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翰爱石藏砚

由扬州博物馆和广州艺术博物院联合举办的“不止于怪——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前不久在扬州博物馆举行,集中展出两地馆藏“扬州八怪”精品168幅。

“扬州八怪”具体指哪八位,一直众说不一,一般是指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金农、郑燮、汪士慎、黄慎、高凤翰、李鱓、李方膺、罗聘等八位画家。实际上“八怪”不止八人,人名也不固定,出名的至少有十五位之多。

【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

“不止于怪——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现场

【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

“不止于怪——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展示的高凤翰画作

【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

“不止于怪——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展示的黄慎、郑板桥、闵贞画作

“扬州八怪”之说,直至清末才开始出现。在扬州方言中,“八怪”是说一个人不遵守“八戒”,行为举止不合规范,可见也与人数无关。至于将扬州画派称作为“扬州八怪”,也是贬为褒用,意指画法不合时宜(如当时“四王”是正统画派),这也是扬州画派的特点。

“扬州八怪”之中,爱石成癖的画家有不少,其中,高凤翰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位,传世有不少咏石画石之作,他本人也是收藏奇石、砚印之大家。此次特展,高凤翰的《石文墨戏图》(绢本),便是画家难得一见的画石佳作。这幅画作,以焦墨渴笔画成,描绘了五方奇石,上一下四,或卧或立,各呈异态,构图奇崛,每方奇石都有画家的题名和题识,分别名之为“卧龙印迹”“石尚文”“小鹤台”“卧虬蜕”“佛手石禅。骈拇枝指”。按照题跋可知,这五方奇石,是画家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安庆监修孔庙时在茅厕附近偶然捡获的。说到偶然,其实应该也是画家一直留意奇石的“石缘”。

【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

高凤翰《石文墨戏图》

高凤翰在画幅上有《五石瓠铭》记其事:“工次得五奇石,各赐以名,置之改建学署阅帆楼下,取南华翁魏王大瓠之意,额以名居,而并系之铭曰:不雕不琢,以全尔天。不朝不市,以保尔顽。其悠悠忽忽,不衫不履,而介乎其侧者,高生数曰之缘。其枵枵木木,不知不识,而听之千秋百世以后者,我固不得而知焉。”

【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

高凤翰《石文墨戏图》(上部)

画家题跋中提到的“南华翁魏王大瓠”,“南华翁”是指庄子,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所以《庄子》亦称《南华经》。“魏王大瓠”出自《庄子·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意思是说魏王所赐的大葫芦种子,培植出来后结的果实有五石的容积,大而不能用,所以把他捣碎了。“魏王大瓠”后来被比喻人才不得其用。高凤翰用“五石瓠”命名这五方奇石,也是颇有深意。

这五方奇石之中,上面一方“卧龙印迹”最为画家看重,题识云:“此虫蛀石,最为奇古。雍正癸丑,余来监修祠工,得之荒垣败屋下,留此以广兄闻。”

【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

高凤翰《石文墨戏图》(下部)

在画家看来,奇石的不雕不琢、不朝不市、不衫不履、不知不识,却能够流传千秋,可谓不用之材,成就大用。这有点接近老庄的“无为”之道。后来,高凤翰作有多幅《五石图》诗与画,对这五石颇为自矜:“叹世间不乏奇石,而具只眼真赏,未遇其人,有榛莽瓦砾弃之耳。”

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晚号云阜,晚署南阜左手等。山东胶州人。曾任歙县县丞和绩溪知县。自幼天赋过人,家学熏染,工画擅诗,喜篆制砚,善收藏,精鉴赏。壮岁右手即废,以左手书画,生涩拙拗,堪称一绝。高凤翰在书法、绘画、诗文及篆刻等诸多领域都颇有成就,是“扬州八怪”的领军人物之一。高凤翰去世后,直隶永平知府、藏书家卢见曾作诗悼之,将高凤翰比作米芾、倪云林:“最风流处却如痴,颠米迂倪未是奇。再散千金因托钵,已残右腕更临池。”

【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

陆音、高凤翰《松籁阁雪中对镜图》,为高凤翰55岁写照

【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

高凤翰《山水花鸟》(八帧) 之四帧(荣宝斋(上海)拍品)

【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

高凤翰1727年作《八影图册》册页一开(北京保利拍品)

【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

高凤翰1734年作《 小五岳图》设色绢本(嘉德香港拍品)

