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屏
五尺屏中入画游
桃源缥缈梦悠悠
纷繁花影方疑路
缭绕枫云欲染秋
翰墨勾描夺峻峭
丹青挥洒羡浓稠
若非造化藏奇境
千载文心何处求
大理石画屏“层林尽染”(高270cm,宽140cm)
这枚雅安大理石题名《层林尽染》,画意鲜明,惊艳悦目,青绿山水一般的存在。满屏岩石纹理突显,如老墨勾描,枫叶彤云烂漫,似丹青晕染。
观之顿生清和愉悦之感,仿佛置身仙山桃源深处,醉心秋林向晚,忘却世间俗尘,真是一处神游栖心的好去处,这大约就是文人的桃源乡吧。
明·蓝瑛《 白云红树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文人的桃源乡”是日本纪录片《故宫的至宝》中第16集的名字,内容主要展现了明清两代文人山水画的精髓。而这幅大理石屏,不是画作,却画意非凡,完全表现了青绿山水画中,秋山红树,白云悠游的意境。于是便联想到这一集纪录片中的文人画意,其中明代画家沈周的一句,“一夜老夫眠不得,起来寻纸画桃源”,更是切中此题。为何文人画总倾心于山水题材呢。
究其根本,是当时文人命运和人生追求使然。十年寒窗,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多数要遵循儒家的价值观来生活,既包含小我的功名利禄,又会生发出大我的家国天下。然而一旦学而优之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差距,往往会使文人内心徘徊于宦游与归隐之间。除了少数家资丰裕,无需为五斗米折腰的幸运儿以外,往往都是在官场阶梯和五湖扁舟之间踌躇。一如既往地案牍劳形之后,能栖心安神的莫过于一幅梦中的山水了。
因而,山水画意是古代文人精神追求的理想境界,但凡丹青之技在手,必倾心勾描摹写,为自己开辟一处心中栖居的桃源乡。他们把想象中的自己,描绘于山水之间的诗意生活场景之中,观山抚琴、临流赋诗、烹茶煮酒、踏雪寻梅、书画鉴古,将精神享受的追求物态化表现出来。而桃源则是世外幽境的化身,可以避俗尘,忘纷扰,盘桓乐游,追寻天地之道,这种纵情山水的精神源泉,在宗炳《画山水序》中表达的最为充分。
“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
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熟有先焉。”
静坐书斋,仰观画屏,无需劳神涉远,便已身入大荒,悠游无人之境,纵览白云红树,飞升树杪云端。此时可以鸣琴煮酒,遥想古代圣贤的思想,探求宇宙无穷的奥妙,山水景致内蕴的灵气与千载文心的精神追求融会贯通,仿佛对先圣先贤追求的“道”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但也不必费神苦思,只要精神愉悦,便心满意足了,这就是所谓畅神,畅山水之幽趣,乐无为之心境,养神理气,卧游画壁间,夫复何求。
画屏神游,古今一理。今人虽无科举仕宦之累,却也有工作生活的种种烦恼,也需要一处静心养神的桃源乡,这一点,通过俞莹老师对此石屏背面题刻文字的介绍,便可了解,也突显了藏家对石屏的珍爱与解读:
“石画背面木屏上,是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童衍方在90年代中期自写亲刻的“漆书”佳作——唐代诗人褚朝阳《登少室山寺》诗一首:“飞阁青云里,先秋独早凉。天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华岳三峰小,黄河一带长。空间指归路,烟处有垂杨。”落款是“白云源赏花归来,试天凤二年古砖砚”。白云源是富春江的一处著名风景区,由高山、峡谷组成;天凤,是新朝王莽的年号(天凤二年,是公元15年),天凤年款的古砖十分罕见。书家从富春江踏秋归来,面对这幅白云红树的青绿山水天然石画,以稀有古砖砚来书写此诗作,想必也是有感而发,情不能已。”(摘录俞莹老师文字)
大理石画屏背部童晏方题刻
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童衍方
正面赏屏,背面观书,一边是自然神奇的惊艳,一边是人文风骨的俊朗,端庄与灵动的气韵,将藏家、书家和古人的审美交织于一炉。移花接木,品题描摹,诗文书画的表达,在不同赏者的眼中,呈现出多角度的美感层次。入目,赏心,明志,不一而足,各有千秋。
大理石画屏“层林尽染”画面
观屏
屏升画影访桃源
红树白云入古轩
卷罢每思丘壑远
尽得真意解劳烦
屏中这丹枫飞霞的秋光岁月,不正是在表达一种尘外空山的意境么。再观画屏,在那白云红树之间,仿佛有山岚飘入轩窗,不由心生光明而绚烂的感觉。哪怕是短暂一刻,也可寄畅山水,忘却劳烦。
童衍方 隶书七言联
入屏
身在红尘难放下
心栖画壁暂安闲
渔樵何羡武陵客
举目凝神已入山
赏屏由心,梦入桃源,是在追求尘世间的一片净土,心灵栖居的家园,虽无法效仿武陵渔人的溯溪之旅,却也可以凝神入山,借想安闲。
童衍方 书法作品
题屏
画图堪咏诗千句
写意还须墨几行
石上云山寻逸笔
冬心子美共华章
再美的图画,也需要欣赏者的解读,再妙的诗句也需要读者去展开想象空间。几笔漆书,几行诗句,将金农与杜甫的作品融合于石赏之中,便有了千年积淀的人文高度。石本天成,画意随心,匠心独运,品题吟咏,文韵横生。
童衍方 书画作品
忘屏
胸怀壑影千峰远
了却尘缘梦烂柯
壁上丹青非悦目
神凝道气养心和
石画虽美,无非是心求一境,书法精神,说到底是颐养太和。观石求味,如果能追求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仿佛就可以参悟宇宙之道了。
童衍方老师珍藏
其实,诗词也好,书画也罢,都是为画屏中这种令人神往的境界,添加个人理解的注脚。就如同赏石一样,不同视角和解读,反映了每个人的审美追求。
各类艺术审美的作用也类似,现实生活是纷繁芜杂的,审美形象是纯粹明丽的。若是一直为功名利禄所累,则心神难安,而一味闲云野鹤,也不是多数人的我们能够驾驭的生活。
于是便在柴米油盐的市井烟火中,找到了石头这个载体,视同书画文玩,灌输想象,放飞神思,每每令我辈乐此不疲,这便是桃源乡的妙处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诗赏雅石】文人的桃源乡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7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