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玩石人都是由新手起步,但是有的人成为了敝帚自珍的王婆,有的被动消失在赏石长河中,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成为赏石大家。
什么是赏石大家呢?简而言之,就是不仅要有精妙的藏石,还要能够对赏石文化的发展规律、实践创作等说得出道理。且这道理,非是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见解、看法和想法。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那么,成为赏石大家需要经历什么呢?笔者以为需分为四层境界来进行修炼。
第一层:肯用心才能形成主见。
中国赏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繁荣和发展,赏石文化形成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赏石文化的思想和理念。但是,百花齐放、繁荣发展的同时,当今赏石界却出现了一种只抓皮毛,不抓精神的倾向。
观赏石需要灵魂。没有灵魂的观赏石,那就只是一个死物。什么是石头的灵魂呢?石头的灵魂,即是我们赋予石头的“主见”。只有我们对石头用心思,勤思考,才会形成主见,我们的藏石也才会有灵魂。当然也许我们的主见是浅薄的,但也还是由我们自己得出,它也就有可能自成一家之言。
第二层:有主见更能发现问题。
我们有了自己的主见,才能守住内心深处的纯真和本心,才会发现与其他玩石人的不同,才会发现种种赏石鉴赏理念之间的冲突、种种赏石创作技法之间的矛盾。发现不同就是要学着认识不同。
没有主见的人并不是肚子里没有想法,脑子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主见。他们看每一种讲法都觉得有道理,但又都觉得有待商榷,他们在种种理念和技法中游移不定。
我们要知道必须先有主见,而后才能发现相同与不同,于是才能寻求深层次的解答。如果没有主见,又怎么能发现不同,那么寻求解答更是无从谈起。只有先形成主见,才能发现其他赏石鉴赏理念、赏石创作技法与自己的不同,这样才能促使我们进一步上下求索。
第三层:探索不同,主见才能形成理论。
历代先贤的赏石理念,当代石人的赏石言论,我们皆可发现与我们的主见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处,我们要融汇贯通。不同处,我们要了解为什么不同。尤其是遇到不同的理念言论,我们要想方设法了解其中的道理,探求缘由。这样才能辨察愈密,追究愈深,而后逐渐形成系统的理论。
但这要怎么才能做到呢?一是要寻求书籍知识的积累,二是要多看他人的创作实例,三是要到实践创作中探索。随着这三方面的逐渐积累,逐渐探索,我们才能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局限和不足,我们的思想见地才会有所长进,才会逐步由主见形成理论。
第四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赏石不仅要有理论研究,还要有实践创作。我们自己摸索出的理论还需要在实践中运用,也只有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才算是有意义的理论。
“路漫漫其修远兮”,理论和实践是个不断提升和深化的过程。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也没有可以故步自封的创作。只有理论和实践逐步提升和深化,才有可能成为赏石大家。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宝藏杂志):赏石修炼的四层境界。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37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