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贵在发现

“总之,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这句心爱的意念,成为人类发现美和重新探寻美的金钥匙,具有普世意义。
赏石,贵在发现
石,具有不加任何雕饰而自然生成的美,赏石的过程就是发现美的过程。很难想象,没有发现,石还能如此感动我们,让我们痴迷、陶醉?离开发现,石头无法玩。
赏石,贵在发现
通常,每个人都能感受几分赏石外在的美,只是感受的强度不同。赏石人都是以天为敬、崇尚自然、渴望回归之人,深入解读和感悟奇石之美,是赏石人的人生追求和生命梦想。
赏石,贵在发现
当我们在审视与触摸奇石时,一般都会从地学的角度去认识它,从美学的角度去鉴赏它,从文学的角度去描写它,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它,尽管它犹如一本天书,有很多奥秘无法解读,很多神奇难以理喻,但我们始终不会停止发现的脚步,因为发现是玩石的真道理。
赏石,贵在发现
赏石并非一定是昂贵的石头,有时也可能是一枚不起眼的陋石,乃至“丑到极致”,但只要是大自然所创造的物品,它总有独特的美,总有生命哲理可供深思体悟。有审美感、艺术感的人很容易从中发现美的亮点,获得美感,从而成为手中的玩物、案头的供设。正如罗丹所言:“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
赏石,贵在发现
石因人们的有所发现而成为赏石,那么赏石过程中究竟要发现什么?怎样才能练就发现的慧眼?
赏石,贵在发现
赏石家朱良志说:欣赏石,潜藏着中国人反人工秩序的思想。在中国艺术家看来,石是有“秩序”的,石为天工所开。石的秩序,就是天的秩序——天以无秩序为秩序。世间万物无处不存在秩序,秩序深藏在宇宙之中。宇宙中似乎有一个无形的力量在支配、维持着这种秩序,从而使世界乱中有序、序里有美。大千世界是极为复杂的,复杂不等同于混乱,复杂而没有秩序才是混乱。混乱的东西显然不产生美感。大千世界因为有秩序,才显得简单明瞭,才显示出各式各样的美。
赏石,贵在发现
石头是自然之物,它的生成和孕育错综复杂,乍看之下平淡无奇,但赏石人却能从中发现无序中的有序、不合理中的合理、无奇中的新奇,发现其形、质、色、纹、声、意、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自然因素条件,诸如层叠有序的形态、晶莹缜密的质地、成熟艳美的色彩人、流畅贯通的纹理、清冷古朴的韵味等等,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协调和融合,即我们常说的“变化中的统一”。赏石的这一秩序一旦被发现,赏石人的惊喜和快感就会油然而生。我们必须坚信,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它的秩序美无处不在,发现赏石之秩序,就是肯定天公造物之神秀,就是对大自然的遵从。
赏石,贵在发现
对于赏石人来说,浅尝辄止无疑是最大的障碍。赏石人如果只看到事物表层,一知半解,浅尝辄止,那么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观赏而无法感受赏石极致的美。
赏石,贵在发现
赏石是一种文化,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历史。赏石不仅要发现其有意义的形、表面呈现的美,还要发现其内在的蕴含和背后的文化。发现本来就有程度之别,发现其内在的蕴含和背后的文化无疑是深度发现。由于赏石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不同时代背景、民族背景、地域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智力、美感素养、兴趣爱好等,所以对美的反应的差异也相当之大,不可能有同等份量的感受,可谓“千人千石”。如古代文人赏石,他们是抱着山岳的想象来赏石的,赏石在他们眼里,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古代文人赏石更多的是寓情于石、以石励志、以石修身、以石悟道,他们崇尚的是石头的自然、坚贞、孤介、沉稳、恒久等品性。揽镜自照,他们发现,石头是表达自身心情与品性最好的载体。
赏石,贵在发现
赏石的有意义的形,是联结内涵及其文化的引子。赏石的内涵和文化已经大大超越了美的概念而成为一种精神层面的善。在中国传统价值中,内在的善比外在的美更为重要、更被重视。发现外在美,让人怦然心动;发现内在善,让人提升德操修为。赏石从根子上来讲,不仅为了追寻外表的美,更是为了达到人性善的境界。我们必须明白,赏石过程中追寻美、欣赏美是对的,是需要的,但不应把美的陶冶过分放大,美只有建立在生命的价值上才有真正的意义。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 
赏石,贵在发现
古人早这样赏石了,最好的例子就是米芾与他的《研山铭》。就因为米芾独具慧眼,对研山有极为深入的观察与细致的描述,研山成为中国赏石历史上最具历史价值和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观赏石,书法手卷《研山铭》也成为千古名帖。更可贵的是,米芾在赏石实践中提出的四字赏石理论,折射了当时文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处境,观照了社会和自己内心理想,并启示后人,赏石不仅要发掘其蕴涵的艺术魅力,还要引领人们走向美学意识的自由境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无疑是一个重磅的“发现”。
赏石,贵在发现
发现并非高深莫测的学问,而是一种习惯、一种态度、一种技能、一种能力、一种修养,有了这种习惯、态度、技能、能力、修养。赏石过程中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到“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淄渑之辨,总要看出而后已”。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37403.html/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0年4月21日 上午8:59
下一篇 2020年4月24日 上午8:5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