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方法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将方法论定义为“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或者“在某一门具体学科上所采用的研究方式、方法的综合”。就是说,从总体而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观赏石品鉴而言,它不是一般的方法,而是对具体赏石品鉴方法的综合归纳的理性思想成果。
我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无不统摄于“天人合一”宇宙构成论的哲学思想之中,钱穆先生说,“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季羡林先生说,“东方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和’,这个伦理的哲学基础就是‘天人合一’”。
以老子“道法自然”为主旨,儒家德行于天,禅宗自性便是佛性,道儒释互补的“天人合一”观念,延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到明清,直至当代,赋予了我国传统观赏石品鉴方法论以自然为美、以奇为美、以石比德、以小观大和追求审美意境的诸方面。
1 以自然为美
“天人合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在人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的敬重与顺应,以自然为美是其逻辑的必然。
我国历代赏石文献中,宋代杜绾《云林石谱》中对灵璧石尚有“须借斧凿修治磨砻,以全其美”的说法,但是其后的明清赏石文献中则很少见到了,更多的是“然无斧凿痕者为贵”(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兖州石》)。民国雨花石收藏家王猩酋认为“玩赏之道,勿求有益于石,但求无害于石”,表现出对观赏石自然美的虔敬之心。
崇尚自然之美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之一。自然不但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高于人工美和艺术美,宋代王微在《叙画》中说:“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珪璋之琛,岂能仿佛之哉!”唐代李白诗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陆游也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明代造园大家计成在《园冶》中提出了造园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在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人和自然的万物都是道“一气运化”的结果,因此,人们可以借对物的观照而认识事物的本体与根源——“道”。南北朝宗炳发挥为“澄怀味象”,即以审美的心胸(澄怀)通过审美来体味宇宙的本体(味象)。其后宋代士人非圣非凡的出淤泥而不染,及至当代赏石审美中的赏石悟道、赏石悟禅,可以说由“涤除玄鉴”“澄怀味象”传承而来。
以自然为美表现在主客体的关系方面的有宋代邵雍提出的“以物观物”和“以我观物”这两种方式。“以物观物”是排除个人“一时之否泰”的主观“情感”去观物,而从物自身的本性去观物,四时风花雪月乃过眼烟云,这样才能不为情所累;对于邵雍持否定态度的“以我观物”却是以个人的情感“泪眼问花花不语”的“寓意于物”。
“以物观物”在观赏石赏析中,可以小观大,虽为一拳之石,却可以赏其大山之势,群峰之态;而“以我观物”在赏析时,可表现为神游其间、化身于石的情景交融之中。
2 以奇为美
观赏石以自然为美,并非如庄子所认为的自然全美(凡自然者皆美),而是以自然中非同一般的“奇”者为美。
赏石品鉴中充盈着对奇的追寻,从先秦《尚书·禹贡》记载的诸侯对天子进献贡品中的“怪石”,到观赏石之前被称之为“奇石”而延用至今,皆缘于此。
宋代杜绾在《云林石谱》中在介绍各石种时,多有“甚奇异”“颇奇特”“奇巧”“怪势”“险怪”的评说。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在评价灵璧石时说“佳者如卧牛、蟠螭种种异岩状,真奇品也”。以“检阅古今图籍”编撰而成的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在叙及的81例造型石和图纹石中,以“奇”形容的有30多例,占三分之一以上。清代阮元所著《石画记》被誉为“中华石谱之殿军者”。阮元在序中开篇即言“古罕石画”,对《云林石谱》《素园石谱》未曾记载,欧阳修、苏东坡未曾见过的云南大理石画大加赞扬,亦在一“奇”字!
