的“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庄子的“山林与,翱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的“逍遥游”思想,以崇尚自然、顺应天性的情感观照山水。从此,山岳意象有了新的诠释。

大致在战国时期,人们心目之中的山岳形象,开始从膜拜向亲近过渡,也更多地被赋予了象征意味。如大致成书于春秋中期的《诗经》,就有一些山岳的描绘。《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九如”之一“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诗经·小雅·甫田之什·车舝》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时期的中山国。这是唯一一个带有“山”字的诸侯国,因城中有山,故名中山。关于“山”形纹铜镜的起源,也有“楚伐中山”所获器形一说(程如峰《从山字镜谈楚伐中山》)。

中山国(公元前414年—前296年)是由北方少数民族白狄的鲜虞部落所建,国土嵌在燕赵两国之间,称王于太行山麓,曾长期被视为中原诸国的心腹大患,在“战国七雄”之外诸侯国中实力最强,持续时间较长,但可能由于统治者为少数民族,史载缺略,曾经长期鲜为人知。只是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发掘,中山国墓葬中出土了两万余件工艺精湛的文物,才开始为今人所瞩目。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中山国“错银铜双翼神兽”(河北博物院藏)

从公元前506年,中山之名始见于史书,到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所灭,中山国虽然存在了二百多年,但对于后世影响颇为深远。如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兄刘胜,被分封于中山国故地,仍沿用旧称为中山王(谥号靖,史称中山靖王。三国蜀汉刘备、唐代诗人刘禹锡等,皆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其墓葬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陵山,满城汉墓是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以山为陵的墓葬,也是我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出土文物达一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铜博山炉”等珍贵器物,反映了原来中山国所辖工艺技术制作之高水平。到了北宋,苏东坡曾经被贬定州(今河北保定)任知州,发现并命名了“雪浪石”。苏东坡还根据当地流传已久的“松醪”酒工艺,自酿并命名为“中山松醪”,传世有书法名迹《中山松醪赋》(今藏吉林省博物馆)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苏东坡书法《中山松醪赋》(局部)

中山国都城灵寿古城遗址,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三汲乡,建有中山王陵遗址博物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里考古挖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历史文物,包括迄今发现世界最早的建筑平面设计图“中山王墓兆域图”、碑碣的开山鼻祖“守丘石刻”等。其中,虽然铜镜中没有“山”字纹,但还是有一些与山有关的文物。

如“中山侯钺”,铸造于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主政之前,为一大型青铜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孔刃之间竖刻篆书铭文两行:“天子建邦,中山侯㥯,作兹军钎,以敬厥众”。其中,“中山”两字格外清晰。这里的“中”字,由“上”、“下”、“戈”组成,带有守疆卫土的寓意。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中山侯钺”拓片(局部)

中山国出土文物之中,最为独特和突出的,是“山”字形青铜翣,体现了一种庄重、威严和神秘,被认为相当于中山国的图腾和文化符号,也成为了河北博物院的标志,河北博物院常年辟有“战国雄风——古中山国”专题展览。整器呈山字形,山字上半部分由三个“圭”形器组成,两侧向下部内转成镂空回字纹,下部中间有圆筒形銎,可插于立柱,銎的前后两侧有方形楔孔。这种器物为中山国所特有,既是仪仗用物,也具备了兵器的功用。这种“山”字器物,也被人认定是“山”字纹镜的出典。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中山国“山”字形青铜器(复制品)

中山国人对于山的崇拜,还表现在一组“陶人俑拜山”。这是在冶铜炉作业坑边发现的一组七件陶器,六件为小山形陶器,一件为人物陶俑。据考可能是铸铜器的工匠在新炉升火冶铜时,对山神祈祷,保佑其出好成品。这也是最早出现的“拜山”实物。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中山国“陶人俑拜山”

 

汉代是铜镜制作和传世数量最多、制作水平最高的一个朝代,不过“山”字镜几乎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了。铜镜中偶见有带有“山”字铭文的神兽镜,铭文多带有登山祈福的意味,常见为太山、大山(即泰山)和华山,内容大同小异,如“上大山,见神人。食玉英,饮澧泉。驾交龙。乘浮云。宜官秩,保子孙。”“上华山,见神人。宜官秩,保子孙。食玉英,饮澧泉。驾非龙,乘浮云。”等等。泰山和华山,被视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赋予了护佑官运、保佑安康的意味。这与当时出现的博山炉仙山形象相映成趣。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汉代“上华山”铭铜镜

博山炉出现于西汉时期,一直到两晋还很流行,是宫廷乃至民间常见的焚香器具,材质多见为青铜器和陶瓷器。按照明代周祈《名义考》(卷十二)的说法:“汉人始为博山炉,其制象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无今之炉也,所焚唯兰蕙。”炉体像酒器中的豆,上有盖,高而尖,呈山形,中镂空,有的雕有云气、人物及鸟兽,仿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汉代石雕博山炉(湖南省博物馆藏)

汉代博山炉频繁出现了仙山的形象。如上述满城汉墓出土的“西汉错金铜博山炉”,被公认为是汉代工艺最好的一件博山炉。这也是河北博物院的 “镇馆之宝”之一。这件博山炉,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虎豹神兽出没其间,猎人巡猎山间,炉盖上因山势镂孔,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装饰着山峦,产生行云流水的艺术效果,设计之妙,工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西汉错金铜博山炉(局部)

博山炉上这种山景的意象,往往使人联想到后世的山水画和石假山。一般认为,独立的山水画出现在魏晋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园林中的石假山则起始于唐代,与成熟的山水画几乎是同步发展起来的。

如唐代铜镜正式出现了山岳的形象,是一种线刻图绘,如同山水画的表现。湖南省博物馆藏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山水纹罐,罐身四周绘有山峦高耸起伏状,纯为线绘,没有皴法,无疑是属于早期山水画的形式,山旁还有飞鸟相逐。仔细观察,其山峦造型颇似在西安中堡村唐墓出土的唐三彩假山水池,这座陶山子是一组唐三彩建筑院落模型之中的一件(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假山山峰与水池相连,其造型类似博山炉盖上的山景。当时的陶砚,也有类似形制,如故宫博物院藏的十二峰陶砚就是一例。这与后世砚山(相传是南唐李后主所创制)的形式颇为相似(水池变成了砚池)。所以,砚山的样式或许来自石假山或是博山炉。这也是山的意象和语义,反映在案几供石上的最初形象。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唐代“五岳纹镜”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山水纹罐

【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唐三彩假山水池

如果说,早期对于山岳的艺术创作,更多地带有图腾崇拜的意味,那么,至晚从唐代开始,有关山水的图像完全是属于审美范畴。从汉代博山炉的仙山,到唐代庭院的石假山,山岳已经完全发展成为人们畅神的对象。这个“美的历程”的时间跨度,长达六七百年之久。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谈古说今】从“山”字镜到石假山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81760.html/

(1)
上一篇 2021年8月27日 上午8:39
下一篇 2021年9月8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