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洞天赏陈炉

以太湖石、灵璧石、英石、昆石为代表的古代四大名石之中,灵璧石和英石都是以黑色为主基调。黑色是所有色彩中最为稳定的一种,从视觉效果来看,黑色更给人以一种神秘高古的感觉,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思古之幽情,最能体现出“石令人古”(明代·文震亨《长物志》)的旨趣,容易使人进入一种玄想之境。当代新开发的石种中,能够与之相仿佛的并不多,近年来新出来的“黑马”——陕西陈炉石算是一例。

【名石品赏】别有洞天赏陈炉

陈炉石“别有洞天”

这方陈炉石“别有洞天”(宽17公分,高13公分,厚10公分),黝黑如漆,间有白筋,叩之有声。表面自然包浆滋润,皮壳十分老到,虽然尺寸不大,但小品大样,经得起放大。棱角线条比较硬朗,肌理光滑中富于细微变化,有一些芝麻状的凹坑,还有类似蝌蚪状的凸起物,似乎像是远古的文字,在传达某种神秘信息,十分少见。尤其是左上方的一处洞天,幽深曲折,可游可居,穹顶仅仅几公分之薄,形成难度极大,就像是一座天生桥,仿佛令人置身于大自然的奇崛景观。如果说,赏石是一种缩景艺术的话,那么,小中见大就是这方奇石的可贵之处。

【名石品赏】别有洞天赏陈炉

“别有洞天”局部

【名石品赏】别有洞天赏陈炉

“别有洞天”局部凸纹颇有特点

【名石品赏】别有洞天赏陈炉

“别有洞天”孔洞幽深

陈炉石质地类似灵璧磬石,但极少会出现孔洞之类变化。这也是这方石头的点睛之笔。一般来说,古典赏石以透漏感为特征,以抽象审美为旨趣。透漏的孔洞,往往就是抽象审美的一个标志,它不仅给人以透风漏月的空灵感,增加了实(石)体的三维空间,而且会带给人一种诡秘莫测的神秘感,让人欲探悉其中的三昧。在西方学者看来,古典赏石(“文人石”)上的孔洞具有象征意味,“石是仙山的表现,洞是仙境的通道。”(美国学者布朗)常常可以见到,古代园林置石乃至案几供石中的孔洞,不少都是人为刻意所作,可见,古人对于石头上的孔洞是多么的在意。时至今日,灵璧白马纹石还有“纹石有洞,价格要命”之说。

【名石品赏】别有洞天赏陈炉

“别有洞天”天生桥

古典赏石所推崇的透漏感,既是一种实(石)体的残缺,其实也是一种留白,这与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园林建筑中体现为曲径通幽、透风漏月,在书画布局上讲究疏可走马、计白当黑,在文学创作中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也就是强调留白,留有想象。这其实是一种类似(源自)老子的美学观念和朴素辩证法,如大象无形、大成若缺,等等。……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也许,是我们想多了。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

作者:俞莹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3181.html

(1)
上一篇 2017年12月5日 下午2:26
下一篇 2017年12月5日 下午2: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