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山樵画中石

画史上有“元四家”之说,一说指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明代王世贞《艺苑卮言·附录》),一说为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明代董其昌《容台别集·画旨》)。

两者说法之中,王蒙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山水画作多见“繁线密点”式的描绘,有别于其他画家,风格十分明显。有人评价,如果以面貌的丰富和技法的全面讲,当推王蒙为第一。

并称为“元四家”的倪瓒,在《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诗中盛赞他“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曾将此诗转录于王蒙的山水画代表作《青卞隐居图》上。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青卞隐居图》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青卞隐居图》画幅上方有董其昌题跋

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外孙。曾作过元朝小官,元末弃官归隐黄鹤山(今浙江余杭县临平镇)。入明,曾任泰安知州,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明史·文苑传》(卷二八五)称其“敏于文,不尚榘度。工画山水,兼善人物。”

王蒙《青卞隐居图》(141cm×42.2cm),现藏上海博物馆。原为清宫旧藏,乾隆有御题诗。后来流落民间,近代曾归海上出版商和收藏家狄平子,1944年狄平子的后人将其变卖,1957年归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此后由上海博物馆收藏。它以精到的笔墨技巧、繁复的空间分割和繁密的意境创造,成为王蒙山水画中的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之一。

画作右上方有画家题署:“至正廿六年四月,黄鹤山人王叔明画青卞隐居图。”美国已故著名中国艺术史学者高居翰评论称:“在中国的画史中,这幅算是令人瞠目结舌,来势汹汹的创新作品之一。”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上海博物馆“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观众围观王蒙《青卞隐居图》

《青卞隐居图》被列为上博镇馆之宝之一,难得一见。最近一次展览,还是在2019年初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当时因为参展的来自世界各地博物馆的154件(组)作品各有档期,因而分为上下场。上半场为2018年12月7日至2019年1月22日,下半场为1月23日至3月10日。王蒙《青卞隐居图》就是在下半场亮相的。此幅画作曾经董其昌过眼鉴赏,诗塘上有董其昌65岁时的题签:“天下第一王叔明画”,并且在题跋中高度评价此作“神气淋漓,纵横萧洒,实山樵平生第一得意山水。倪云镇退舍宜矣。”记得当时上博展览的时候,这幅藏品前整天围观者甚众,根本无法近身细观。

说起来,董其昌对于王蒙的艺术成就极为服膺,至少在45岁时,就有模仿王蒙的画法笔意的作品(《仿叔明笔意图卷》),而且他取号“香光居士”,也是与王蒙同名,应该也是一种仰慕。其实,董其昌见到《青卞隐居图》这幅名作,至少应该在题签之两年前。他在63岁时经过卞山,回忆起当年观看过的赵孟頫和王蒙画的青卞图,曾经仿作了一幅《青卞图轴》(今藏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青卞隐居图》上部山脉颇为奇异

关于《青卞隐居图》创作的由来和成就,艺术史界的有关论述已经汗牛充栋了。不过,对于如何解释这幅画作中山体的奇特结构和诡异形状——与现实中的卞山完全不合,学者杨崇和近两年在《视觉纹理的再现:十至十七世纪中国山水画中的例证》一文中,有一个大胆推测,也是语惊四座,他认为这是借鉴了一方赏石而放大创作的图像:“《青卞隐居图》的山体上看似紊乱的纹理和真山上那种由地壳或冰川运动等造成的方向一致的擦痕完全不同,却与赏石上的纹理颇为吻合。王蒙的卞山不论在轮廓还是纹理方面都与太湖石(或钟乳石)非常相像。另外,卞山出产‘太湖石’在历史上也是出名的……对以上这些线索进行梳理后让我们推断,画家实际上是以一块赏石为‘模特’创作了《青卞隐居图》。

虽然,并无直接的历史文献支持此说,但图像比对的结果显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我以为需要有个前提,那就是画家至少非常熟悉乃至喜好收藏这类奇石,否则难以忽发奇想。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卞山黄龙洞附近景观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卞山黄龙洞附近景观

《青卞隐居图》所绘的卞山,又称弁山,海拔五百多米,是湖州的最高峰,位于太湖南岸。这里盛产太湖石,又称卞山石、弁山石,历史上曾经享誉天下,宋徽宗造艮岳搜罗各地奇石,这里所产奇石曾作为贡品。南宋杜绾《云林石谱》就有“卞山石”介绍:“产石奇巧,罗布山间,巉岩礧磈,色类灵璧而清润尤胜。叶少藴得其地,盖堂以就其景,故号‘石林’。石上皆有李唐游人题字,自颜鲁公而下悉署焉。