“奇”的定义是什么?何者为奇?清代沈心在《怪石录》序中一言以蔽之,将“奇”归纳为“质色文理,迥非凡品”。这是说奇石之“奇”“怪”在于形质色纹的非同一般。
在我国传统赏石文化里,“丑石”并不是美石的反义,而是表示奇到极致的特异独立。宋代赏石大家苏东坡关于“石文而丑”的评说深得清代郑板桥的认同。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观赏石的“奇”所带来的审美感受,就其表现形式而言,有多种类型:一是石的形态特征与具体的物象惟妙惟肖,给人可以乱真的审美的感受。清代诸九鼎的《惕庵石谱》在“沧浪独钓石”中记有“石形如闽桔,半白半黑。白中苍松密叶,似有鸟雀飞鸣,其内一人独坐作垂竿状,冠衣眼鼻若生”。该石之奇,在于细节上的“若生”,皆是一种惊奇的审美体验。
二是石的形态特征虽为天成,却似人为,甚而给赏析者天成胜似人为的感受。清代陈矩的《天全石录》有对奇石“异兰照”的描述,“复有幽兰二丛现石壁间,……翠叶疑动,琼花欲语,巧手丹青,莫成写照”,表达出一种美石如画,符合赏析者审美理想的惊喜感。
三是对石的形态特征不可理解的奇特所引起的惊诧的审美感受。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记有“士人宋述家有一珠,大如鸡卵,微绀,色莹澈如水。手持之映而视,则末底一点凝翠,其上色渐浅,若回转,则翠处常在下。不知何物,或谓之‘滴翠珠’”。“不知何物”,正是难明究竟的奇。
3 以石比德
天人合一的以物比德是将自然物的某些特性比附于人的某些精神品德,在对自然美的观照中获得道德情感的满足。
在孔子关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论述中,我们看到儒家是以物比德的倡导者。而老子的“上善若水”,也有以物比德的意义。而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了“比德”的是荀子,他在《法行》篇中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以石比德的审美表现,首先是石被赋予了人的高尚的德性。《素园石谱》中记载了唐朝宰相李德裕好石,“每获一奇者,皆镌‘有道’二字”,表明他的赏石在于感悟天地之“道”。苏东坡在《咏怪石》诗中,借梦中怪石自述,讴歌了怪石虽然没有制作砧、砥、砚、磐、碑这几种实用物,但却在当年《禹贡》中与铅松并列,有不畏强权、坚贞不屈的气节,可以怪石之德喻己之志。通过以石比德,实现了在赏石审美中自然之美与人伦之善的和谐统一。
其二是名人之石寄寓着名人的道德情操,这时以石比德就衍生为石因人而名,石因人而贵。其中典型的例子是相传东晋诗人陶渊明曾醉卧过的醉石。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还曾专程去看过这醉石,并赋诗曰:“先生容易醉,偶尔石上眠,谁知一拳石,艳传千古年。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不如此石占紫桑,胜立穹碑万丈长”,生动地阐述了醉石已成为陶渊明道德风范的化身。
4 以小观大
国人秉承天人合一的观念,由寄兴于自然山水到庭园置石、几案供石,发展为一种独特的与传统山水画、山水诗相偕的卧游山水的审美体验。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中在描述了牛僧孺所藏的形态各异的太湖石后说“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这“坐而得之”的“百仞一拳,千里一瞬”的卧游之趣,正是牛僧孺钟爱太湖石的缘由。
以小观大的山型石,从整体看,要有同于真山的大山的气势。《云林石谱》在描述灵璧石、林虑石、无为军石、常山石等时,曾特别强调“有大山势”“多具群山势”“不异真山”等。再则,还要“四面可观”,不宜太大。宋代庄绰《鸡肋篇》载,宋徽宗之所以舍灵璧石而求太湖石,再求常山的巧石,是因为先嫌灵璧石“其止一面”,再嫌太湖石“粗而太大”,而巧石“峰岩青润,可置几案”,便于“坐而得之”。
从局部看,山型石还应符合相石四法所概括的“瘦皱漏透”。“瘦皱漏透”是否为米芾所说,存疑。但在审美实践中,对于以小观大的山型石而言,“相石四法”的存在与作用却毋庸置疑。清代屈大均所撰的《广东新语》上有小英石“凡以皱、瘦、漏、透四者备具为良”。
