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敬敷:从潦河石到陈炉石的受热捧看审美趣味的变化(三)

奇而美的自然形式是好石者永远的追求

人之为人,是人有自觉性和与生俱有的好奇心,所以,总是不断地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这种探索体现在好石者身上,就是对奇石自然美形式的不断追求。但是,只有奇而美的自然形式的石头,才能由“自在之物”经过人的撷取而转化为“为人之物”。

  • 从历史上宋徽宗情钟巧石说起

宋徽宗时代的庄绰(1079~约1149)在其所著《鸡肋篇》中写道“上皇始爱灵璧石,既而嫌其止一面,遂远取太湖,然太湖石粗而太大,后又撅于衢州之常山县南私村,其石皆峰岩青润,可置几案,号为巧石。乃以大者叠为山岭,上设殿亭。所用既广、取之不绝,舳舮相衔”。

这是一则颇为典型的对具有奇而美自然形式的新石种追求的事例。宋徽宗喜爱造型石,因其审美趣味的改变,由一面可观岩型为主的灵璧石到四面可观的峰型为主的太湖石;又由石质较粗的太湖石到石质清润的巧石。宋徽宗不愧为赏石大家,之所以看重巧石,在于巧石自然形式更美,更奇,变化更大。巧石兼有灵璧太湖之长,有岩有峰;又有大有小,而且石质清润;在用途上既可为供石于几案,又可叠造假山于园林。

正是这种出于对自然美的追求,从历代赏石文献上看,近3000年前战国时期成书的《山海经》中所记述的用于观赏的石品已经达到了21种之多,较成书约4000年前的《尚书·禹贡》的仅仅3种,增加了许多倍。到了宋代林有麟的《云林石谱》时,所载的观赏为主的石品名则达到了100多种。到了中国观赏石协会主编的《中国观赏石资源分布指南》时的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大中小型观赏石品种已高达千余种。”现在对新石种的追求,已由国内拓展到海外。一些传统的老石种也常因新亚种的出现而焕发青春,如灵璧石、大理石的异色,松花石的异质的发现等。人们对赏石审美的追求,永远都在路上!

  • 热门新石种产生的必要条件

在石界,年年都有新石种被发现,但能不能成为如潦河石陈炉石那样受到普遍的追捧,却值得考究。笔者认为,热门新石种的产生,其必要条件在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形式要美。不论是造型还是图纹,不论是具象、意象还是抽象,前提在于形式。或者在色彩、纹理、造型的统一之中有变化,不单调呆板;或者在色彩、纹理、造型的变化之中有统一,不杂乱无序。形式美,一言以蔽之,和谐也。

二是美的形式要奇。这个“奇”要三个方面,第一,与其它石种相比,有独特之处,潦河石的凸纹焦墨,陈炉石的珠润滴墨即是。第二,石种的个体间差异大,变化万千,不至于因屡见的相似相近而引起审美疲劳,这一点甚为重要。比如,“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枫叶的确美,但若将片片相似的霜叶一一看去,便渐渐失去了审美的兴趣。第三,若石种的形质色纹给人的综合体验的“韵”,或如潦河石、陈炉石那样引发怀旧思古之幽情;或因抽象为主而能引发每个观赏者各取所需、各有所感的思绪;或如一些纹理独特或造型变幻的奇石,可远观近赏细品而耐看,等等。

三是有相当大的数量和较高的精品比例。没有较大的数量,形成不了大的市场气候;没有较多的精品亮眼,也达不到热捧的程度。

四是有较大的价格档次。潦河石、陈炉石之所以受到热捧,与其高、中、低档皆有的价位不无关系。一下手就买最高档次奇石的藏家当然有,而循着由低到高的渐进路线而行者居多。

五是有品牌效应。潦河石、陈炉石的频繁上刊,上线,参展,参评,打造出了名石的品牌,其结果,不但趋之者众,卖得多;而且带来了品牌的溢价效应,卖得好。

  • 夜郎古铜石能成为下一个陈炉石吗

李白有诗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就在这昔日夜郎古国的贵州安顺一带,出产一种因皮色酷似古代青铜器而得名的古铜石,其产状有土埋、山产、水石之分;其色泽有红铜、紫铜、青铜、黄铜之别。

雷敬敷:从潦河石到陈炉石的受热捧看审美趣味的变化(三)

图9 颜震藏

初识夜郎古铜石,是在展会上为其马牙状的造型所倾倒(图9),甚为奇特。细究之后,才知其自然形式变异之大;有造型者,如獠牙,如洞窟,如佛龛,如龟身(图10),如台座,如山岭,难以尽诉;有图纹者,在凹凸迴旋,纵横分割之中,相嵌着繁复多变的铆钉、掐丝、水涡、鼓钉、泉眼等,或单呈,或组合,千变万化。更有与古代青铜器凸纹意象相合的云雷纹、饕餮纹、万字纹等。

雷敬敷:从潦河石到陈炉石的受热捧看审美趣味的变化(三)

图10 肖名芄藏

古铜石还有一大特色是在把玩之中的包浆显现。清洗后的古铜石或用净手,或以棉布、毛毡反复摩挲擦拭后,即会渐渐变得老熟可人,古韵灿然。在其幽光隐约之中,如坐对古之谦谦君子,晨辉夕照,温馨和煦……

雷敬敷:从潦河石到陈炉石的受热捧看审美趣味的变化(三)

图11刘昌沛藏

图11的古铜石,其三分之一的上部呈折叠状,润滑的黑褐色石皮,与三分之二的下部的黄棕色哑光成为色泽与肌里的明显对比。有意思的是上部的一络色泽和肌里与下部的凹凸纹里相同的“饰带”,让石体的上下部份因其“沟通”而更显谐和。至于下部那如流淌状的凹凸纹理则在内敛中又显得茫然迷离……

雷敬敷:从潦河石到陈炉石的受热捧看审美趣味的变化(三)

图12 肖名芄藏

图12的古铜石的块状的梯形面上由纵横的凹凸纹分割成了大小不等的4个块面,其中左侧的两块和右下的一块又呈上下两个台面,最下部的灰绿色麻面与相对光滑的上台面映衬得跌宕有致。而那些大小不等,散置于棕色上台面的黑褐色的“泉眼”和曲形的凸纹更让四大块面灵动了起来。形成一种交响般的和声之美。这一个画面上的三个层次起伏,特别耐人寻味。

夜郎古铜石不但极具抽象的形式美,而且美的形式奇,个体之间的差异大,又涵古色古香,有相当大的数量和较大的精品率和价格档次差异,只要在品牌打造上再下功夫,笔者认为成为陈炉石之后秀,极有可能。

审美兴趣的变化是审美实践发展的必然规律。回归传统,是以敬祖为特征,以炎黄子孙为自豪,以天人合一为理念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吐故纳新、继往开来方面的独特优势。此如潦河石、陈炉石,或许还有古铜石走红之所以然。

赏石向抽象审美的拓展,让自然美就是形式美的本质得以显现,“天造奇石”的“初心”也正在于此吧。而由此,“人赋秒意”的主观能动,包括对潦河石、陈炉石,或者还有古铜石的解读等等,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5058.html/

(0)
上一篇 2018年4月11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8年4月13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