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人有石事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保利春拍会古代书画夜场场景(保利供图)

这两天京城春季艺术品拍卖激战正酣,不断有新的拍卖纪录刷屏。我关注到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艺林藻鉴—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有一幅清代方原博雍正十年七夕(1732年)作《奇石图》手卷水墨纸本(引首23.5×104.5cm;画心23.5×243cm)。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清代方原博《奇石图》画石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清代方原博《奇石图》(局部)

这幅手卷画面不大,主体为一方山石,背景有棵树(像是柏树),寥寥几笔,平淡无奇,似乎也未见什么功力。画家方原博,祖籍安徽桐城,寓居扬州,诗书画兼擅,但传世作品很少,也未见有代表性作品。整幅手卷最抢眼的,还是众多名家题跋,包括“扬州八怪”之领军人物金农之漆书。最终成交价为13.8万元。

查了一下,这幅手卷在两年前的广州华艺2019年春拍会“物外—古代书画及文人书房”专场上拍过(名称为《寿石》手卷),成交价为6.9万元。整整两年之间,画价正好涨了一倍,也是不错的投资回报。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吴尧圃《山水册》 (十二开之八)

虽然这幅画作的艺术价值并不太高,但是,这幅画作的主人公吴尧圃,不但画艺不凡,而且还是一位在清代瓷器烧造史的重量级人物,只是生平事迹不详,而这幅画作及其众多题跋,可以真实还原这位主人公的事迹,也是以图证史的一则范例。

按照画家方原博的题跋,画中奇石,是吴尧圃之父(十英)寓居景德镇时喜爱的一方奇石,高约一尺多,嵌空高耸——当是太湖石,被置于松树盆景之中,时常养护抚玩。吴十英风雅好古,能够烧制仿宋代瓷器。后来家道中落,长物皆散,唯留此石,吴尧圃将其斋名称作为“留石轩”,也是一种系念。曾任饶州府浮梁县知县的张景苍,为画卷题首为“受重遗金”,点明了此方传承石之重要意义。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金农题跋《留石轩铭》

六年以后的乾隆三年(1738年),金农应邀题跋《留石轩铭》:“艮岳扫迹,郁林已湮。何如此石,守者有人。十饼之金,一箪之珠。不足取贵,视为土苴。”金农将此石与宋徽宗的艮岳石和三国陆绩的郁林石(又称“廉石”,今存苏州文庙碑刻博物馆)相比,大意是艮岳石、郁林石名气再大,后人不加珍惜,也是难觅踪影,不如此石,有人呵护有加,即使金银珠玉,也无法比拟其价值。

时人苏庚春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正月初九题跋中,透露出吴尧圃的更多信息:“尧圃,原名麐,字粟园(有误作为栗园,如《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安徽歙县籍,家居江西景德镇。其家有景德镇古窑,产秘色器,与唐、熊、年三窑并称,谓之吴窑。画山水,学黄公望,而以疏散简淡为主,其用墨干湿相参,不见痕迹,盖得熟中熟之法也。生平多古君风,老客扬州汪贻士家,卒年八十有二。”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清代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四)“吴尧圃传”

这段有关吴尧圃的记载,与同时代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二)中介绍扬州画家的记载如出一辙,特别是提到的吴家古窑“与唐、熊、年三窑并称,谓之吴窑”的记述,被后人广为引用。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唐英《山水轴》(故宫博物院藏)
 

吴尧圃颇有画名,传世有不少画作,大多为摹古山水画。当时,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唐英也有画名,与吴尧圃交往密切,吴尧圃多次赠画于他,他也多次作诗答谢,惺惺相惜。如《雨窗题吴尧圃画山水歌》云:“吴子风雅擅绘事,笔尖落纸通灵气。尺幅烟霞兴会深,岭树江云盎生意。”另有一首《吴尧圃画松,戏题长歌,时十月望后三日也》提到:“吴生绘事称神妙,造化落腕参灵奥。倾翻墨海雷雨飞,斗室盘旋云气绕。”(唐英《陶人心语》)

吴尧圃是清代瓷器烧造史上一位重要人物,所谓“吴窑”之说,居然能与当时为清宫烧造瓷器的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唐英、熊氏、年希尧(“唐、熊、年三窑”)相提并论,可见其不同凡响。

