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石
-
清供一石,如晤千秋
供石之词,应该是比较晚出的,至少在明清之前查无出处。明代诗人邵宝《松风阁次莫东川韵》中提到:“采苓每带云双履,供石时添水一瓢。”这里虽然有供石之说,但应该还不是一个固定词语,而是一…
-
【谈古说今】故宫藏石知多少
“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特展外景 近些年前往故宫参观,每次都会发现一些变化——“故宫上新了”。这次,乘着观展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石非石——中国生活艺术展”的机会,再度前往,正好…
-
【谈古说今】故宫藏石窥一斑
故宫建福宫元代顾阿瑛款灵璧石“造云石” 故宫尚未对外开放的建福宫中,有一方元明著名文人书家顾阿瑛、杨维祯、张雨、董其昌等题刻的灵璧石”造云石“(参见笔者2018年7月16日汇石融通…
-
丁文父:乾隆皇帝的赏石品味
紫禁城内曾有四座苑囿。其中,慈宁宫花园未见赏石陈设。建福宫花园曾遭焚毁,园中赏石散落。仅有御花园和宁寿宫花园得以大体上原状保存下来。御花园初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其间历经皇朝更迭,建筑…
-
赵德奇:如何建立观赏石价值评估方法的设想|初探(三)
【导语】在“赵德奇:观赏石艺术品价值评估初探(一)(二)”中,作者以承认有的观赏石可以成为艺术品为前提,兼顾到观赏石艺术品的特殊性,向广大读者介绍了艺术品评估的当下状况及观赏石价值…
-
赵德奇:观赏石价值评估的难度所在|初探(二)
【导语】在“赵德奇:艺术品评估的当下状况|观赏石艺术品价值评估初探(一)”中,作者以承认有的观赏石可以成为艺术品为前提,兼顾到观赏石艺术品的特殊性,向广大读者介绍了艺术品评估的当下…
-
谈石说艺|石头也玩“混搭”,小品组合石带你领略“表现的艺术”
小品组合石是近十年来赏石界最为流行的风向标,其创新发展的势头方兴未艾,成为当代赏石的一大亮点。 所谓小品石,一般是将观赏石的最大尺径小于20厘米的视为小品石,其中又以10厘米左右的…
-
赵德奇:艺术品评估的当下状况|观赏石艺术品价值评估初探(一)
【导语】本文以承认有的观赏石可以成为艺术品为前提,兼顾到观赏石艺术品的特殊性,将分四次向广大读者介绍,观赏石艺术品纳入艺术品的价值评估方法和初探,分析中国艺术品评估的当下状况,观赏…
-
【谈古说今】明代供石画中看
2018年艺术品秋拍会已经进入尾声,在整个大气候不佳的态势下,虽然市场不乏亮点,但整体市场重心有所下移,反映在前两年上拍成交的一些重要艺术品再度(几度)上拍有所掉价,艺术品投资保值…
-
清供,是愈俗的良药
明代文人诗曰:“流尘开坐上,清供满斋中”。一室之中,目对清供,则令人顿生沁爽,而无尘氛之俗。清供,是文人对生活之美的虔诚与顺从。人们最喜在冬日之时,以清雅之物供养于室中,如水仙、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