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宋砚,其简约的外形,简洁的线条以及点、线、面结合之协调,为历代砚之造极。宋砚以线造型,以型写神。从细节处可以看到线条似直非直、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平中藏弧、有角不方,这种素处以默、妙机其微的美学思想表现,处处承载着宋人的情趣与智慧,宋砚之妙就妙于此。

宋砚之美

有宋一代,在文人的推动下,用砚、品砚、藏砚,研究砚成为时尚,砚的样式之丰富,制砚工艺之精湛,砚材质地之精美,砚文化积淀之深厚,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文人意趣更是为后世所推崇,值得细细品味。而对于古砚藏家晴雨楼主人朱曙光先生来说,能与古砚不期而遇,晨昏相依,厮磨半生,足矣!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藏砚肇始,很是偶然,三十年前的军营里,战友从婺源带回一方龙尾砚,黝黑的石头上洒落着点点金星,如秋夜的星空,深邃而神秘,让他产生了莫名的喜欢,便也请人捎买一方回来。当时并未询价,不曾想,一方新的鱼子纹龙尾砚值他半月工资,四十元, 1987年,这个数目他始终记得。不过,藏砚之路由此开始。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喜欢砚的人在旁人眼里或许都有点神经质般不可理喻。”晴雨楼主人半开玩笑自嘲。乍一看,就一块石头,一件泥陶,一般人不会动心的。可是,爱砚人会抛开表象,专注于石品纹理、年代形制、工艺特色、文化背景、过往流变的钻研。于是,在他们眼里,金星,银星,石眼等各种石品是造物的杰作,凤池、风字,斗样、琴样等诸样砚式是文脉的存续。砚变得可观起来,砚石会升华,沉淀,延展。氤氲中,呈现出一个全新缤纷的世界,让他们流连其中,乐而忘返。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倏忽廿载余,晴雨楼主人孜孜以求,古砚品类日渐丰富,其间慢慢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古砚藏品框架。他原本藏砚的阁楼即名晴雨楼,出自苏轼的《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是阁楼地方有限,独自把玩尚可,展出则显局促。2010年,在地方政府的扶持和盐官景区的协助下,原本在闹市小区阁楼上的晴雨楼搬建到了盐官古城,一个凝聚巧思的藏砚馆被开辟出来。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亭台、楼阁、回廊、庭院勾勒出江南意象。细致描摹处,锦鲤戏荷,灵动起澄澈的涟漪,如微醺的晚风轻抚欲语的琴弦,弹奏一池素莲香。晶莹闪醉了凝露,滴滴入砚,泅润成一方墨韵飘荡,轻轻的一晃,变成了月光。回眸处,菖蒲滴翠、竹影摇曳、玉兰花开。展馆的设计处处围绕古砚生发,展厅里的天井便是一方城池砚的造型。檐水滴落,沿周遭水渠汇聚入池,方正平直,其间有芭蕉亭亭而立,一如晴雨楼藏砚,简约而致。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展品陈设以汉唐、宋元、明清的年代为序。展品每半年更换一次,每次更换一部分,1800余方古砚在2012年正式对外开放至今的八年时间里,几乎轮转了一遍。无论晴雨,夫妇俩经常会在展厅里转一转,面对古砚,每一方的来龙去脉,其间的得失经历,一幕一幕,往事历历,展厅成了他们与古砚和砚友交流的精神空间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收藏至此,晴雨楼主人早就有意将收藏的古砚制作一本砚谱,供藏家交流,为大众分享。两年前,他开始接触止观书局,共同打磨《宋砚五十品》,从几百方宋砚中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五十方,汇集成册,呈献于读者面前。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作者朱曙光先生为五十方砚撰文品评,并配五十首宋代咏砚诗词,相映成趣。后记部分,是朱先生一篇《品味宋砚》的长文,从历史流变、砚式变革、文人意趣、材质之美等诸多方面剖析宋砚,可见作者在收藏之外,于学术上亦用功颇深。作为一个有分量的结尾,与本书丰富的内容相得益彰。

宋砚之美

宋砚之美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文人空间):宋砚之美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47274.html/

(1)
上一篇 2020年9月13日 上午8:02
下一篇 2020年9月13日 下午10:4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