“吴窑”烧造瓷器,应该始于吴尧圃的父辈,颇具特色和影响。到了吴尧圃,更是发扬光大,主要是仿制宋代汝、官、哥、定等名窑瓷,以至于唐英对之青睐有加,作为幕僚委以重用。按照蒋士铨《忠雅堂文集》(卷四)中“吴尧圃传”说法,吴尧圃“于书画铜玉法物精鉴赏,尤邃于画法,深厚苍郁,兼南宗荆董各家之妙,为严希尧、唐英上客,海内论画者咸推服。”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唐英《春暮送吴尧圃之均州》

雍正七年(1729年)暮春,唐英委派吴尧圃到河南禹州神垕取经钧瓷的烧造工艺,并作诗《春暮送吴尧圃之均州》赠之,其中提到:“此行陶冶赖成功,钟鼎尊罍关国家。玫瑰翡翠倘流传,搜物探书寻故老。君不见善游昔日太史公,名山大川收胸中。陶鎔一发天地秘,神功鬼斧惊才雄。文章制度各有别,以今仿古将毋同。”云云,对于吴尧圃的钧州之行充满期待。诗中提到的“玫瑰翡翠”,当是指钧窑中的玫瑰紫和翡翠蓝两种釉色;“以今仿古”是指宋代钧窑的烧造工艺失传已久,有待弘扬光大。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元明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水仙盆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清雍正炉钧釉冲耳炉

毫无疑问,吴尧圃的钧州之行颇有收获。从此以后,唐英在御窑厂开始烧造出仿钧釉和创新釉色品种,如炉钧釉、仿石釉、窑变釉等,到了乾隆年间,更是踵事增华,精品层出。创新釉色中最具难度和影响力的,莫过于窑变釉。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清雍正仿钧窑鼓钉洗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清雍正窑变釉七弦尊

窑变釉大多是在烧造霁红、霁蓝釉瓷器时偶然产生的,因釉料中的不同金属元素窑烧时自然结合而成,颜色绚丽多变,釉色厚重流淌,以紫红色为主,变化莫测,俗语有“窑变无双”之叹。唐英在写给雍正帝的《恭进上传及偶得窑变瓷器折》中写道:“虽非霁红正色,其釉水变幻,实数年来未曾经见,亦非人力可以制造。故窑户偶得一窑变之件,即为祥瑞之征,视同珍玩。”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唐英《题画英石丈人(有小序)》

如果说,画家方原博的“留石轩”画石,为我们留下了吴尧圃藏石的珍贵图像的话,那么,唐英的《题画英石丈人(有小序)》,留下了这位督陶官在广东英德画有“英石丈人”的纪录。

唐英于乾隆十五年至十六年间担任粤海关监督,曾经游历过清远一带,在舟中所见:“英德山中多奇石,叩之作金玉声,千态万状,令人思议所不及。尤奇者多类人形,老幼男妇冠冕兜鍪,坐者、立者、卧者、徙倚者、团聚顾盼者,靡不毕极情态。其中有如老人者,仙风道骨,矍铄清奇,俨然现浑噩气象。”于是在舟中临时起兴画“英石丈人”。虽然这幅画已不得见,不过从他的诗中可以想见风采:“奇石如神形貌古,米颠不遇独萧寥。空山斜月肩常荷,枯木归云杖每挑。须发青苍苔藓补,筋骸透漏雨风雕。半生多少违心拜,此老才堪一折腰。”由此可见,这位督陶官也是一位爱石人。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清乾隆唐英制大理石纹釉诗文笔筒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清乾隆仿绿松石釉盖碗(上海博物馆藏)

值得一提的是,唐英不但留意石事,而且在瓷器作品中也有化用借鉴。上述雍正乾隆年间创制的仿石釉瓷器,就是一例。仿石釉纹色以大理石为多见,也有虎皮石、卵石、绿松石、竹叶石等品种。传世有不少唐英款的仿石釉文房器具,更有仿奇石造型的瓷雕作品,也是一种特别的仿生瓷。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乾隆仿石釉笔架(故宫博物院藏)

【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清宫旧藏乾隆瓷山子

如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方“乾隆仿石釉笔架”(长12.3cm),有原配木座,造型模仿英石天然砚山,山峰高低错落,肌理如同雨点皴,瓷表施仿石釉,平底,底部有数道石筋,阴刻楷书“蜗寄居士清玩”(蜗寄居士是唐英之号)六字横排款。还有一方“乾隆瓷山子”(高20厘米),为仿英石竖峰造型,底款刻有篆书款“大清乾隆年制”,类似官窑制法,应该也是出自唐英之手。这也是奇石跻身于宫廷艺术品的高光时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谈古说今】清代瓷人有石事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717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1年6月5日 上午6:54
下一篇 2021年6月21日 上午7: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