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根 | 赏石艺术当代转型中的雅俗形态

徐忠根 | 赏石艺术当代转型中的雅俗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是基于五千年文明史积淀而成的,长期以来,社会群体在物质、精神等层面共同认知与实践中,形成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观念。当代中国文化结构分为主导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和大众文化,由于文化具有多层级、多结构特点,赏石文化因受传统审美精神制约,一定时期内曾保持相对稳定,但随着转型中受大众审美文化影响,赏石艺术逐渐转化为雅俗二分形态。
这并非是某个地域、地区的偶然现象,而是中国赏石界在文化大环境下发展的必然现象。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导致变化,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但在特定条件下又能发生相互转化。在此,笔者以本文命题为切入点,浅论“赏石艺术当代转型中的雅俗形态”。
 

徐忠根 | 赏石艺术当代转型中的雅俗形态

一. 雅俗二分审美形态的社会因素
任何艺术只要进入了感性时代,传统精神的理性制约就会随之减弱,无论是创造实践或审美观念随即发生“多米诺效应”。如何认识传统与当代的观念演变?如何认识传统与当代的审美冲突?如何认识传统与当代的互融共存?不啻为探研赏石艺术发展方向的一大命题。中国赏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复兴以来,其审美体系经历了初始被挖掘、继而被借鉴、随后被突破三个阶段,由此促使转型语境中审美价值重构。回顾这些年赏石文化转因受审美文化影响,“雅”、“俗”二分形态尤为突出,不可避免地抵制传统精神,甚至激化为二元对立。
特定时代的文化结构,反映出与其息息相关的艺术形态,文化群体倘若以新观念正视现实,必然激发起突破自我的创造动力。当代赏石所体现的自我价值,除了把握自然形态的艺术属性,也反映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功利。赏石艺术雅俗分化与重构,对长期沿袭审美传统造成的颠覆,其影响力度是不可估量的。在这种转型形势下,传统审美精神对当代审美精神的制约,形成的二元对立形态比任何时期都具鲜明性。但反过来讲,这种对立形态的保持,宏观上不能致使传统文化精神渐于归隐,恰恰在推陈出新中激化感性审美的活力。
笔者根据考察调研的印象,上世纪九十年代,各大中城市最初形成的赏石群体,鉴于生活环境、社会职业、文化素养、经济条件存在的差异,已经导致群体结构的雅俗分化,性质上属于内裂状态,外部反映并不明显。随着审美实践中雅俗分化的互动,各自按照审美需要步入文化空间,使石玩艺术更加贴近生活。从这一层关系上讲,赏石艺术雅俗分化实属转型必然出现的形态,对促进个性化、感性化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徐忠根 | 赏石艺术当代转型中的雅俗形态

二.新生代审美思潮的观念流变
赏石群体价值重构的观念流变,是在旧观念与新观念不断冲突中发生的,每一阶段审美需求都是应着价值重构改变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消费社会以来,赏石文化活动和市场消费迅速活跃,回顾三十年前的群体成分并不复杂,主要来自城市园林、盆景艺术、文玩收藏和文化教育等领域,直至二十世纪末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新兴观赏石资源大量开发传播,赏石队伍逐渐壮大,群体结构逐渐趋于复杂,促使文化消费滑向功利性态势。根据各地形成的赏石群体成分分析,由于高素质、实力派人士进入赏石领域,传统审美价值与时尚审美价值发生交织,促使稳定多年的群体结构加速裂变,雅、俗二分的审美形态日益明显。
赏石文化属于大众文化一部分,“俗群体”占多数成分是必然的,因此从这一层关系上讲,“雅”、“俗”群体的分化或重构也是合乎规律的。所谓“雅群体”,这是一类追求藏石精良、论石精到的群体,注重认知能力与实践意义,对否定传统或盲目创新持冷静态度,更能潜心探索文化的真理性。所谓“俗群体”,这是一类不求藏石精良、但思想开放的群体,不刻意追求高雅品位,只为满足自娱自乐,既有自己的审美需求,又不受外界变过的影响。对于这两类群体的解析,仅是根据不同审美需求、不同审美实践和不同审美影响的区别,不包括对群体潜在能力的深入评价。赏石群体的雅俗形态,正如金字塔形一般结构数量悬殊,但不能以自身条件相互制约,最终都将在审美实践、审美创造中获得普遍认同。
“雅”、“俗”分化形态,反映在赏石领域的多层面,如群体分合重构、价值取向转移、审美模式改变、跨界创造动态等等,无论艺术需求或审美方式。但他们却有共同点,就是以张扬个性、发挥潜能为愿望,既不受制于传统约束,也不迷失于时尚诱惑。“雅”、“俗”分化形态,不可能长期不变,当价值取向发生转移时,这一共同体又会随着各种因素再次重构。随着开拓创新意识的不断升华,不同审美方式、不同审美风格和不同审美创造,为赏石艺术多元化奠定人才基础。
 

