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发现最美的我们。 2020年4月10日 上午8:59 • 静聆石语 • 阅读 1375 自古以来,观赏石便是文人雅士所钟爱的藏品。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厅无右不华,居无石不安。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从古至今赏石人所共同掌握的线索,这种对上苍造物之奇的敬畏之心,连接了数千年赏石人的魂魄。 殊途同归 | 灵璧石 石性沉静,不随波逐流。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无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还是大荒山青埂峰顽石化成的贾宝玉,都具备石头的性格,不向世俗强权低头,有着石头般的坚韧性格。 动情 | 大化石 收藏界有人热衷名车、名表带来的显赫与奢华,而赏石人追求的却并非这些。赏石人追求的是文化修养,更是胸襟与气魄。千百年来,文人骚客热衷于赏石,更热衷于挖掘石文化。 “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这是一种豁达清朗的心境。赏石是一种内敛的自我修炼,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这就是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精深理念。 宝盒 | 冰彩玛瑙 我们发现赏石之美,其实发现的是我们自己。一双犀利的慧眼背后,定是汗牛充栋的学识。我们赏石,不能只停留在石头本身质地、产地、特点等层面上,更应该用文化内涵来丰富自己的赏玩理念。 洞天福地 | 摩尔石 不少石友在得到一块石头后,左右观瞻不得其解,似乎有所悟却又感到无从下手,于是便要千里迢迢寻师访友为其命题,在不同人的不同见解下左右摇摆,难以取舍。殊不知这样玩石头,终归缺乏了与石头本身的交流,只因为自己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便错失了与一块灵石的精神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秋思 | 长江石 我们往往善于发掘石头的“形”,却忘记了寻找石头的“韵”与“魂”。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文化、艺术见解来武装我们的双眼。 舒卷时空 | 来宾卷纹石 观赏石是大自然的缩影,它所表现出的意象丰富多彩,早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空间。达·芬奇幼年时期有一次在山里迷了路,走到一个漆黑的山洞前。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达·芬奇说:“我突然产生了两种情趣——害怕和渴望。”他害怕的是这深邃的洞穴望不到底,渴望的却是向着未知的领域进行探索。 平原秋色 | 大化石 观赏石的深邃宛如达·芬奇途遇的山洞,每个赏石人站在这样一个洞穴前都难免为之动容。对于一方石头来说,我们也许只是它亿万年生命中的一个过客。正如同百达翡丽广告语中所说:“没有人能拥有百达翡丽,只不过为下一代保管而已。”一方石头,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象征着什么,又在表现什么,似乎是个无穷无尽的谜。 自在石 | 灵璧石 但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积累智慧与学识,相信就会更加接近观赏石的本质——并非是地质成因,而是念念不忘的千古回响。 雄关古道 | 摩尔石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宝藏杂志)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36546.html/ 宝藏奇石观赏石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0 0 生成海报 张卫:打通石文化传播最后一公里 上一篇 2020年4月9日 上午10:00 【谈古说今】名家楹联识石事(二) 下一篇 2020年4月11日 上午8:05 相关推荐 好石头都去哪儿了? 2018年5月23日 1.9K000 市场风向 日本赏石布局之水盆(一) 2020年7月3日 1.9K000 赏石百科 东阳大妈进皇城—记第六届5.8展会·名家名石邀请展 2018年5月9日 2.6K010 名家说石 【大事件】王先成当选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 2018年7月23日 2.7K030 石界头条 李隐龙:不忘初心,奇石不是被任意包装打扮的商业模特(一) 2018年6月4日 2.2K010 名家说石 且说打磨类画面石的鉴赏与评判 2018年6月27日 3.6K020 玩石技法 发表回复 请登录后评论...登录后才能评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