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石中,以人物为上,所谓万物人为尊。人物之中,自然以吉祥向善的为上,包括仙道佛僧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各色人物。石头,本来就有寿石之意。寿星又是长寿的神仙。所谓世间诸福,惟寿为先。这也是寿星石更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原因吧。
新疆蛋白石“南极仙翁”
这方“南极仙翁”(连座长46公分,宽19公分,高35公分),是新疆蛋白石中的人物石,体量不小,主题讨巧。整个身体,比例协调,头部特征明显,眼鼻嘴部细节具体可见,目光似乎显得格外慈祥,神情甚至有点萌,尤其是高高的额头,饱满圆润,有点夸张,类似的寿星特征在艺术家们笔下也是经常可见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方赏石的演示布局也是可圈可点,制座名家秦石轩精心设计,一棵松树,一只仙鹤,一拄龙头拐杖,恰到好处地将人物置身于特定的环境氛围,给人以祥和之感,与赏石相得益彰,提升了赏石的气场。
新疆蛋白石“南极仙翁”局部
新疆奇石资源十分丰富,也是优质宝玉石的产地。蛋白石主产于哈密地区的戈壁滩,属于玉髓质地,有白色、红色、紫青色、乳黄色、青灰色,以乳白色最为多见,肌理变化丰富,常见弹窝状肌理、鼓包以及网纹状皱褶,质如白瓷,细腻紧密,蜡面光泽,呈胶质半透明状,佳者可以琢制工艺雕件。地表石外皮常有灰黑、灰褐等锈色。一般体量不大,以手玩石居多,出象形主题的颇为少见。
寿星最早是指一星宿(福星、禄星也相似),与古代天象有关。一说寿星是指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头二宿,即角、亢二宿,如《尔雅·释天》云:“寿星,角、亢也。”因其列众星之长,所以称寿星;一说寿星为西宫的南极老人星(又名老人星)。《史记·天官书》载:“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老人星实际上是南方天空出现的一颗光度较亮的星,所以称南极星。因为此星不常得见(常出现于春分和秋分),古人以见此星为吉兆,从秦汉到唐宋都有祭祀老人星之俗。
新疆蛋白石“南极仙翁”局部肌理
南极老人星最初被视为掌国运兴衰的神灵,后来被引申为主人寿长短的神灵。唐代司马贞在《<史记·封禅书>索隐》中称:“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也。”寿星之称,至少在唐代还是星宿之名,如诗人李频在其《府试老人星见》诗中称:“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海内逢康日,天边见寿星。临空遥的的,竟晓独荧荧。……”到了宋代,寿星才逐渐演绎成为一位世俗神仙。如辛弃疾作词《鹊桥仙·为人庆八十席上戏作》,就提到了老人的寿星模样:“朱颜晕酒,方瞳点漆,闲傍松边倚杖。不须更展画图看,自是个、寿星模样。今朝盛事,一杯深劝,更把新词齐唱。人间八十最风流,长帖在、儿儿额上。”
近代画家陈少梅《南极仙翁》
寿星一般都是高额头大耳朵短身躯,明代画家唐寅作有咏寿星诗,其中写道:“三尺形躯身首半,过头柱杖挂丹经”,形象地描述了寿星的夸张身躯。至于寿星为何都是高额头,据说这与古代养生术营造的长寿意象相关,比如仙鹤的头部就高高隆起。其实,像寿星一样额头高的人,一般会比较聪明,因为颅脑发育会较好。所以,一般额头高者被认为有寿者相。另外,(龙头)拄杖似乎也是寿星的“标配”,这大概是缘于东汉时,每到仲秋之月,凡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被授予拄杖,同时祭祀老人星于老人庙。由于当时祭祀老人星与敬老授杖活动结合在一起,所以后来寿星便自然而然被配以拄杖了。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4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