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接千古,自与尘疏

思接千古,自与尘疏
昔日的中国人虽然看重权力和财富,但他们内心深处,更加看重文字的力量。秦权汉简毛公鼎,甲骨石经散氏盘,这些文字的物证,在文人眼中被视作天地肝胆。上面镂刻着承载华夏文明的方块汉字,文人将之化身纸宣,传拓临摹,观题钤盖,开启一段新的文化生命流转。这代代相续的艺术传承行旅,便成了中国士大夫和文人至高无上的文化礼仪。
思接千古,自与尘疏
当王双强先生在异乡第一次见到“黑老虎”拓片的时候,他一下子想起了家乡黑白分明的天空,宁静又纯粹。拓片之美在于它的若隐若现,处于黑白虚实之间,绰约又神秘。它们唤起的不仅是王先生对故乡的乡愁,更是对华夏文明历史的乡愁。 
思接千古,自与尘疏
继畅销书《老虎来了》之后,王双强先生又带来了他的第二本金石清赏美学著作——《又见老虎》。新书中收录了诸多古代名器拓片,如散氏盘全形拓、毛公鼎全形拓、小克鼎全形拓、秦石权全形拓、琅琊台石刻、秘阁帖残本、吴大澂题杂拓四条屏等,件件经典,蔚为大观。书中珍贵拓片,乃晚清金石名家所藏、所考、所题,如翁同龢、吴大澂、黄士陵、郑文焯、端方、王福厂等,均为金石文化的引领者,水准不凡,可资赏鉴。
思接千古,自与尘疏
01 
/
养心殿御赐散氏盘全形拓
 
思接千古,自与尘疏
晚清时期,金石学大兴,贵胄皇亲和重臣大吏对金石器物纷纷竞相购藏,传拓记赠,成一时风尚。圆明园大火之后,存放在库房里的西周三大青铜器之一的散氏盘,竟然安然无恙。宣统帝采纳近臣建议,请当时最负盛名的全形拓拓工周希丁,率一众高手,耗时数月,制成数十份拓本,并分赐近臣。到目前留存面世仅存的不超过5本。
 
作为一件青铜重器,散氏盘本来就是江山社稷的象征。晚清风雨飘摇,宣统帝将散氏盘全形拓分赐近臣的举动,更像是颇具文化仪式感的告别礼。要知道,满清帝国从东北边陲的小部落起家,几代人励精图治,方从汉族精英手中摘走江山,入主汉室。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方面,满清建树颇丰,无愧华夏,在历经中华文化的浸淫洗礼之后,他们也完成了从勇猛精进到温柔敦厚的文化升华。《养心殿御赐散氏盘全形拓》便是这种升华最好的见证。
 
 
 
02
/
小克鼎全形拓
 
思接千古,自与尘疏
小克鼎的主人克氏家族是西周孝王时期的大贵族,克曾担任过周孝王王室的重要职务膳夫,并且负责向下传达周天子的命令。正是由于克的祖父师华父辅佐周王室管理国家建立功勋,才赢得周天子铭记师华父的伟绩,从而不忘提拔其孙克为膳夫。克为了不忘周天子对自己的恩赐,不忘记祖父对家族的荫庇,遂铸鼎7只以为纪念。
 
7只小克鼎大小不一, 造型雄浑厚重,花纹粗犷流畅,鼎耳上饰三头夔纹,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一改商代及西周早期青铜纹饰以威严神秘、狰狞可怖的兽面纹为主的格局,运用波曲纹的带状纹样,使观赏者产生一种韵律感,相比早期青铜器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审美体系,可谓西周重器。目前7个小克鼎分别散藏于4个中国博物馆和3个日本的博物馆。书中收录《匋斋旧藏小克鼎全形拓》最初为晚清金石名家端方所藏。根据大小推测原器应该是上海博物馆馆藏小克鼎,也是最大的一个小克鼎。
 
 
 