高凤翰宦游四方,十分留意搜集各地奇石,类似“五石瓠”这样的偶遇不胜其数,采之咏之,不但供玩,而且供用。如《拾得山溪奇石,制为研山,喜而作诗》写道:“一石层叠锦旋窝,一石折卷垂青荷。袖笼拾归人不见,拂之试之开生面。手斫古柏制作床,翡翠屏山伴小研。出山在山同一情,虽有殊看非真形。默然抱璞具心骨,仇池窦穴通精灵。”《海石天成烛盘歌》,写的则是一方亲友馈赠的捡自海滩的奇石,“舍弟自灵山海上归,出此石盘贻我,色干黄如结菜梗,中多玲珑细孔,甚朴而奇。”高凤翰移用作烛盘:“余试以烛,可容三四枚”。

【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高凤翰《南阜山人詩集類稿》书影

高凤翰制砚、藏砚非常有名(著有《砚史》四卷),而且还篆印、藏印。高凤翰写有《六印山房记》一文,其中记叙其六方藏印中最古的一方苏东坡“雪浪斋”玉印:“其石坚致如美玉,其色苍黄,渐上为淡碧,又上为淡绿,为白晕,为苍白脉。石面参差宛若崖谷,其制欹卧如笔山,就石断处略加镂刻为云缕,为半月,为水纹涟漪,为奔浪洄洑窿窪澎薄之状,而平其下以受印。相其形制,似绘公所作前后赤壁二赋与大江东去一词也。”

【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

高凤翰《砚史》书影

这方“雪浪斋”玉印,曾经上拍于北京保利2015年春季拍卖会“冲淡自然——翦淞阁文房韵物志”专场,原来为近代收藏家龚心钊瞻麓斋之旧藏。据说系1933年龚心钊自清末山东收藏家陈介祺后人处购得,楠木匣中还留有高凤翰的卍字绫。

【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

“雪浪斋”玉印及盒

“扬州八怪”中,郑板桥和高凤翰一样好石画石,两人引为至交,惺惺相惜。郑板桥小高凤翰十岁,他极为赞赏高凤翰的画艺,曾经将自己的画石寄赠高凤翰,称其为“石友”:“昔人谓石可转而心不可转,试问画中之石尚可转乎?吾之心与石俱往矣。”

高凤翰曾经命门人于汝诜为郑板桥篆有一青田石印“燮何力之有焉”,边款为“左氏妙合之语。门人于汝诜奉南阜老师命,为其至友板桥公落墨开石作,老人指点成之。”此印面语出《左传》,移用为郑板桥(原名郑燮)之闲章可谓非常贴切,其印面或为高凤翰所篆。

【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

高凤翰篆“郑板桥自用青田石印章”(中国嘉德拍品)

说起高凤翰藏石,应该是“扬州八怪”中比较突出的一位,传世有不少崂山绿石古石上面有高凤翰的题刻,不过,大多为仰慕“寄托款”,真正流传有序的几乎没有。美国已故著名“文人石”收藏家理查德•罗森布鲁姆在英文版《世界中的世界》一书,介绍崂山绿石的时候,称由于高凤翰对于此类石种颇有研究,所以又称“高凤翰石”。并且图文并茂介绍了一方有高凤翰刻款的崂山绿石“宋坑小方壶石”(现藏上海博物馆)。石头作方正状,稍有棱角,左上方刻有篆书“小方壶”以及“丙寅秋日南阜左手制”(丙寅,为乾隆十一年;南阜,为高凤翰号)字样。红木底座上面刻有现代书画家、收藏家吴湖帆题识:“宋坑小方壶石。南阜旧藏小方壶石,浓翠欲滴,宋坑中奇品也。镜塘兄获之,为数青草堂益友。辛卯冬吴湖帆题(倩庵)”。

【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

清·高凤翰铭“小方壶”石

此石原来是现代书画收藏家钱镜塘所藏,1951年吴湖帆为此石座题款并作有石画,八十年代后由藏家一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就笔者所见,此石至少曾经三度亮相,一次是2015年12月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一次是2018年8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仇大雄——归家之路”,最近一次就是2020年4月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高斋隽友——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这方“小方壶”石,堪称是上海博物馆的“看家石”。

【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

“高斋隽友——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现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谈古说今】高凤翰爱石藏砚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719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1年4月17日 上午7:58
下一篇 2021年4月30日 上午6: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