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石迷
-
文献资料所见的唐代赏石
唐代明确记载赏石的文献资料以诗文为主。这些诗文大都属於盛唐到晚唐这大约两百年间,兴诗作文者也大都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因此有关唐代早期以及文人士大夫以外的奇石欣赏便不得而知。有意思的…
-
丁文父:清宫御苑中受到冷落的英石
英石是中国传统三大名石之一。从宋代以来,英石由于“皱而多纹”、“瘦而耸削”的欣赏价值深受文人的追崇。例如,宋岭南使程德孺解官北还,以英石赠扬州为官的苏轼。苏轼取杜甫“万古仇池穴”之…
-
张卫:手中有石心不慌
题记:本文不长,但很现实;本文不谈情怀,只谈生活与解决生活困难的办法。以笔者的体会,谈谈手中有几颗石头对于我们渡过生活难关的重要性。手中有石,指的是精品奇石,而不是普通商品石。何为…
-
淄博赏石文化蓬勃发展(下)
继承传统,蓬勃发展 建国后,淄博藏石者不多,主要在博山地区的祖传爱石人群中。十年动乱,冷风凄雨,藏石赏石被污为“资产阶级”的闲情逸趣,惨被洗劫,有的藏石家被迫转入地下。 粉碎“四人…
-
张家夫:如何提高观赏石的经济价值
【导语】本文整理自张家夫先生在2018吴家花园人文赏石艺术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张家夫先生为中南海挑选并置于国务院国际会议室庭院的灵璧石“玉树临风” 首先感悟三句话:做好人,玩好石,…
-
淄博赏石文化蓬勃发展(上)
淄博是中华赏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淄博赏石文化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喜逢盛世,更趋活跃,淄博文石蜚声中外,藏石者众如繁星,淄博已成为我国发展与繁荣赏石文化的重要地…
-
大文豪玩块石头容易吗(下)
苏轼的《仇池石》,之所以用了一个“小引”,一是表明“仆所藏仇池石,希代之宝也”,二是表态“王晋卿以小诗借观,意在于夺,仆不敢不借,然以此诗先之”。 实际上是苏轼在制造舆论:我家藏的…
-
佛说:放下,究竟是要放下什么?
一、放下面子 有时候我们低头,是为了看准自己走的路,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过得还可以,不愿意去尝试新鲜的事物,很多东西都放不下,拉不下这个脸,最终死在面子上。 二、放下压力 累与不累…
-
赵德奇:小品组合发展的三个阶段
当前赏石界,小品组合正风起云涌。小品组合怎样持续地发展,怎样在内容上汲取更丰富的养料,怎样追求更新的表现形式,怎样寻求新的突破,怎样冲出同义反复的审美疲劳和理念的桎梏,成为了各地石…
-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作者:佚名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 日子,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 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