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近两年来,赏石朋友圈流传着一幅张大千与两位友人赏石的照片,三位人物刻画颇为传神,张大千似乎正在向两位友人介绍如何赏石,画家手持竹根如意,桌上有两三方小型赏石,类似戈壁石,一方有简单的台座,言者谆谆,听者虔诚,画面颇为生动温馨。背景墙上,张挂的似乎是张大千老师曾熙的书法,也反映了画家对于恩师的敬重。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1978年张大千与台静农(左)、庄严(中)一起赏玩雅石
这幅照片一直莫名其详。有说是著名摄影大师郎静山的杰作,有说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留影。不管如何,这是反映这位号称“五百年来一大千”的著名画家赏石藏石经历的实证,颇为少见,足以载入现代赏石文化史。
近日翻阅黄天才著《张大千的后半生》(商务印书馆2015年9月版),找到了这种照片的出处,图片说明是1978年张大千与台静农、庄严一起赏玩雅石,摄影者为庄灵(系庄严四子)。黄天才是台湾资深记者,曾任台湾《中央日报》社长,与张大千相识,交情匪浅,也是张大千艺术后半生中最直接的参与者。所以,他的说法应该比较权威。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黄天才著《张大千的后半生》书影
无独有偶,这两天偶然又看到“嘉德文库”公众号一篇旧文《艺术家版〈老友记〉,张大千与庄严的至交往事》,内容选自《庄严》一书(羲之堂2019年4月版)中的庄灵《翰墨知交情》一册,其中也有这张照片,图片说明为1978年大千先生返台定居外双溪摩耶精舍后,与庄严、台静农三位老友时常相聚论艺。于是,照片的信息越发明朗。至于这幅照片背后的故事,尚待细加考辨。
张大千大家耳熟能详,照片中的另外两位人物值得介绍一下。三人之中,张大千和庄严同庚,时年八十,台静农小三岁。台静农是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书法家,亦擅篆刻、绘画。早在“五四”时期文学方面就已成名,是新文学运动的主要干将之一,深得鲁迅器重。后来曾经在北京辅仁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执教,抗战胜利后,赴台湾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台静农与庄严在一起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庄严和台静农合作书画《梅花七言诗》扇面
台静农与张大千早在30年代初在北平就已相识,后来张大千流寓海外,两人仍常有诗画交往。张大千定居台湾后,两位老友得以交游如初。两人对于彼此的艺事可谓惺惺惜惺惺。台静农极为尊崇张大千,曾经为其刻印多方,称其画学造诣“整齐百家,集其大成,历观画史,殆无第二人”;而张大千也服膺于台静农的书法、篆刻,称“三百年来,能得倪(元璐)书神髓者,静农一人而已”,多次将自己珍藏的古代书画(倪元璐)馈赠台静农。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台静农为张大千篆印“以介眉寿”
至于庄严,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与台静农一样曾经授业于胡适等名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1924年初进入故宫从事文物清理研究工作,前后服务于故宫博物院达四十五年之久,是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马衡的授业弟子,曾任故宫古物馆第一科科长等职。1948年押运故宫文物抵台,后定居台湾,历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1969年退休。庄严工书法,尤擅长瘦金体。前两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有庄严的《前生造定故宫缘》(2006年4月版)。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庄严著《前生造定故宫缘》书影
庄严与张大千相识于大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多有交集,与台静农早在北大求学时就已相识,一直交往密切,友情深厚,车守同《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论文)一文述之甚详。1951年8月,张大千从香港来台湾游,9月曾在台静农陪同下到台中北沟“国立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库房观摩书画,由庄严负责接待,并当场作画馈赠各友。不久,张大千去日本游,将随身携带的“大风堂三宝”——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董源《潇湘图》、北宋黄庭坚《张大同手卷》交给台静农临时保管,可见他俩关系非同寻常。值得一提的是,1952年张大千在移居南美之前,在香港将《韩熙载夜宴图》和《潇湘图》等藏画以低价转让给大陆,后归故宫博物院藏。《张大同手卷》后归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北宋黄庭坚《张大同手卷》(局部),曾归张大千收藏
张大千与台静农关系甚为密切,两人关系堪称“石交”。说起来,张大千对于台静农的书艺成就有着重要影响。台静农中年开始学书法,抗战期间在四川白沙曾经得到张大千赠明代倪云璐书法真迹,为之心折,后反复玩赏临摹,自成一家。倪云璐其书苍润古雅,涩劲朴茂,劲峭奇倔,率真天成。台静农的书法以草隶见长,奇逸端庄,各有千秋,错节盘根,顿挫有力。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台静农隶书五言联