徐忠根 | 赏石艺术当代转型中的雅俗形态

三.传统赏石转型的世俗化倾向
当代赏石艺术的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共同的艺术标准,由于过分强调自我价值,造成审美创造良莠不齐,既有继承传统、大胆创新的艺术经典,也有大量“跨界创造”的平庸例子。伴随着商品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在经历各种价值重构之后,难免会出现世俗化审美现象。为此,不少学者对这一现象提出质疑,并试图以“继承传统”唤起人们的关注。笔者认为,赏石领域出现“世俗化”,同样是受审美文化大环境的影响,应该持一分为二的态度加以评价。
举一例子:近十多年来,赏石领域从单体赏石模式分化出组合石创作模式,凸显感性化和个性化。选择不同材质、构思不同场景和反映不同内容,这是组合空间传达的主观创作意图,其艺术价值与审美需求,逐步成为赏石艺术的热门载体之一,说明不仅仅基于感性审美需要,更是迎合市场消费的需要。组合石场景“空间表现”,受各种组件和点缀物制约,主题内容应具有特定性,但在缺乏创作标准的条件下,许多作品出于随心所欲的构思组合,造成艺术形式与视觉感染混乱。如何克服创作中的唯形式化?如何避免世俗化审美现象蔓延?笔者认为,无论倾向于何种审美形式,必须把握住一个“度”,这个“度”的内涵就是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随着网络多媒体相继加入,审美话语大行其道,使得赏石艺术逐渐缺失诗性传统。由于处在文化与经济的冲动对立时期,赏石艺术人文精神的无形蜕变,加速了审美对象选择、审美方式演变、审美模式转化、审美创造愿望的对立态势。根据“雅”与“俗”分化形态的可变性,只要保持各取所需、互融共存,完全可以实现兼容并蓄、美美与共,由此满足不同审美的消费需求。赏石艺术的雅俗形态,印证理性审美与感性审美不在同一层面。当代人激发出的叛逆性,往往通过摆脱传统模式束缚,从感性自由中求得审美满足。赏石艺术转型的世俗化倾向,正是为了实现感性自由的价值,因此对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要加以重视。
 

