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说今】名家楹联识石事(五)

01

蒲华

春雨一帘苏子竹;秋烟半壁米家山

【谈古说今】名家楹联识石事(五)
145×38.5cm×2,日本关西美术2015年秋拍会,成交价不详
蒲华,字作英,号胥山野史,浙江嘉兴人。晚清著名书画家,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海派四杰”。善画竹,以书入画,笔意奔放,有“蒲竹”之誉。山水宗石涛、石谿,燥润兼施,苍劲妩媚。精草书,淳厚多姿,潇洒飘逸。曾赴日本游学,倍受好评。
上联“苏子竹”,是指苏东坡画竹。苏东坡虽然不以画名,但擅长画丑石风竹。一般认为,苏东坡传世至今可考的画作有两件,一件是《潇湘竹石图》,原收藏家邓拓所藏(后捐给中国美术馆),描绘了潇湘二水的交汇处,土坡一片,石头两块,疏竹几丛;另一件就是《枯木怪石图》(又称《木石图》),在抗战时期流入日本,前两年由香港佳士得拍卖回流。
苏东坡平生爱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苏东坡《于潜僧绿筠轩》)苏东坡画竹,曾经另辟蹊径,首创朱竹图。宋代画竹最有名的文同(字与可),是苏东坡的表哥,也是他的画竹老师。苏东坡曾经比较自己和文同的画作之异同:“吾竹虽不及,而石过之。”苏东坡就文同送赠的《筼筜谷偃竹图》写有一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其中首次提出了“胸有成竹”的见解:“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值得一提的是,苏东坡在《文与可画赞》中提到:“竹寒而秀,木瘠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其中“石丑而文”(不是清代郑板桥所引用的“石文而丑”)之说,也是以丑品石的最好诠释。
下联“米家山”耳熟能详,是指米芾擅画云山。米芾独创的“米点山水”(又称“米氏云山”),以飘渺的云山为特色,突破以勾廓加皴的传统山水技法,以点代线,以点代皴,积点成片,秀润深厚,形成了含蓄、空濛的神韵之趣,表现了雾雨朦胧的云山烟树景象。这类山色空蒙的景观,在米芾所任职或定居的桂林、镇江等地都能见到。米芾自称:“山水古今相师,少有出尘格者,因信笔为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米芾《画史》)。
“米家山”在山水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但传世画作今已不存,只有其子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上海博物馆藏,现在正在展出)最能代表其风格。值得指出的是,后世画家中,包括元代高克恭、方从义,明代陈道复、董其昌、蓝瑛、沈周、文征明、唐寅,清代龚贤、查士标、王原祁、恽南田、吴石仙等,均有“米点山水”的代表性画作,可见其影响至深。
此外,明清两代带有“米家山”图案的大理石屏格外受到青睐,晚明鉴赏家文震亨《长物志》称:“但得旧石,天成山水云烟如‘米家山’,此为无上佳品。”可见,“米家山”曾经影响或是指引了大理石画的审美取向。
02

丁治磐

青山似欲偿诗债;黄石何从访异人

【谈古说今】名家楹联识石事(五)
167.5×42.5cm×2,北京瀚海2017年秋拍会成交价20700元
丁治磐,江苏东海人。民国初年毕业于江苏讲武堂。抗战时任陆军第四十一师中将师长、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二十六军中将军长、同盟国中国陆军第四方面军副司令官。后任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兼青岛警备司令、江苏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等。其戎马一生,旧学深湛,擅诗书,偶作擘窠书。
上联“诗债”一说,在唐宋诗人笔下时有所见,大致是说他人索诗或要求和作,未及酬答,如同负债一般,也是一种风雅之说。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有“顾我酒狂久,负君诗债多。”之句。北宋诗人黄庭坚《次韵张秘校喜雪三首》,有“睡余强起还诗债,腊里春初未隔年。”南宋苏州籍诗人顾逢,还专门写有《诗债》一诗:“诗债未能偿得尽,白头犹自耸吟肩。如何黑发人先死,地下修文爱少年。”
作诗最忌无病呻吟,闭门造车。元代曾瑞《喜春来·寻乐》曲,这样写道:“湖山遣兴还诗债,杖屦寻芳释闷怀,村醪满酌劝吾侪。杯莫侧,听唱喜春来。”所谓“湖山遣兴还诗债”,与这个上联意思有点相近,也就是说,大自然的湖光山色,往往能够激发起诗人创作的灵感。
元代诗人马致远《南吕·四块玉·恬退》,有“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之句,其中“清风明月还诗债”,也是与上联有异曲同工之妙。苏东坡《前赤壁赋》,也有类似感慨:“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可见,大自然才是诗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下联“黄石”,是指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字子房)圯下(圯,指桥)拾履遇见黄石公的故事,《史记·留侯世家》有记载。
话说张良在博浪沙袭击秦始皇未遂,后来改名换姓,逃亡到下邳(今江苏睢宁),曾经在桥上散步,遇到一个穿粗布短衣的老者,以拾鞋的方式试探张良,张良被他几次羞辱,一直隐忍,那位老者认为孺子可教,约在五天后再碰头,结果老者又几次三番嫌张良晚到不恭,搞得张良没了脾气。直到最后,老者才拿出一本书:“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这本书即《太公兵法》(又称《素书》),张良读后若有神助,后来做了刘邦的谋士,佐佑汉高祖平定天下,成为“汉初三杰”之一。十三年后,张良随汉高祖经过济北,果然在谷城山(一名黄山,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东阿镇)下见到黄石,当做宝物供奉,死后与黄石一同埋葬。
据传,黄石公是秦始皇父亲的重臣魏辙,秦始皇推行暴政,魏辙便挂冠归隐,隐居在邳州西北黄山北麓的黄华洞中,人称黄石公。至于人死化为黄石,确实有点荒诞或是神化了,但也是有关石头(“黄石”)的一则重要典故。如唐代诗人李白《扶风豪士歌》,末句有“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之句;南宋诗人陆游《霜天杂兴》,末句有“谷城黄石今安在?取履犹思效子房。”
【谈古说今】名家楹联识石事(五)
谭泽闿“青峰鼓瑟诗无敌;黄石留书约可寻”
134×32cm×2,福建顶信2013年秋拍会成交价25000元
 