张大千早年在苏州曾经收藏过倪云璐的《石交图》册页,系画家写赠友人的十幅赏石图,姿态各异,大抵为太湖石、石笋石等园林置石,上面有画家题款:“早起无事,作石交图正之。献汝(?)五弟。鸿宾。”颇为罕见。后来此画失散,流落到海外,归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张大千对此念念不忘,1972年冬在美国旧金山环荜庵寓所临摹“石交图”,寄赠台静农。七年以后的农历四月,正逢张大千八十一岁生日(公历5月10日生日),台静农临摹其中一开作《石交》图回赠张大千贺寿,也是反映两人情比石坚。此作曾经上拍香港苏富比2019年春拍会,成交价达25万港元。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明代倪云璐《石交图》册页之一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台静农1979年作《石交图》赠张大千
后来,台静农将张大千此作及其他五幅倪云璐书画捐赠给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中一幅倪云璐《古盘吟》真迹,还是五十年代张大千从巴西八德园寄赠台静农的。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2016年7月成都博物馆新馆《倥偬的乡愁·张大千》特展,展出了张大千收藏的7件玩石(四川日报)
张大千和庄严、台静农年龄相仿,趣味相投,不过,台静农和庄严似乎并无石癖,唯有张大千爱石如痴,偶尔也画石,包括米芾拜石图。他堪称是现代画家中藏石最丰者,尤其在晚年,四方搜石,老而弥笃。甚至在台湾时候,他托人在故乡大陆四川找寻泸州空石,最后终于遂愿。无论在巴西八德园,还是美国加州环荜庵,乃至台北摩耶精舍,客厅、画室到处都有赏石陈设。这幅张大千与友人在一起赏石的照片,就是在当时新建成的摩耶精舍里拍摄的。从这幅照片三人衣着来看,当摄于1978年秋冬之际。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张大千在美国旧金山环荜庵寓所藏石(《张大千先生纪念册》)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张大千1974年作《奇石图》
摩耶精舍是张大千在台北士林外双溪营构的别院,其门楣匾额系台静农所书,建成于1978年8月。按照庄灵的回忆文章,1978年是张大千和庄严、台静农交往最频繁的一年,当时,庄严和台静农经常联袂看望张大千,谈诗论艺。庄严还将一方寻自阳明山区重逾百公斤的反经石(内含磁铁矿)赠送给摩耶精舍。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张大千摩耶精舍“梅丘”石(网络照片)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张大千摩耶精舍客厅一瞥(网络照片)
此外,微信朋友圈还流传另一幅张大千与几位友人在家中赏石的照片,只见桌上有两方带木座的赏石,底座为根式座,画家手指着一方像似英石的赏石,似乎正在讲述自己的见解,两位友人一位专注而坐,一位倾身而动,颇为生动。记得此幅照片原来是台湾出刊的《艺术新闻》上刊登的,照片说明为“70年代张大千在台北与好友一起赏玩雅石”,但是未详其名。照片上的另外两个人,据我考辨,倾身而动者是黄君璧,专注而坐者应该是王世杰。黄君璧为著名画家,和张大千、溥心畲合称为“渡海三家”,以画云水瀑布为长;王世杰是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民国时期曾任武汉大学校长、教育部长、外交部长,赴台湾后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晚年专心著述,玩赏古董字画,与张大千过从甚密。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70年代张大千与友人黄君璧(右)、王世杰(中)一起在家中赏石
记得1998年,我参与编集《中国当代藏石名家名品大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1月版,黄俭、钟陵强主编)一书。其中,“特邀名人篇”首篇就收录了张大千,由台湾藏石家黄忠胜供稿,收录了张大千在台北摩耶精舍故居(台北张大千纪念馆)的五方藏石,一方台湾花莲云龙石(疑为印尼木化石)“泼墨仙人”,造型颇似梁楷同名名作笔下的人物,非常生动有趣;一方蜡石“义犬”,造型类似一头蹲坐的守门狗,被画家供置于庭院中,颇为宠爱;一方美国加州海滩石“梅丘”,外形类似台湾岛地图,是画家亲自发现并亲书“梅丘”两字刻于石上,画家去世后其骨灰安厝于石下。据介绍,张大千晚年爱石成癖,不惜代价将在巴西、美国、日本搜集的奇石、盆景运回台湾,其藏石以山形石居多,遍布大小会客厅、画室。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中国当代藏石名家名品大典》“特邀名人篇”首篇是张大千
当时正是七十年代后期,台湾地区经济飞速增长,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民众财富积累快增,兴起了玩赏紫砂壶、奇石和兰花之风,当地各种优质石种被开发出来。张大千适逢其时,十分留意搜集台湾的奇石,非常喜爱花莲所出奇石,与石友们过往密切。曾经有一次,一位新竹石友携石造访,张大千颇为喜欢,石友要求画家作一小画相易,画家从其所愿。石友告谢出门,不想秘书追出门来,石友初以为是画家反悔了,谁知是因为画家极为喜欢此石,觉得值得再加画一幅作品。此事被传为美谈。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张大千1976年画赠台湾石友杨昆风《米芾拜石图》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3962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11日 上午9:00
下一篇 2020年7月12日 下午12: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