这里提到的叶少藴“石林”,是指南宋诗人叶梦得(字少蕴),晚年隐居于此石林谷,建有藏书楼,死后葬于弁山。数十年后,南宋诗人范成大到访此山,作有《湖州石林记》,其中提到:“叶公好石,尽力剔山骨,森然发露若林,而开径于石间,亦有自他所移徙置道旁以补阙空者,……盖棺未几,而其家已不能守”,云云。

叶梦得爱石成癖,尤其是晚年寓居卞山后,与石为伴,老而弥笃,自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有《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石林春秋传》等,《石林燕语》中还收录了米芾拜石的故事。他在退居卞山时所写之笔记《岩下放言》(卷中)写到:“好石良是一癖,古今文士每见于诗咏者,必有真好也。其好者,正自不能解。”这也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爱石佳话。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卞山上的太湖石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卞山岩壁有前人题刻“林屋别寄”

如果说,《青卞隐居图》所描绘的卞山是以一方太湖石为原型的话,这让人联想起王蒙另一幅名作《具区林屋图》(69cm×4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描绘的是苏州西山林屋洞附近的景观,这里也是太湖石的主要产地。具区,是太湖之古称,又称为“震泽”。林屋,即洞庭西山林屋洞,是一处巨大的石灰岩溶洞,也是道教洞天福地的“第九洞天”。洞内广如大厦,立石成林,幽深曲折,变幻莫测,顶平如屋,故称林屋。洞外山石嶙峋,遍布太湖石。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具区林屋图》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苏州西山林屋洞进口处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苏州西山林屋洞内景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苏州西山林屋洞外景

《具区林屋图》画幅外部上面也有董其昌题跋。画作右上角(太湖)留白处,有隶书题“具区林屋”四字,左边中间山石上署“叔明为日章画”。这种题款方式不合规制,书法也劣,有台湾学者考辨为后人伪书。有可能是,原来画家的题款在画面之上,因为毁损等原因上部画面被人裁割了,后人补题了题款。而且,这幅画作上部密不透风,不留天日,也不符合王蒙画风,应该右上方的太湖一角署款处上面还有烟波浩淼的太湖,与左下方的大片太湖留白遥相呼应。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具区林屋图》画幅上方也有董其昌题跋

此外,“日章”在王蒙的另一幅名作《葛稚川移居图》落款上,也有此题署;“蒙昔年与日章画此图,已数年矣。今重观之,始题其上。王叔明识。”故有可能是后人据此而题。据学者谢世英考证,“日章”应指明代洪武年间翰林院侍读曾日章。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具区林屋图》上部有裁切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具区林屋图》描绘林屋洞出口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苏州西山林屋洞出口处

不过,艺术之真实,并不代表现实(自然)之真实。实际上,《具区林屋图》和《青卞隐居图》一样,并非是实景的写真,而是带有画家自己的艺术提炼、想象和发挥。如林屋洞附近的西山景观,与画中所绘差异很大。唯一对得上号的景点,就是《具区林屋图》右中侧,有一位白衣扶杖老人,正从深山的洞壑深处走出来,这处洞壑,应该就是林屋洞了。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具区林屋图》局部描绘太湖石

最值得一提的是,《具区林屋图》的近景岸边的几处太湖石,非常写实传神,显得苍劲凝练、骨力遒劲、浑圆朴厚,将太湖石的瘦、皱、漏、透特征描绘得淋漓尽致。这在古代画家的山水画中也是极为少见,足以说明画家对于太湖石之熟稔和喜爱程度。

据统计,海内外所藏王蒙真迹总共只有三十件左右,其中著录于清宫旧藏《石渠宝笈》里的不超过十件,绝大部分收藏在两岸故宫。王蒙画作在艺术品拍卖市场难得一见,非常抢眼,目前已经有3件作品超过亿元成交:

《稚川移居图》立轴设色纸本(120×54cm),北京保利2011年春拍会成交价4.025亿元;

《芝兰室图》手卷设色纸本(25×231cm),北京保利2019年秋拍会成交价1.4605亿元;

《秋山萧寺图》立轴设色纸本(135×35cm),北京保利2010年5周年春拍会成交价1.3664亿元。

【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元代王蒙《 奇石芭蕉》

有一幅王蒙1349年作《奇石芭蕉》镜心纸本(59.5×28cm。北京歌德2011年春拍会成交价667万元),也是目前王蒙传世仅见的一幅以奇石为主体的画作,以牛毛皴法表现湖石的肌理结构,以白描细笔勾勒芭蕉树叶,构图简约明朗,层次分明,笔触松秀圆润,简淡雅致。整幅画作通透灵活,意境古雅,十分罕见。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谈古说今】黄鹤山樵画中石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72036.html

(0)
上一篇 2021年3月26日 上午8:01
下一篇 2021年4月9日 上午6:1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