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事,作为四般雅事之一,所用的香器具必择精雅。宋代以前多用带盖的熏炉,自宋代后由于煎香、爇香的流行,敞口的香炉配香盒逐渐成为了常见的搭配。当时仆人负责埋炭压灰,主人只需将香丸放上即可出香。到了明代,增加了插放香押、香箸的香瓶,炉瓶三事成为了固定搭配,便于文人仕女自己司香。这种事必躬亲的态度,也说明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要求进一步的精致化。
香具既备,而香炉陈设、位置之法,也是决定焚香之境品第高下的关键,而晚明苏州文人文震亨无疑是此中高手。《长物志》中有对书斋置炉的描写:“于日坐几上,置倭台几,方大者一,上置炉一,香盒大者一,置生熟香,小者二,置沉香香饼之类,箸瓶一。斋中不可用二炉,不可置于挨画桌上,及瓶盒对列。夏月宜用瓷炉,冬月用铜炉。”一斋不用二炉,炉瓶三事置于案上几上成为一个组合,但不能瓶盒对列一线,将其放置在专供陈设用的壁桌天然几等为佳,案上几不可置于画桌以碍书画写作……这些都是明代文人对于香具陈设的规范。
然而陈设之法因地制宜,故小室,又是另一种要求:“几榻俱不宜多置,但取古制狭边书几一,置于中,上设笔砚、香合、薰炉之属,俱小而雅。别设石小几一,以置茗瓯茶具;小榻一,以供偃卧趺坐。不必挂画,或置古奇石,或以小佛橱供镏金小佛于上亦可。”小房间内几榻宜少方显空旷,一几一榻足见风致,也可适当增加一些小型家具以供他用。
书几上置炉也贵小而精,不必设案上几甚至香瓶。且小室香气不易散,最宜焚香,书写阅读时可焚香以提神,小倦偃卧于榻上另焚安神之香,得幽居之乐。这样的陈设观念与现代主义设计的“少即是多”不谋而合,因此于现代空间中陈设香炉也不必拘泥于定法。
巧生炉与文震亨同出苏州,作为当代新铜炉的代表,巧生炉第四代传承人陈冠丞在传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制了众多新的炉形,与现代居家空间相得益彰,可称今世之风雅。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文人空间):香炉陈设之美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4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