徐忠根 | 赏石艺术当代转型中的雅俗形态

四.“古典赏石”审美传承的当代价值
古典赏石中各种精神力量,体现出古人智慧与探索未知世界的生命理想,其独特价值取向折射出鲜明的审美特征,但当今国人在探寻古典赏石渊源中,客观上都受到非亲身体验的制约。古典赏石审美模式的文化特质,即由民间风格突破为主流风格,无论审美意识和审美方式,在雅俗共存中反映出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的差异。从广义上讲,古典赏石传达的“雅”范式,隐含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审美环境的空间因素和审美主体的精神因素,若欲解读古典赏石模式的传统价值,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基础,揭示古代文人赏石的传统审美精神。
循着中国艺术发展规律线索,不难发现,传统艺术总会受到不同时代变迁的颠覆,但经过一段时期的分合演变,又会逐渐形成互融共存的形态。所以说,古典赏石流派的稳定性,“海派赏石”的前卫性,各有各的活水源头,即使在当代文化转型中,各自都显现出继承保留的价值和开拓出新的意义,原因就是不同流派都维系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根基之上。
中国赏石文化复苏不久,上海最早涌现出的赏石群体,无不借鉴传统模式和审美方式。经过多年实践考验,即使是后继之人,在追求品质精良、开拓文化视野的感召下,始终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如底座设计配置、审美环境营造、文化氛围渲染、群体交流形式、理论传播力度等方面,反映出以继承传统为己任,在推广新成果的人格塑造中,保持极具自律性的文化格调。
笔者认为,今人若欲评价“古典赏石”在当下的审美意义,首先要通晓“古典赏石”审美条件,否则会脱离“古典美”的活水源头。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讲,“古典赏石”是古代文人审美的典型范式;“古典美”是审美范式在特定环境中的空间表现,由此反映出古代文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当今普遍推崇的“古典赏石”范式,多数是一种狭隘模仿、刻意复原和复制。由于古典赏石并非局限于客体的形式因素,还包括环境体验的心理因素,因此在各种不适宜渲染的环境里,较难反映出古典范式的审美本质。
我们提倡赏石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持对这一艺术的“活态传承”。即使说赏石界内的“实力派”有能力再创古典模式、模拟古典氛围,但一般“俗群体”很难踏此后尘。退一步讲,即使“雅”、“俗”群体都能再创古典模式,但置身于思想开放、物欲横流的年代,较难摆脱功利性束缚,“古典精神”依然会受到消解。总而言之,“古典赏石”传统精神,对于开创承前启后文化转型,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不可能演变为当代性的艺术主潮。
应当指出:古代人理性审美所具有的制约性,决定了“古典赏石”的静态审美特性,与当代人张扬个性、超越自我的动态审美存在较大差异。即使今人与古人对审美客体的领悟相似,然而审美欲望与审美功利大相径庭。虽说今人胸怀返璞归真的愿望,倘若在“厚今薄古”的唯美心理推崇下,仍将不可避免地与传统审美精神相对立,客观上难以改变赏石艺术转型方向。
 

徐忠根 | 赏石艺术当代转型中的雅俗形态

五.“海派赏石”广采博纳的人文内涵
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这座城市积淀着丰富的古今元素和中外元素,“海派文化”所凝聚的“海纳百川”精神,其包容性正是最大的亮点。“海派文化”涉及多种领域,既有吐故纳新的扬弃性、又有广采博纳的多元性。随着传统赏石文化转型,上海赏石界无论在审美领域或理论领域,都彰显出“海纳百川”的传统情怀。
赏石文化复兴不久,赏石领域出现百花齐放的形势,但随着价值取向不断转移,逐步处于无序状态。然而上海人对传统审美精神的自觉维护,对开创文化转型的人格塑造,始终抱着熔铸古今、为我所用的理念。在这座创风气之先的国际大都市里,“海派赏石”审美形态,在感性时代里得到充分体现,无论各类玩家的私藏或不同场所的交流,形入于眼的传统贡石供石,无不反映出继承传统精典、发挥工匠技能的包容性。
笔者曾经与玩石朋友交流时,有人认为“海派赏石”是上海人仿古赏石的一种“风格”或“流派”。显然,这种评价是较为片面的。艺术风格不同于一般艺术特色,其艺术内在特性相对稳定,在形式逻辑条件下不存在互通性。“流派”则是多种类似风格的融汇,并在特定范围内形成贯通的特色。也有一些朋友认为“海派赏石”是一种“前卫派”赏石模式,似乎与古典赏石模式存在对立。
 
