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虽然遭遇新冠疫情影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包括香港地区)成交额有所下滑,但是也诞生了33件亿元拍品,也是亿元拍品纪录最多的一个年份,反映了顶尖高端艺术品的抗跌性。
其中,有一件亿元拍品并不很引人注目,那就是苏轼、文同《墨竹卷》手卷水墨纸本(绘画28×63cm;题跋28×540cm),在北京保利拍卖2020秋季拍卖会“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成交价为1.219亿元。
苏轼、文同《墨竹卷》手卷(局部)
这幅《墨竹卷》手卷,无论画竹还是题书均无落款或钤印,据考原来应该是直幅立轴,改作手卷,历代都有修补、揭裱,书法斑驳不清,有的字体可能已经有所修复,所以多少有点减弱其价值。
画面中一竿竹子被风吹作偃仆状,枝干虬曲有力,富有弹性,竹叶疏密相间,舒卷自如,墨韵生动。右上部题书丰润端庄,为一首五言诗:“若人今已无,此竹宁复有。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何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
《墨竹卷》手卷画心
北宋画家多不落款和钤印,有的也只是藏款或隐款,如著名的范宽《溪山行旅图》,画家落款就在非常不显眼的树丛中,还是1958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霖灿偶然发现的。
元代开始,文人画一统江湖,书法题款才成为绘画的通行做法。按照明代沈颢《画麈·落款》的说法:“元以前多不用款,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后来书绘并工,附丽成观。”所以,这幅《墨竹卷》名迹不见画家落款,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不过,虽然画面不见落款,但是,从元代李衎到清代端方,历代知名收藏鉴赏家和书画家题跋累累,共计十七家之多,都将画竹和题诗的主人确认为文同和苏东坡,而且,此诗是苏东坡《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之一。
如元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柯九思在至正二年(1342年)七月十九日题跋中云:“此卷文画苏题,遂成全美。”当时,著名书法家黄庭坚曾称:“文湖州(指文同)写竹木用笔甚妙,而作书乃不逮。”(《子昻墨竹跋》)这可能也是文同画竹少见落款的原因。
《墨竹卷》手卷元代柯九思、赵雍题跋
重要的是,从书法题诗和绘画相结合的构成形式来看,《墨竹卷》应该也是最早出现的古代书画合璧作品之一。据说文同画后,常常要等苏东坡来加以题赞,苏东坡在《文与可枯木赞》称:“怪木在廷,枯柯北走。穷猿投壁,惊雀入牖。居者蒲氏,画者文叟。赞者苏子,观者如流。”所谓“文画苏赞”,这也是当时文同作画的一种“标配”,甚至成为后世鉴定文同画作真迹的准则之一。
《墨竹卷》手卷画心“苏题”
《墨竹卷》手卷画心“文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东坡“石丑而文”的“丑石观”,也是因文同画作而来的。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中,提到“东坡赞文与可(文同,字与可)梅竹石云:竹寒而秀,木瘠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到了清代书画家郑板桥,不知道什么原因,在《题画•石》援引的时候,将“石丑而文”变成了“石文而丑”:“东坡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今人大多拾其牙慧。
清·郑板桥《竹石图》(1752年作,北京保利拍品)
其实,石丑而文和石文而丑这一字之易,意思有所不同,应该还是以“石丑而文”更为精妙。苏东坡后来戏作枯木风竹怪石之图,可能多少也是受到文同的影响。文人画“胸有成竹”之说,也是苏东坡在赞美文同画竹所提炼出来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文同和苏东坡关系不同寻常,两人惺惺相惜。文同是苏东坡的从表兄,他的儿子又娶了苏东坡的弟弟苏辙的女儿,所以也是亲上加亲。文同长苏东坡十九岁,诗文俱佳,尤其擅长画竹,是画史上“湖州竹派”的开山鼻祖,传人不绝。以前,画竹一般都是双勾、填色,文同创造性地直接用墨色写出了竹子的神韵,也是最早的文人画经典之作。2018年10月,恰逢文同诞生一千周年,浙江省文化厅、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纪念文同诞生一千周年系列活动”,其中“千载清风——古代墨竹名迹展”荟萃了文同之后元明清三代墨竹名迹38件(组)。
其实,文同画竹成名,应该是在洋州(今陕西洋县)任知州期间,城北筼筜谷的竹子,成为画家手摹心赏的对象。苏东坡在文同去世后观其所画《筼筜谷偃竹图》,有感而发撰写了怀念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成为古代绘画艺论的重要文献之一。
苏轼《西楼苏帖·与可画竹赞》(宋拓本)
至于“湖州竹派”之说,是因为文同曾任湖州太守。实际上,文同在元丰二年(1079年)正月赴任途中就已去世,所以并未到任。不过,因为湖州太守是文同最后一任官职,故称其为“文湖州”。该年五月,苏东坡接替文同之缺位,从徐州(彭城)调任湖州太守,到任仅三个月就因“乌台诗案”被御史台派人逮捕进京,也是由文同而起的一段经历。
