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松石传古今

4月26日,一个以展示木化石及其历史文化的“松石馆”,在浙江永康市前仓镇石雅村正式对外开放。这个由当地藏石家徐诚建立的石馆,展陈有近百方来自世界各地的木化石藏品,其中产自永康的松化石格外亮眼,有关古代木化石鉴藏的史料更为详备。徐诚自2004年开始步入赏石界,专注于木化石的收藏研究,蔚为大观,编著有《缅甸树化玉》《永康松石》。

【谈古说今】永康松石传古今

徐诚和他的“松石馆” 

【谈古说今】永康松石传古今

“松石馆”中的永康松化石

如果说,松化石(统称木化石。木化石以松化石居多)是连接东西方赏石的一个重要石种的话,那么,它在中西方的境遇完全不同。西方的木化石多是在自然博物馆中收藏展示,是科学赏石的经典;而我们自古至今,无论民间还是宫廷,一直是将木化石视作为岩石类观赏石欣赏收藏的。

木化石收藏之根在永康。可能也是一种巧合,松树是长寿之木,松化石可谓寿上加寿,最具象征意味,这与永康的地名十分契合。相传,永康之名寓意“永保安康”,源于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孙权之母因病到此地进香,结果应验病愈,孙权遂赐地名为“永康”,单立为县。

【谈古说今】永康松石传古今

永康水冲硅化木“寿桃”(马春芳藏)

永康的地名源自三国,松化石的发现和收藏则源自唐代。据南唐沈汾《续仙传》记载,云游道士马湘(字自然。杭州盐官人)自桐霍山回永康县东天宝观,指着一棵大枯松云:“此松已三千余年,即化为石。”后来松树果然化为石,又遭遇了雷劈地震,石树倒成数截。这个记载带有传说成分,但是有确切的人物和地点,说明当时永康木化石确实已经进入文人的视野。

其实,木化石大多出产于边陲荒漠地带,人迹罕至,只有永康一带木化石,产自人口密集的东南地区。如果合理猜想,这些山产木化石原来应该一直埋于土中,因为地质运动或是山洪冲刷露出土层,当地人不知所解,给其镀上名人(马自然)光环。

永康松化石的成名,是在唐代诗人杨发任婺州刺史(州治在今金华)时,他因为“性尚奇异”,将辖县永康县东天宝观的两截松化石迁运到金华衙署,两截松化石运到龙兴寺九松院安置,“各高六七尺,径三尺余。”由此,永康松化石名声更为大振。

永康松化石的声名远扬,还是源于晚唐著名诗人陆龟蒙的《二遗诗》。所谓“二遗”,是指诗人好友羊振文、李中秀分别馈赠给他的两方永康松化石,一方可做石枕,一方可做琴荐,陆龟蒙作诗谢之:“谁从毫末见参天,又到苍苍化石年。万古清风吹作籁,一条寒溜滴成穿。闲追金带徒劳恨,静格朱丝更可怜。幸与野人俱散诞,不烦良匠更雕镌。”

陆龟蒙在此诗序中特别提到,金华和永康一带山峦秀美,“中饶古松,往往化而为石,盘根大柯,文理曲折,尽为好事者得而致于人间,以为耳目之异。”可见,当时在永康搜求松化石已成一时风气。

【谈古说今】永康松石传古今

永康明清古民居尚存不少。

唐宋元明清,从古数到今,松化石(木化石)之声名不绝于耳,传承有绪,这在其他石种中也是很少见的。其中,清代皇帝康熙和乾隆祖孙俩对于木化石的推崇值得一提。

康熙有御制文《木化石》(收录于《几睱格物编》),述说了木化石的不凡之处,不过,他写的木化石产于“龙兴之地”黑龙江一带,至今松花江沿岸仍有木化石出土(水),“黑龙江乌喇(满语“乌喇”谓江)等处,水极凉。河中尝有木化为石,形质与石无异,而木之纹理及虫蠹之迹仍宛然未泯。或有化石未全,犹存木之半者。以之磨砺刀箭,比他石为佳。又鹿角、人骨亦能变石,造物之巧,种种化机,非意想所能及也。”这也是少见的古代描写木化石的文章。

乾隆也是一位爱石皇帝,而且受到祖父影响很大,他特别喜爱木化石,写有多首咏赞诗作。至今在故宫有3方木化石,分别供置于御花园绛雪轩、宁寿宫花园倦勤斋和建福宫惠风亭,其中御花园绛雪轩前的一方硅化木,“长六尺余,森立介如”,产自东北康干河(发源于兴安岭,西流入贝尔湖之喀尔喀河一带),是黑龙江将军福僧阿进贡的,乾隆在石表留下了御制诗。