笔者认为:“海派赏石”不属于复古、仿古风格,而是以汲取古典精华与扬弃雅俗相结合,形成当代特色的“新古典主义”流派。至于“海派赏石”是一种“前卫派”赏石模式的说法,笔者认为他们只看到“海派赏石”前卫性的一面,却无视其与古典互融的一面。鉴于这一理由,“海派赏石”没有特定流派的概念,而是广采博纳各种“流派”所形成的多元融合文化特色。
 

徐忠根 | 赏石艺术当代转型中的雅俗形态

六.拓展“海纳百川”的文创空间
赏石领域内存在的各种对立形态,无论今后发生“一切皆有可能”的变化,我们要做到既不恪守传统,也不抵制传统,把传统精神与创新信念结合起来。赏石艺术的传承核心,就是在新时期里坚持弘扬艺术之“道”。继承传统不是单纯袭用古代模式,开拓创新不是单纯套用时下经典,关键落实在遵循传统艺术之“道”。当代赏石与传统赏石的关系,既不是对立与被对立关系,也不是取代与被取代关系,而是通过合理借鉴和适时结合,达到古为今用、古今相通的艺术效果,才能发挥更大的创造潜力。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概念,在每一个时代被连接和传衍都会发生变异,而且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的《论传统》一书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传统性与现代性面临激烈的对立与融合。尽管传统在现代性中声名日下,但由于传统的优势、理性的限制等,传统仍是现代性中难以割舍的组成部分。现代性中包含着传统性,传统性中蕴含着现代性,两者在否定之否定中相互交融与发展。鉴于这种认识,今天的创新能变成明天的传统,只有不断为既存传统增添新的内容,传统才会更有价值、更有活力。
当代人赏石首先要从古代模式汲取营养,也就达到继承传统的要求,但在开拓创新中敢于超越前人,才能获得新的艺术生命。我们应该认真追溯中国赏石的发展历程,并且反思在近现代时期的文化断层。客观地讲,赏石文化一度缺乏历史整饬,并非是其自身逻辑的发展结果,而且根深蒂固的文化形态,即使在历朝历代演变中,始终没有消隐深蕴东方哲学精神的审美传统。
举一例子:这次由上海云间粮仓投资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市观赏石协会承办的“云根落云间——2021上海首届云间赏石盆景文化博览会”,其宗旨是弘扬传播赏石艺术传统精神,秉持上海文化码头的资源优势,促进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赏石文化、盆景文化的互融创新。展区布局分明:设立传统赏石、现代赏石、汇聚各地的奇石展销会三大展区;其中现代赏石分为团体展区、上海展区和全国展区。三个专题展区。同时实现三个创新:一是专设传统石(包括古典、现代传统藏石)系列展;二是集海派、岭南派和徽派树桩盆景于一展,置景于传统石展区;三是开启创新型评奖模式。这种不避“雅”、“俗”共存的形式,既突出多元化与包容性的前瞻性,同时也反映出办展组织者的文化智慧。
 

徐忠根 | 赏石艺术当代转型中的雅俗形态

综上所述,无论是“雅形态”审美自律抑或“俗形态”审美自由,都不同程度地推动赏石艺术的日益繁荣。我们不应以石种资源或审美条件评判艺术品位,更不应以地域差异或风格流派衡量文化地位,如此才有利于群体团结、加强交流。当代赏石艺术的明显态势,就是以创新拓展为突破口,无论是“唯传统论”或“唯当代论”,都不能成为偏执观念的理由,只要在平等互利的条件下,即使存在理念的对立,也应该容纳不同地域、不同观念、不同形式的创造成果。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赏石界内的思维群体,不能用主观认知、偏执判断,评价当代转型中的雅俗形态,既要敢于冲破保守思想的传统藩篱,也要避免跨界创造的盲目冲动,以包容的胸怀把握扬弃,以开放的姿态吐故纳新,不断促进赏石艺术的健康发展。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海上石语):徐忠根 | 赏石艺术当代转型中的雅俗形态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726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1年5月18日 下午2:51
下一篇 2021年5月21日 上午6: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