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董其昌艺术大展外景

年近岁末,如果说,古代书画爱好者有一个打卡的必到之处,那肯定就是上海博物馆正在展览中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董其昌艺术展,展览以上博馆藏为主,包括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海内外15家重要收藏机构藏品共计154件(组)。由于董其昌不但是著名书画家,还是重要鉴赏家,许多历代名家的画作都留有他的鉴藏手迹,此次不少古代书画名作也躬逢其盛,难得一聚,也是大饱眼福。

【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观众在观看董其昌《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

【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东晋王羲之《行穰帖卷》董其昌题跋局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董其昌书画兼擅,但是画作多以山水示人,花鸟、人物几乎未见。比如,一般被列为花鸟画范畴的奇石,就没有见到他画过。而在晚明时期,藏石和画石曾经是一种时尚,一些重要画家都有画石存世,包括吴彬、米万钟、孙克弘、陈洪绶、蓝瑛等等。

【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董其昌艺术大展内景“画禅室”现场

吴彬当年为米万钟藏石所作的写实画石长卷《岩壑奇姿》(945×55cm。美国私人收藏),画后有包括董其昌、陈继儒、李维桢、叶向高等众多书画名家题跋,董其昌在题跋中盛赞此石蕴有五行之秀,名之为“洞天灵焰”。董其昌在跋中,还特地解释了自己不喜好奇石:“余与仲诏(米万钟,字仲诏)称同好。余好画,仲诏亦好画。余好隐,仲诏亦好隐。仲诏好石,而余独不好石。”所以,董其昌未见其有画石之作,似乎也未见其有藏石之记载,从这段题跋中可以得到确证。

【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董其昌艺术大展每天人头攒动

不过,董其昌虽然没有画过孤赏奇石,但在山水画中的山石还是时有出现,他对于画石也有心得:“昔人评石之奇曰透曰漏,吾以知画石之诀,亦尽此矣。赵文敏(指元代赵孟頫)常为飞白石,又常为卷云石,又为马牙钩石,此三种足尽石之变。”(《画旨》)

【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董其昌《画稿册》一开

如此次展览有一组董其昌《画稿册》(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包括树石、山水等题材,有一幅山石画稿,皴法奇特,清代收藏、鉴赏家高士奇题跋引用宋代李廌《德隅斋画品》评点五代关仝《仙游图》中山石画法,“石之立者,左右视之,各见其圆锐长短远近之势;石之坐卧者,上下视之,各见其方圆厚薄广狭之形,笔墨略到,便能移人心目,使人必求其意趣。此千古绘石法也。作石之难如此。”最后笔锋一转:“文敏(董其昌谥号文敏)闲中数笔,饶有佳致。”

【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董其昌《乔木昼阴图轴》局部(波士顿美术馆藏)

董其昌学画是23岁在陆树声家塾为其子陆彦章等授课之时。陆树声与董其昌同籍,也是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十年会元,万历年间拜礼部尚书。陆树声活了九十七岁,谥号文定,在当时算是罕见的高寿者。巧合的是,此次展览有一幅明代叶时芳《陆树声、北禅二人小像图轴》(上海博物馆藏),是在陆树声90岁时所作的写真,包括董其昌等名家都有题跋,董其昌题诗曰:“男婚女嫁得团栾,九十余年现宰官。若问师承在何处,门风壁立白云端。”点明了他与陆树声的师承关系。

【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明代叶时芳《陆树声、北禅二人小像图轴》局部

这幅画应该是写实之作,人物刻画极为细腻传神,周遭景物非常细致入微,陆树声座椅背后有一幅巨大的画屏,画框木纹隐约是鸡翅木,典型的明代式样,画面为米家山意境,云雾缭绕,山色朦胧,颇似云南大理石屏画意。按照比例来看,这幅画屏至少有一人多高,当时像这样巨大的云石屏应该极为罕见,一般只有皇宫中才能见到,但按照陆树声的身份,应该也可能拥有之。

