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石入门侃大山

记得还是去年初夏的一天,中华书局上海公司余总发我微信,说经常看我在微信上发的石头照片和文字,很受启发,想约我写一本观赏石收藏入门的书,问我是否有兴趣。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了。

俞莹:玩石入门侃大山英石“剩山图”,皱褶深密,造型多变,比例和谐,处处入画(宽48cm,陆维三藏)

俞莹:玩石入门侃大山广西寻江石“雁南飞”,构图具有摄影作品对角线特点(高28cm,枕石斋藏)

俞莹:玩石入门侃大山内蒙戈壁石“寿桃”,由三块对石组成,聚者合缝,散者为三,十分少见(宽15cm,徐跃龙藏)

其实,目前有关观赏石收藏鉴赏的书已经出了不少了,但是还是有许多石友反映,人云亦云的多,照片凑数的多,真正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的极为少见。其中的原委可能就是,观赏石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收藏活动,既古老又年轻。这其中,深厚的文化学养固然不可缺少,但丰富的实战经验尤其需要,两者不可偏废。前者需要触类旁通,引以为鉴。如玩赏山形景观石,如果不了解传统山水画论等理论,可能就玩不深,玩不好。画面石的审美,也要掌握画面(国画)的构图法则,还可以借鉴一下摄影构图的形式。后者需要经常踏勘产地,参观石展,接触市场。比如灵璧石制作钟磬古已有之,不少人以为就是磬石类的巧石所制,那次去灵璧磬云山考察我才了解到,原来古代制作钟磬的灵璧石,其实更多选用的是磬云山所产的层叠状岩矿。可见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而更多的思辨,还是需要岁月的积淀和不懈的求证。

俞莹:玩石入门侃大山安徽灵璧磬云山的层叠状岩矿,为历代石磬的取材之处

回想起来,敝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涉足观赏石收藏,两三年后开始接触观赏石文化研究写作。记得当时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策划编撰一本《中国收藏与鉴赏》大型画册,首次将官方收藏与民间收藏融为一体,邀请故宫博物院专家和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今改名为上海市收藏协会)同仁共襄盛举。其中,我应邀承担了其中“中国观赏石的收藏”部分内容写作(此书由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吕济民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曾获评《中国文物报》读者投票选出的二十世纪文博考古最佳普及类图书)。由此一发而不可收,一直没有间断对于赏石文化的研究。虽然发表过不少专著和论述,但是总感觉观赏石好比是“无字天书”,百读不厌,常读常新。尤其是当赏石艺术正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2014年12月3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中国观赏石协会申报的赏石艺术作为传统美术类别入选),《观赏石鉴评》升格成为了“国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5年5月15日发布)之后,如何与时俱进地去解读赏石艺术,深入浅出地传播赏石文化,还是有许多文章可做。

俞莹:玩石入门侃大山《玩石指南》书影

俞莹:玩石入门侃大山《玩石指南》内页

在《玩石指南》一书的章节结构安排上,我将观赏石的有关收藏鉴赏要素作了解构,分为四大部分,即“石之体”(质地、色彩、形状、纹理)、“石之赏”(景观、象形、抽象、画面)、“石之玩”(意韵、命题、配座、组合)、“石之藏”(鉴识、收藏)。每篇既可以独立成文,前后又有所呼应。其中200多幅配图,选用了包括近年来各地石展的一些获奖作品。除了体例体现循序渐进、分门别类之外,如何言之有物、写出新意,也是颇费思量,其实还是要靠平时不断的积累、思考和提炼。

俞莹:玩石入门侃大山雨花石“白日依山尽”,构图具有山水画“由”字上轻下重特点(高7cm,柏贵宝藏)

比如古今中外,赏石(造型石)色彩大都崇尚黑色,灵璧石也由此成为了首选,这其中究竟有何说法?我以为,这可能与古代的五行之说相关。五行之说将天地空间分为东西南北中五方,各方又分属木、金、火、水、土五行,对应为青、白、赤、黑、黄五色。比如和田玉,产自西方的昆仑山,西方属金,主白色。这也是和田玉以白为贵的一个深层次原因。灵璧石产自安徽宿州灵璧县,地域上属于淮河以北,北方属水,主黑色。这也可以解释灵璧石以黑为贵的一个深层原因。黑色象征神秘肃穆、崇高刚健,这与古代文人士大夫赏石的取向颇为一致。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像白色是玉的正色一样,黑色就是奇石的正色,白玉对应黑石。如近代流传有这么一副对联:“梵夹何妨搜黑石;瓣香聊尔诵黄庭”(吴湖帆、吴待秋等书画家曾经书写过此联,流传于艺术品拍卖市场),梵夹是指古代线装书的一种装订样式,借指读书之意。意思便是:读书之余可以玩玩石头,焚香之时可以念念经书(《黄庭经》)。这里,黑石成为了玩石的代名词。