03
/
秦石权全形拓
 
思接千古,自与尘疏
《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权就是悬挂在秤杆之上的砝码和或秤砣。秦权就是秦始皇诏书颁布统一度量衡所用之标准器。天下一统的秦权既昭示着帝国集权的威严,也具有警示后世公平交易的普世价值。二千年后,清末大收藏家端方得到两把秦权,大喜过望,立即邀请好友郑孝胥、宝熙、费念慈、梁鼎芬、易顺鼎等名硕大儒来聚品观,而后吴大澂、刘心源、罗振玉等金石名家对秦权量诏版或赏玩收藏,或研究著录,成为金石圈的大事,而以秦权临摹创作的名家更是不可胜计,诸如黄士陵、吴大澂、吴昌硕、齐白石、罗复堪、梁启超、吴湖帆、马公愚、朱复戡等都有涉猎。
 
权知轻重,度知长短。大秦之物,四平八稳、大方端雅,尽显王者风范,不怒自威。上刻铭文清朗瘦劲,今人观之,仍觉坚贞苍残。上承甲骨刀刻之遗韵,下启隶楷刻辞之线质,布局质朴率直,凝练生动,纵有行,横无格,字体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生动古拙。吴昌硕说:秦诏权量,用笔险劲,奇气横溢,汉人之切玉印胎息于斯。齐白石谓:最后喜秦权,纵横平直,一任自然,又一大变。观此拓片,时隔二千年,仿佛仍能见到秦皇雄霸天下的开阔与自信。
 
 
 
04
/
王福厂题毛公鼎全形拓
 
思接千古,自与尘疏
毛公鼎是西周重器。据上刻铭文记载,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在现存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晚清出土后,从古董商辗转流传于陈介祺、端方、叶恭绰、陈永仁之手,最后被国民政府带到台北,现在是台北故宫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放在商周青铜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是永不更换的展品。
 
毛公鼎的铭文作为西周晚期金文的典范之作,铭文的笔法圆润精严,线条浑凝拙朴,表现出上古书法的典型风范和一种理性的审美趋尚,体势显示出大篆书体高度成熟的结字风貌,瘦劲修长,不促不懈,仪态万千。章法纵横宽松疏朗,错落有致顺乎自然而无做作,呈现出一派天真烂漫的艺术意趣。书中收录的毛公鼎全形拓是由当时金石器物印谱钤拓第一人王秀仁手拓,上有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厂的题耑与跋注,和赵叔孺的审定钤盖。
 
 
 
05
/
民国群贤跋金城持赠辜鸿铭教鞭全形拓
 
思接千古,自与尘疏
金城,又名拱北,为民国画坛领袖,在民国总理徐世昌的支持下,成立了湖社画会,并担任会长。根据铭文,此教鞭为1922年金城题铭,并持赠时任北大教授的辜鸿铭,做此全形拓,以资影存。20多年后,金开藩怀念先父,取出父亲的遗拓,睹物思人,并敬题钤印。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遗拓在当时文化圈瞬间炸开了锅。溥心畬、梅兰芳、陈少梅、曹汝霖、管平湖、寿石工、汤涤、时慧宝、惠孝同、陈缘督、吴熙曾、碧湖、吴郁、孙菊生等当时众多文化名人纷纷题字钤印。
 
《民国群贤跋金城持赠辜鸿铭教鞭全形拓》是一件传拓艺术品,也可以看做是一条带有多人留言评论的朋友圈消息。这条消息涉及到的17位名人涵盖了当时政界、教育、书画、戏剧、古琴等众多领域名流。上面的16段题跋、书写、钤盖、排布皆见功力,且字字深情,文采斐然,任取一段都是上乘的诗书佳作,放在一起更是花团锦簇,给象征师表的师鞭全形拓以众星捧月的礼敬,让我们看到一个时代文人的群体修为。正是这样的文化担当让汉字结出中华文明的永恒果实。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文人空间):思接千古,自与尘疏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4749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28日 上午8:30
下一篇 2020年8月31日 下午1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