【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陆树声、北禅二人小像图轴》中的画屏十分醒目

其实在当时,山水画模仿米家山的画意也是一种时尚,包括大理石屏,也多以米家山画意为上品。如晚明文震亨《长物志》记曰:“大理石出滇中,白若玉黑若墨者为贵。白微带青,黑微带灰者,皆下品。但得旧石,天成山水云烟如米家山,此为无上佳品。”所以,有时候画屏和石屏很难辨别。著有《明代大理石屏考》的苏州文友蒋晖,在看到我发给他的图照后,惊叹之余,也是不得其解。但不管怎样,这幅画确实是有关明代家具样式的重要图绘史料,而且有确切的时间——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七月。

【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上博馆藏明代文玩

有意思的是,此次展览的进口处,展示了一幅清代张琦、项圣谟《尚友图轴》(上海博物馆藏),画有董其昌等六位文友图像,前面供桌上放置有几件馆藏明代文玩,雕漆笔杆毛笔、端砚、嵌玉红木镇纸,以及一架嵌大理石紫檀笔插小座屏。这架笔屏所嵌大理石为黑白两色,山水画意,前面可以插笔,又可以作砚屏,可谓一物两用。这架明代云石屏,是为数极少的大理石屏出土文物,可以说是明代大理石屏的“标准器”,1966年4月出土于上海市宝山县顾村明代万历年间朱守城夫妇合葬墓,在2014年6月上海博物馆举办的“申城寻踪——上海考古大展”曾首次亮相。此次再度亮相,颇有深意。

【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明代大理石紫檀笔插小座屏

就像明代大理石画崇尚米家山画意一样,董其昌的山水画也多以米家山为主要题材,展览中有关这类题材比比皆是。所谓“米家山”,又称“米点山水”,相传为米芾所创(其子米友仁有类似画风画作传世),其实就是突破以勾廓加皴的传统山水技法,以点代线,以点代皴,积点成片,带有西方印象派画家的意蕴,以飘渺的云山为特色。后世画家中,有许多临摹此画风,董其昌就是其中的典型。

【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董其昌《仿古山水册》一开(上海博物馆藏)

如董其昌《书画合璧卷》(辽宁省博物馆藏),前面是典型的米家山,后面为楷书杜甫《谒玄元皇帝庙》诗,董其昌在画末题跋曰:“董北苑(指五代画家董源)好作烟景,烟雨变没,即米画也。余于米芾《潇湘白云图》悟墨戏三昧。”落款时间是丁卯年(1627年)。多年以后,这幅画进入清宫(康熙特别喜好董其昌的书画),乾隆十二年(1747年)初冬,恰好也是丁卯年,相隔两个甲子以后,乾隆在这幅画上题诗。对于董其昌的山水画予以高度评价:“已传北苑(指董源)超群法,更得南宫(指米芾)三昧奇。底事迎眸堆湿润,楚江烟雨动经时。”

【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董其昌《书画合璧卷》,董其昌与乾隆隔空两个甲子对话

董其昌书法也学过米芾,他对于米芾十分服膺,曾经提出:“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即米颠书自率更(指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画禅室随笔》)此次展览,就有他有多幅临写米芾的书迹。董其昌《行书临米芾吴江垂虹亭诸帖卷》(上海博物馆藏),作于万历三十七年,展示的是临米芾《书异石帖》部分,讲述的恰好是有关米芾赏石的故事,此帖原碑记得在襄阳米公祠中曾经见到过:“上皇山樵人以异石告,凡八十一穴,状类泗淮山一品石,加秀润焉。因题为洞天一品石,以丽其八十一数。百夫辇致宝晋斋。后七日,甘露下其石。……”

【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董其昌《行书临米芾吴江垂虹亭诸帖卷》中的《书异石帖》局部

所谓米芾的“相石法”,其实并没有见诸米芾的记载,《书异石帖》大概是米芾唯一提到对于奇石审美之看法,即秀润两字。所谓秀,原意是指与众不同,引申为美;润,当指石头表皮润泽易起包浆之意。所以,这与所谓瘦皱漏透“四字诀”有所差异,也更具开放性和针对性,或许,这才是米芾相石法之本意。

【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董其昌《行书天马赋卷》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谈古说今】上博观展董其昌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18209.html/

(1)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8年12月14日 上午1:00
下一篇 2018年12月16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