俞莹:玩石入门侃大山美国已故”文人石“收藏家罗森布鲁姆收藏的黑灵璧石

又如,关于抽象石的认定,因为其评判标准似乎并不那么容易掌握,往往要么被忽略,要么被滥用,要么被误读。我以为,绝不能将非具象的石头一律视为抽象石。如果把奇石的各类自然元素视为形式、主题形象视为内容的话,那么,当形式大于内容,即包括色彩、形状、纹理、结构以及点、线、面、块等某一项特别突出、有迹可寻、符合形式美感的非具象奇石,才可以视其为抽象石。除了古代四大名石之外,包括有一些当代石种,以某一类自然特征见长,少见主题形象,也可以作抽象石来看。如广西摩尔石、来宾石胆石、新疆雅丹石、青海结核石、台湾铁钉石、湖北绿松石等,肌理结构变幻莫测,很多精品都不一定有主题形象,但这丝毫没有减弱其表现力。

俞莹:玩石入门侃大山广西来宾石胆石“混沌初开”,似像非像,富有雕塑感和张力(高38cm)

俞莹:玩石入门侃大山台湾铁钉石大多结构怪异,质地特别,少见具象(宽18cm)

记得2013年8月30日,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办的“2013中国·兰州黄河流域九省(区)‘美丽中国’黄河石精品展暨黄河石文化论坛”在甘肃省地质博物馆举行,我应邀作了“试论黄河石的地位和价值”的演讲,其中提出日月纹是黄河石具有代表性的纹理图案“符号”。那么,另一条母亲河所产的长江石有何标志性的纹理图案“符号”?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在写作此书时似乎“脑洞大开”:云水纹!长江石应该以云水纹为代表,包括水的波纹和云的诡谲,或似云水流动,或为云团飘逸,在四川长江石中最为多见。如果说,黄河、长江流域代表了北方、南方的两种不同区域文化的话,那么,黄河石、长江石也多少反映出北、南两种不同地域文化风格,即北雄南秀。黄河石更多表现出一种雄的风格,雄浑磅礴,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日月纹即是代表;长江石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秀的风格,秀雅沉静,体现了一种阴柔之美,云水纹即为代表。前者更像油画,复色多,暖色调为主,厚重浓烈;后者更像国画,单色多,冷色调为主,清淡素雅。两者阳刚阴柔,寓意深刻,各逞其美,堪称图纹石中的代表性石种。在附录中,我还效仿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名篇、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的做法,在林林总总的主打石种之中选取“二十四石品”,与《二十四诗品》一一对应,其中,沉着——黄河石,含蓄——长江石。庶几近之。

俞莹:玩石入门侃大山日月纹是(洛阳)黄河石颇具特点的主打纹样(高30cm,文风藏)

俞莹:玩石入门侃大山云水纹是(四川)长江石最具特色的主打纹样(高16cm,余红平藏)

很多人自觉或是不自觉地将观赏(象形)石精品视作为艺术品,所以总是与艺术作品(雕塑或是绘画)相提并论。其实,观赏(象形)石和艺术作品之间可以类比(主题或是样式),但决不可等同。比如,艺术作品可以不讲究材质(国画的纸与西画的布,本身没有很高的价值),观赏石精品却十分强调质地;艺术作品大都注重的是主题思想,观赏石精品却并不一定都有特定的主题;艺术作品残缺也有美(断臂的维纳斯雕像可算一例),观赏石精品却讲究品相完美,没有崩裂缺损(老崩除外);艺术作品可以纤毫毕现,观赏石精品却往往细节难寻。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观赏石精品可以与艺术作品相提并论,无非是因为它们都从属于艺术审美范畴。但是,观赏石除了艺术审美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猎奇——这也是魏晋以来观赏石一直被称作奇石的原因。奇和美这两者有时候是相通的,但有时候却并不统一,奇有时候就是特别、怪异甚至丑陋的代名词。观赏石之所以称作为奇石,正是因为它的不可思议,常在意料之外,不在情理之中。

俞莹:玩石入门侃大山内蒙戈壁石“维纳斯”,与法国卢浮宫所藏著名雕塑造型颇为神似(高20cm,得云轩藏)

俞莹:玩石入门侃大山形同古代仕女造型的新疆风凌石,与兰花画面的团扇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清新脱俗(高20cm,枕石斋藏)

观赏石常常被称作为“发现的艺术”,其是否艺术品曾经倍受争议。其实深度的“发现”,就是一种艺术创作,最终通过“表现”来完成“美的历程”,它体现但又不限于题名、配座、组合、演示、赏析等人文“表现”手段,而这往往与发现者的学历、经历、阅历、游历等有关,必须熟谙生活和艺术,具有相当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对于日常事物具有很强而又敏感的体悟,熟悉乃至掌握与赏石原理相关的旁类学科,如美学、历史、地理、民俗、文学、艺术、地质等,做到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其中古今中外的各种艺术流派和特点,要有所了解;古今经典诗文和历史典故,要有所掌握。特别是有关艺术创作的原理,要有所领悟——这尤其体现在(小品)组合石的创作。一件(组)成功赏石作品的背后,往往凝聚着赏石家(团队)的心血。所以,是否可以这样说:优秀的赏石家完全可以称之为艺术家!

俞莹:玩石入门侃大山内蒙戈壁石、新疆泥石组合“山居”,题诗渲染了一种氛围(枕石斋作)

(以上大部分文图选自《玩石指南》,此书由中华书局2016年9月出版,京东、天猫和各大书店有售)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石界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863.html/

(2)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7年11月1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7年11月6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