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谱》以个人藏石的记述为主,以小观大、神游其间的诗文每每见诸于笔端。“潇洒石”一则中记有“王梅溪有一石,嵌空玲珑,下有悬岩飞瀑之状”,其咏石诗中写道“坐移野景到城郭,解使平地坐林泉。香炉瀑布名天下,雁荡龙湫更潇洒。名山不见典刑存,得趣何须论真假”。
如果说对山型石整体的大山气势,四面可观,局部的瘦皱漏透的审美取向在于以小观大的卧游之趣的话,作为古典赏石审美理念的以小观大却不限于山型石,对于图纹石中显现的自然景观也莫不如是。《素园石谱》中的“雪浪石”“虢州月石屏”“江山晓思屏”等俱是。《惕庵石谱》所载全为图纹石,其“寒溪松影”“丹枫独秀”“星宿海”等亦是从以小观大的角度来赏析。
传统赏石审美的以小观大,实质是注重过程的体验,尽情享受其中的乐趣。
为了在案头山水的赏析中,能得自然山水中云雾缭绕的真趣,士人在对山形石的品鉴时,石体穿眼相通“可出香”成了一个特色。《素园石谱》对苏东坡如何让山形石“出香”作了具体说明,“东坡小有洞天石,石下作一座子,座中藏香炉,引数窍正对岩岫间,每焚香则云烟满岫”。在此情景中,“引发清思”,或“有世外之想”,当是自然而然的。
5 追求审美意境
在天人合一统摄下,中国传统审美强调审美中物我的交融与同一,而意境就是物我交融与同一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国传统美学中最有民族特色的范畴。
最早明确提出“意境”概念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他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日情境,三曰意境”。
这里,关键是对“境”的认识。晚于王昌龄的另一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境”作了明确的规定,认为“境生于象外”(《董氏武陵集记》)。其后的唐代诗论家司空图对“境生于象外”作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进一步说明(《与极甫书》)。也就是说,“境”是在情感的推动下,通过想象超越具体物象而创构的虚实结合、含蓄隽永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我们可以说,“意境”是意与境相融合的一种空灵的审美状态。这“意”是带有理性的思想和强烈的审美情感,这“境”是虚实相生的审美意象的“境”,它从时间和空间都超越了物象自身,而形成一个时空无限的结构。其最终是从意境中感悟宇宙与生命的本原与启示。这也是苏东坡在《怪石供》中所说的“虽有巧者以意绘画有所不及,”阮氏父子在《石画记》中以历代名家古画诠释大理石画时的将天成看作人为的意境品鉴。
意境的感受,一是人已忘情于石中。这就是《素园石谱》作者林有麟所说的“雨深苔屋,风入棱波,哀玉自奏,一编隐几,莞尔不言,一洗人间肉飞丝语境界”。这是一种微笑不语,完全摆脱了人间歌舞喧嚣的境界。
意境的另一种感受是赏石悟道。这皆因林有麟所言“石犹近于禅”之故。这是忘情于石之后的理性沉思,是对人生和宇宙的哲学思考。王猩酋在《雨花石子记》卷五中对一形如“雨石水泡”的雨花石赋诗曰:“泡影精圆万斛珠,倏然为有倏然无。眼光看破人世间,焉用烦忧与快娱”,颇有万象皆空、随缘自适的人生感悟。
意境的感悟常常是恍惚的、跳跃的、多重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难以言表,又必须言表,这就形成了我国传统赏石文化中最具民族特征的赋文以美,或以命题、或以诗赋的形式来表达。
6 结 语
在天人合一世界观统摄下的赏石品鉴认识论,从物质层面看,一是以自然为美,二是以奇为美,三是以小观大。从意识层面看,一是以石比德,二是追求审美意感受。这五个方面是一个历史的发展和形成过程。
大致说来,以宋代《云林石谱》为标志,人们实现了对观赏石自然美形、质、色、纹、润、声的品鉴;以明代《素园石谱》为标志,实现了对观赏石艺术美命题、赋文的品鉴;以民国《万石斋灵岩石谱》为标志,实现了对观赏石评定三等九品的品鉴。而这些,正是当代赏石品鉴可借用、可化用、可创用的宝贵精神财富。吾辈当在汲纳与传承中,发扬光大!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5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