文同与苏东坡虽是亲戚,但是真正交集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还是诗文往来。文同画作存世可靠的屈指可数,这幅《墨竹卷》被认为是传世号称文同作品中传承最好的。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文同《墨竹图轴》,是画家为数不多的真迹之一
文同也有诗名,传世有文集《丹渊集》,《全宋诗》收录其诗数百首之多,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诗如‘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诸篇,亦盛为苏轼所推,特以墨竹流传,遂为画掩,故世人不甚称之。”(后世画家多见 “美人却扇图”)其中有一些是咏石之作。
文同跋范仲淹《道服赞》(故宫博物院藏)
如有一组《山堂前庭有奇石数种,其状皆与物形相类,在此久矣,自余始名而诗之》,将园居的象形奇石分别命名为鹦鹉石、柘枝石、狻猊石、昆仑石、罗刹石、珊瑚石,也是别开生面。如《珊瑚石》:“海底初生处,扶疏苦未全。几时随铁网,流落汉江边。” 最后一句“流落汉江边”,点明了山堂之地点,当是指文同在兴元府(今陕西汉中)或是洋州知州任上的寓居之地。
在兴元府知府任上,文同有《兴元府园亭杂咏》组诗,其中《桂石堂》一诗联想丰富,将园中的立峰比作桂林山水,表达了流连忘返之情:“尝闻阳朔山,万尺从地起。孤峰立庭下,此石无乃似。爱尔常独来,一日须三四。”
在文同诸多咏石诗中,我以为最重要、最有意思的,还是那首双宝塔诗《一字至十字成章二首·咏石》——
石,石,
阴黑,阳白。
岸胚胎,山骨骼。
天地鎔铸,鬼神刻画。
鲲鲵张怒眼,虎兕交斗额。
敲如温玉声清,洗似精钢色碧。
花边矹尔尽奇品,林下礴然无俗格。
冰霜惨冽坚操不移,尘土昏冥孤标自隔。
峣矹独立见到侍中家,磊落群居在牛丞相宅。
昔时大士常命汝曰听徒,今日衰翁且对君为佳客。
宝塔诗,类似文字游戏,起源于隋代,一般以一至七字成章为多,原称“一字至七字诗”,又称“一七体诗”,形似宝塔,故名,具有极佳的视觉效果。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两句为韵。通常首字为题,也讲究遣词用典,但关键还是要句句扣题紧凑。
按形状又可分为单宝塔诗、双宝塔诗和变形宝塔诗,双宝塔诗一般讲究左右两句对仗工整,难度更大。文同至少作过两首双宝塔诗,都为一字至十字,另外一首《一字至十字成章二首·咏竹》,写的是他非常熟悉和喜爱的竹子。由此可见,奇石应该也是他的最爱。
这首咏石之作,在古代咏石诗中独具一格,诗中所述的石,从其形、色、声等特征来看,应该是指太湖石一类奇石。诗人眼中,奇石作为山川之骨格,历经沧桑,坚贞不屈,鬼斧神工,不同凡俗。
这首诗用典不多,最后两句有三处典故。“听徒”用的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之典故,相传东晋高僧竺道生在苏州虎丘山设坛(至今尚存“千人石”)讲法,当时因为没有人相信(他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于是他聚集顽石为徒,听其说法,说到妙理之处,顽石皆为点头——说明愚顽之石亦有佛性。这里的“昔时大士”,当是指高僧竺道生。这也是与石有关的典故。
苏州虎丘“生公讲坛”
苏州虎丘“千人石”
苏州虎丘“石点头”
“牛丞相”,是指晚唐丞相牛僧孺。牛僧孺和李德裕同为丞相,却政见不同,水火不容,史称“牛李党争”。但是,他们都爱石如癖,诗人白居易曾经为牛僧孺写下了著名的《太湖石记》一文,称赞其爱石之好,“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也是一段赏石佳话。
需要重点解释的是“到侍中”,应指南朝梁代大臣到溉,曾任散骑常侍、侍中、国子祭酒等官职。到溉祖籍彭城武原(今徐州邳州市),老家靠近淮河,他的宅第园池中有一方奇石“奇礓石”,长一丈六尺,被梁武帝看中,就与他下棋约赌,以一部《礼记》和“奇礓石”为赌注,结果到溉输了,这方奇石被移至华林园宫苑(故址在今南京鸡鸣山南古台城内)之中,当时还引起围观和轰动,时称“到公石”。
这则故事非常有名(《南史·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五》有载),“奇礓石”是最早被文人命名的园林置石之一,到溉也成为最早有爱石癖好记载的文人士大夫之一。这方“奇礓石”,一直到清代乾隆年间尚存,曾为诗人袁枚金陵随园二十四景之一,他有咏赞到公石一诗:“到公有奇石,曾向华林补。千年幽人得,风月一齐古。当作石交看,摩挲日三五”。
到溉及其“奇礓石”,无疑是赏石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页,文同对此熟悉也不奇怪。至于这“奇礓石”究竟是何石种,因为缺乏质色形貌特征的描写,也是不得其解。案唐代阿地瞿多(梵文 Adikuta)译《陀罗尼集经》(第十二卷),有“礓石”介绍,是指砾石,因色白似姜而得名。
由此看来,这方巨大的“奇礓石”,有可能是众多白色砾石集聚而成的大石头,类似石中石。前两年笔者曾经和南京好友一起去随园故址(今为南京师范大学)访石,“奇礓石”早已不知所踪。
南京师范大学校园,清代为随园所在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7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