【谈古说今】名家楹联识石事(五)
张謇“青峰鼓瑟诗无匹;黄石留书约可寻”
140×36cm×2,上海崇源2004年秋拍会成交价13200元
03

何绍基

倪迂结癖惟堆石;维老参禅此折芦

【谈古说今】名家楹联识石事(五)
125.5×29cm×2,中国嘉德2016年春拍会成交价109250元
上联倪迂,是指“元四家”之一的著名书画家、诗人倪瓒,字泰宇,别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因其性情狷介,怪癖甚多(尤其是有洁癖),个性迂腐,因此人称为“倪迂”。
结痂,意指嗜痂之癖,源自《南史·刘穆之传》:“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说的是南朝宋南康郡公刘邕有怪癖,每到一处喜好吃人身上所结的疮痂,认为它的味道胜似鲍鱼——实际上他患的是一种异食症。
倪瓒的洁癖,也有匪夷所思之处,可以说有过之无不及。如倪瓒家门口种了一棵梧桐树,专门有两个童仆洗树叶。一天有位朋友在倪瓒家留宿,半夜猛咳了一声,等到朋友一走,倪瓒赶紧叫童仆去找朋友的痰吐在哪里,童仆实在找不到,只好随便拿了一片梧桐叶交差,倪瓒看也不看,赶紧让扔得远远的。
不过,上联中说倪瓒有癖好是“堆石”——叠石假山,其实是一个误会。倪瓒虽然也好石,但并无堆叠石假山之技,这个误会源自倪瓒画有《狮子林图》,收藏于清宫养心殿中(真伪尚有争议)。苏州狮子林以假山闻名,始建于元代,是佛家弟子为天如禅师修建的道场。倪瓒《狮子林图》中就有假山的描摹。但到了清代,可能是因为有倪瓒的这幅《狮子林图》,结果以讹传讹,认为狮子林是倪瓒所建的自家别业,那座假山是倪瓒使人堆的,包括乾隆帝也认为:“早知狮子林,传自倪高士。”乾隆在京师圆明园长春园和热河避暑山庄文园所仿建的两座狮子林,还特意修筑了清閟阁、云林石室等与倪瓒生平相关的场所。
其实,堆叠假山虽然需要懂得画理,但并不是画家就擅长的,而是园艺家的活。印象之中,著名画家擅长此道而且有遗存传世的,是清初“四高僧”之一的石涛,至今扬州何园的“片石山房”石假山,据考就是石涛的“人间孤本”杰作。
下联维老,是指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五言山水田园诗闻名,参禅悟理,有“诗佛”之称。他绘画造诣也极高,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东坡予以高度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折芦,当是源自达摩“一苇渡江”的典故。达摩系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南朝梁普通年间航海来华,从广州一路北上,传法教人。据说他在金陵谒见梁武帝,话不投机,后在长江岸折了一大束芦苇,化作扁舟飘然过江北上——此即所谓“折芦”,后抵达嵩山少林寺。明代浙江临海人王士松作有《面壁石》一诗,说的是其面壁而坐九年,影入石上:“折芦浮渡江,震旦揭真谛。心非转法轮,义不立文字。九年面壁人,寂寂缘底事。石中一片影,添取西来意。”下联“维老参禅此折芦”,大意就是诗人、画家王维写诗作画参禅,就像当年达摩“一苇渡江”一样心诚则灵。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谈古说今】名家楹联识石事(五)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36753.html

(1)
上一篇 2020年5月16日 上午8:00
下一篇 2020年5月17日 上午9: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