【谈古说今】永康松石传古今

故宫宁寿宫清代中期须弥座木化石

【谈古说今】永康松石传古今

故宫御花园清代木化石,上有乾隆御制诗题刻

另有一方木化石供置于中南海瀛台蓬莱阁前,高达八尺,据说是明代遗物。乾隆作有多首咏赞诗中。《御制题瀛台木变石六韵》提到:“香扆前墀屿,棱棱胜国留。莫稽来所自,难悟是何由。”《御制瀛台木变石歌效李长吉体》则提及:“五丁不可夺其坚,端州石工安足论。移来曾受海神鞭,五车能上束马牵。”最有名的还是《瀛台观木变石》诗:“异质传何代,天然挺一峰。谁知三径石,本是六朝松。苔防犹疑叶,云生欲化龙。当年吟赏处,借尔抚遐踪。”

【谈古说今】永康松石传古今

1935年北京中南海瀛台木变石图照(网络照片)

有清一代,北方康干木化石异军突起,似乎抢去了南方永康松化石的风头,这当然与清廷尤其是乾隆的提倡密不可分。其实,松花江流域所产木化石成名也很早,如北宋王溥所编《唐会要》,系统介绍了唐朝各种典章及其沿革,其中介绍“拔野古国”(卷九十八)时提到:“其地东北一千里曰康干河,有松木入水一二年而化为石,其色青。有国人居住,其人谓之康干石人。”拔野古国就在今黑龙江地区。由此可见,康干木化石与永康松化石开发时间相差无几,至少在晚唐就已出名。永康松化石流传有序,康干木化石一度中断,直到康熙、乾隆加持之后才再度扬名。

清代乾隆年间内府所编的写绘本《西清砚谱》,收录了一方“元赵孟頫松化石砚”,高约五寸,宽三寸五分许,厚一寸五分,松化石木理犹存,黄黑相间,面平可以受墨,背部及四周天然不加砻琢,凝腻如松脂。盒盖外有 “子昂”行书款和“松雪”印,并有赵孟頫铭识:“砚材以端溪良,取其产水穴,膏润久能泽墨故。予获一松化石,莫知所自。相传松入水千年乃化,其渟滀滋液,较端溪为胜,用作砚甚宜。因为之铭。铭曰:岁寒节,久弗失。水所泊,留其蘖。玉为质,温而栗,凤咮罗纹罕与匹。”

【谈古说今】永康松石传古今

《西清砚谱》“元赵孟頫松化石砚”(正面绘图)

砚背镌有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御题铭一首:“松化石,须千年。松花有,讵康干。松雪翁,铭识旃。三含一,妙理诠。木之理,尚依然。水中变,膏受全。胜溪石,取于端。弗砻琢,存厥天。十三行,书以传。兹用兹,审愧焉。”

【谈古说今】永康松石传古今

《西清砚谱》“元赵孟頫松化石砚”(背面绘图)

这方天然松化石砚,原来是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遗物,黄黑相间,木理尚存,水洗度极佳。赵孟頫不知所自,乾隆则认为是出自康干的木变石。其实,按照其质色的特征来看,极可能是出自永康的水冲木化石。

比较一下康干木化石与永康松化石,无论是质和量,永康松化石应该完胜一筹。尤其是永康江流域所产的水冲木化石,质地玉化,色彩明丽,造型多变,如今还时有发现,成为石友们喜闻乐见的石种,当地及周边地区爱好者甚众。我认识的新昌石友中,就有很多水冲木化石爱好者,其领军人物之一徐跃龙还编著有《水冲硅化木》《松石物语——中国松石文化源流考》。

【谈古说今】永康松石传古今

永康江流域产水冲木化石

【谈古说今】永康松石传古今

新昌南宋相府硅化木遗石(徐跃龙藏)

【谈古说今】永康松石传古今

水冲木化石“案山”(施华藏) 

特别是在永康,松化石已经成为当时民俗风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康县治所在地曾被命名为松石镇,至今在地名中还保留有松石山、松石路、松石街、松石桥、松石井等称呼。目前,永康松化石的古代遗石还存留了一些。如建于清代中期的“徐震二公祠”,是永康市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祠堂,1997年8月被命名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前后四进,每进皆五开间,进与进之间有天井相隔,其中第一进的天井里,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雕花石盆供置的松化石,这两方松化石原来是明代还今祠的古石,名作“松龟朝阳”,后来迁至此处保存。

【谈古说今】永康松石传古今

永康“徐震二公祠”内景 

【谈古说今】永康松石传古今

永康明代还今祠古松石之一

【谈古说今】永康松石传古今

永康明代还今祠古松石局部 

据徐诚介绍,一直以来,当地人将松化石视作是镇宅、防火、避邪的“吉祥之石”。如永康市区城南门修建挖基时,曾经挖到一方古代松化石奠基石,上面刻有“千古苍松化为石”以及建城年月字样。这在其他观赏石品种中称得上是“孤例”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谈古说今】永康松石传古今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71926.html

(0)
上一篇 2021年4月24日 上午6:08
下一篇 2021年5月7日 上午5: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