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闲居日常中,赏画当为一大快意事。一间雅室,悬赏几幅妙墨,可令观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无论贫中之趣,抑或闲里所需,「赏画」,似一味良药,自可点化人间几许俗情。
一画上壁,昭示的不仅是一份心情,还有主人的审美与情趣。生活富裕的宋人早已明悟,物质之丰厚可以满足人间烟火,精神之宽宏才能享受人间诗情。在宋人的许多文人笔记中都写到,当时京城的店铺及茶肆、茶坊中有「张挂名画,装点门面」的习俗。在那些岁月里,幽幽画卷装饰了他们的生活,也滋养了那个清淡的时代。他们插四时花,挂名人画,如尚友古之学者,目中无尘,自然心无俗情。
赏一幅画,则如交挚友,如寻伯乐。一个人对美的感知,其实是寻回本心的过程,需要长年的修行积累。心有机趣之人,才能从画中,寻得一段真情,悟出事物真章。被誉为「国漫之祖」的民国文人丰子恺,这一生将自己的美学主张和艺术追求,皆付诸于「童心观」。他曾说,用「赤子之心」爱着世间万物,才能忘记俗世里烦恼、焦灼的一切。在中国人的笔墨哲学中,只有用纯然自娱,了无功欲眼光,去欣赏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才能理解画中万物磊磊落落的神韵。
我们不仅欣赏艺术的品级、格调,同时还审视艺术家的人品、修养。从老子的涤除玄览,庄子的心斋忘坐,魏晋的游心太玄,再到唐代的中心得源。从顾恺之的「传神论」到刘勰的「风骨论」,一代有一代审美心胸,一世有一世审美观照。赏懂一幅画,其实就是参悟另一种生命境界,一如接引一位清侣好友,令人遥生平淡天真的欢喜。
愿你我闲暇之余,皆有这游艺的欢喜。且在枯燥的日常中,一晌贪欢,理花草,赏拙石,爇香丸,啜苦茗……不闻窗外是非,不慕世俗荣利,但似古人卧游画卷之中,周全心中对自然、对山水林木的深情凝望,对花木、对昆虫鸟羽的细腻审美,以及对四季田园的诗意向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文人空间):闲居赏画,足愈俗情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47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