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石
-
明清流行的“石画”是什么,竟排名在太湖石之前
屏风之制,由来已久。按其功能又有砚屏、插屏、挂屏、座屏等之别。至少在宋代,文人把玩一类如砚屏、插屏、挂屏等便已开始流行以(磨砻的)画面石镶嵌之风,到了元明以后,其镶嵌画面石的对象集…
-
俞莹:古人赏石重意味。
如果有人问:赏石的本质是什么?可能绝大部分人会回答:赏石是一种有关审美的文化艺术活动。至于古人和今人对于赏石的认识,因为时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致来说,古人赏石重意味,今人玩石重趣…
-
【谈古说今】大千赏石留写真
近两年来,赏石朋友圈流传着一幅张大千与两位友人赏石的照片,三位人物刻画颇为传神,张大千似乎正在向两位友人介绍如何赏石,画家手持竹根如意,桌上有两三方小型赏石,类似戈壁石,一方有简单…
-
赏石,从自然到艺术
赏石是在何时成为一门独立艺术的?对石头的这种挚爱,只有中国才有吗?一般认为,我们赏玩石头,至少从唐代就已开始,而达到高峰,且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则应该是在宋代,确切地讲,是在北…
-
俞莹:传承千年,大理石青史留名;画意成屏,古今藏家一见倾心
大理古城一个集观赏、休闲、文化交流、艺术品交易等于一体的大理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而坐落于大理古城的“石空”堪称“一座地下的卢浮宫”的惊艳面世。 在5000平方米的空间中,100多方…
-
画家笔下的园林赏石|以石入画的传统起源何时?
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高斋隽友”供石展中,有几开馆藏以园林赏石为主题的绘画。将石入画的传统起源何时,其深层的审美机制如何,作品背后有哪些画石趣事? “高斋隽友”展览现场 中国的赏石文…
-
【谈古说今】“醉石”艳传千百年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醉石”,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处自然与人文景观,历代诗人墨客多有拜观赋诗。三十多年前,当代赏石文化活动掀起了一个高潮,赏石界人士(似乎最早是台湾地区赏石前辈)在“寻…
-
【谈古说今】清供有石意味长
由上海市观赏石协会和汇石融通主办的“传统赏石鉴藏家研修班”首期活动,已经曲终人散,但是,几位授课老师的精彩讲课,让人久久回味,余音绕梁。如苏州姜敏兄的“高山流水遇知音——赏石承足之…
-
端午品石求味思灵均
端午粽香近 屈原故事长 千秋凝过往 石上演华章 我们可能背不出《离骚》《天问》里的章句,却在每年这个时候,伴着艾草与雄黄酒的味道,看着江上飞驰的龙舟,怀念这位楚国先贤——灵均先生,…
-
雷敬敷:观赏石自然美的再思考。
赏石之为艺术,在于“天造奇石,人赋妙意”。观赏石自然天成的自然美是其本质的美,是赏石的前提。自然美的表现形式自民国时期张轮远、王猩酋归纳为形、质、色、纹四大要素后,成为石界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