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用完美的姿势去赏石

【题记】实践在继续,认知在深入,理论应当不断提高与完善。早期有些提法和理念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当时实践不足认识有限,赏石实践也急需经验总结作指导,难免存在一些以偏概全甚至是错误的理论片段。有偏则纠,有错则改, “抱残守缺”并非忠贞不渝的品德,赏石,应该具有更为完美的姿势。本文极短,对赏石要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重新归纳总结。遗漏掉的“赏石要素”实为赏石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很重要,重新归纳总结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赏石中注意一些重要的东西。我已不记得这篇文字是什么时候写的,一直存在手机备忘录里,最近翻出来,与各位师友分享。

张卫:用完美的姿势去赏石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大凡提到赏石几要素就直指“形、质、色、纹、韵”,其实这是不完整的,也是错误的。错在哪里?

第一,赏石的要素不只这几个,还有更重要的……因为早期提出来的时候实践经验积累不足,另外一些要素还没有被认知、重视或被忽略了。

第二,注意到那几个 “  、”(顿号)没有?顿号不仅具有停顿分隔的作用,还表明了排排坐的关系——咱兄弟几个。而“韵”是综合而出的“味儿”,是一个“成果”,自然不能与那几位并列。这是认知不足导致的结果。我们先把“韵”说清楚。

张卫:用完美的姿势去赏石

一、“韵”是什么

弄清“韵”是什么,我们先来看看“形、质、色、纹”是什么?它是原石所固有的四项自然因素,是雅石赏玩创作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这四项自然因素条件可以产生韵味,但如何才能产生韵味和产生怎样的韵味,它没有告诉我们。

“韵”是什么?是运用客观原石自然条件、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融入思想情感创作后的作品整体散发的味道。

“韵”与“形、质、色、纹”的性质是不是有点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韵”是怎样产生的?

张卫:用完美的姿势去赏石

二、“韵”是这样形成的

“韵”是“多要素”综合而出的味道,虽然与 “形、质、色、纹”有关,但还与审石立意、台座设计制作、命名表达、陈设演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因果关系,我们试用一个数学等式简明表达:

“形、质、肤、色、纹” + 主题(思想情感)+ 台座 + 命名(诗赏)+ 演示 = 韵

没有“主题”或某种“意趣”会有“韵”吗?没有台座的配合、命名表达、应景的演示会有“韵” 吗?从以上简式可以明了地看出,“韵”是原石自然条件加上人的参与而产生的结果,不是原石固有的自然因素,也不是只用眼睛盯着石头就会有的,还需要我们的脑子动起来……

张卫:用完美的姿势去赏石

另外,“形、质、色、纹”里还漏了一个 “肤”,道理我在《“形质色纹”标准我说不》一文中详细谈过,这里我再简单说说。有人说 “肤”与“质”是一个东西,其实不然,“肤” 与 “质”的构成和形成是不一样的,其表现也各有异同,有些石头的“质”是这样的,而 “肤”却是那样的。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石的皮壳(肤),而不是质地,半透明、透明的石头我们才能看到“质”。能够看到质地的不透明石头多般没有石皮。此外,同样的“质地” 而不同的“肤”有着不同的味道,比如宝气、古气、清气等等。所以四项自然因素应完善为“形、质、肤、色、纹”五项自然因素。

早期的一些总结、提法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推动着赏石文化的发展,我们必须给予肯定,但由于实践的积累不足,也导致了认知的局限性。实践在积累,赏石应俱进, “抱残守缺”并非就是忠贞不渝的好品德。

认知的完善、发展总是走在不断实践的路上……

张卫:用完美的姿势去赏石

三、”韵”不能与“形、质、肤、色、纹”并列

但凡有点语文基础又清楚“韵”的来龙去脉的玩石人,都不会容忍最后一个顿号,如果把它改成 “  ,”(逗号)——“形、质、肤、色、纹,韵”,不仅说明心知肚明,而且也不存在因果矛盾。

但这样表述还是遗漏了重要的因素,更完善的表述是——“形、质、肤、色、纹、意、座、名、演,韵”。简明的表述是——“石、意、座、名、演,韵”。最后一个标点符号应该都是“ ,”(逗号),而不是“ 、”(顿号)。

指代清楚而准确的表述有两个,一个是:原石的五要素是“形、质、肤、色、纹”;另一个是:赏石的六要素是“石、意、座、名、演,韵”,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仍然应该是“ ,”(逗号),而不是“ 、”(顿号)。

张卫:用完美的姿势去赏石

姿势不对表错感情,如果还继续勇往直前就背道而驰。赏石,爱石,更要知石;知石知已,其乐融融。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张卫:用完美的姿势去赏石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27684.html

(1)
上一篇 2019年7月31日 上午9:00
下一篇 2019年8月1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