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写意“拜石”

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国艺术品拍卖诞生了全球最高纪录,保利秋拍会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以9.315亿元成交,打破了以往中国画的所有纪录。这也意味着齐白石成为了第一位作品价格超过1亿美元的中国艺术家。一时间,朋友圈刷屏了。

俞莹:齐白石写意“拜石”

保利2017秋拍会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上海预展现场

说来也巧,这两天在朋友微信上看到一则“1960年,在美国的那场齐白石作品展”(内容节选自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书画在日本:关西百年鉴藏纪录》一书),其中有不少珍贵图照。那场在美国首次举办的齐白石作品展,主人公是日本人须磨弥吉郎,他既是外交官,又是收藏家,二三十年代在华期间曾大量购藏中国近现代绘画,是齐白石作品的重要藏家和推手,他认为齐白石“山水画在运用接近原色色彩的这一点上,具有印象派的作风,但骨子里却未舍弃宋元画风,是如假包换的中国作品。”盛赞齐白石是“东方的塞尚”。“须磨收藏齐白石作品展”,1960年3月在日本东京桥白木屋举行,5月移师美国加州旧金山M.H. de Young纪念馆举行,并出版了同名画册,其中收入作品百余幅,大部分作品得自齐白石本人。

俞莹:齐白石写意“拜石”

须磨弥吉郎在“齐白石展”会场

其实,我更关注的是,当年须磨在展览现场的照片中,出现了齐白石的一幅《拜石图》。这是一幅颠覆了以往任何同类画作主题的作品,也不同于画家以往此类画作的布局。常见画家笔下的拜石图,是一位古代官员的背影,手持朝笏,屈膝而拜,那方石头更像是一堵石墙,几笔带过,丝毫不见瘦丑之态。此幅画面,更是简化到了极致,上面不见人物,只有官帽一顶,朝笏一块,石头也是寥寥几笔带过,题款“拜石。寄萍堂上老人四百五十甲子时制。”这是齐白石一种独特纪年方式,大致是在73岁时所作,当时为1937年。右下方有两方闲章“百树梨花主人”、“寻思百计不如闲”,左下方则是须磨的鉴藏印“昇龙山人”。这也是我所见到的最“写意”的拜石图了。

俞莹:齐白石写意“拜石”

齐白石人物册页之拜石与玩砚

俞莹:齐白石写意“拜石”

齐白石《拜石图》

此幅《拜石图》,后来似乎曾经流入台湾,收录于台北艺术图画公司1980年出版的《齐白石画集》。后来上拍于香港佳士得2006年春季拍卖会,估价15-20万港元,最后以672000港元成交。台湾美术史学者李霖灿曾对此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将它收录所撰《中国美术史讲座》一书,认为齐白石的《拜石图》,“可说是开现代水墨画之先河;其意境之空灵,令人悦服。”

齐白石很多作品题材多有重复创作,包括“拜石”,唯有这幅似乎未见他作。而且,这幅作品虽然描绘的是人物画中的常见题材,这个题材至少在明代就已盛行,陈洪绶就画有多幅米芾拜石图,但是,似乎还没有人想到过拜石图可以不出现(米芾)人物形象的。这也是画家的过人之处。包括拜石的笔墨草草,也是一种大写意手法。值得一提的是,齐白石似乎没有单独画过石,即使在山水画表现山石时,也少见皴法(偶见雨点皴),都是以勾勒加泼墨的画法,粗拙简略,不同于大多数画家。

俞莹:齐白石写意“拜石”

北京保利2017秋拍会拍品齐白石《湖山秋色》,约作于1922年,题跋写道:“余重来京师作画甚多。初不作山水,为友人始画四小屏。”

有意思的是,同样是须磨弥吉郎收藏的齐白石创作于同年的画作《放牛》(上拍于北京匡时2015年春拍会,以2013万元成交),画作中只见桃花、板凳和一根牛缰绳,丝毫不见牛和牧童的踪影,但却给人以联想和回味,观后不禁会心一笑。这与《拜石图》的表现手法可谓异曲同工。

俞莹:齐白石写意“拜石”

齐白石《放牛》

其实,这种欲扬先抑、含蓄简明的艺术表现手法,就像文学创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一样,古已有之。如南宋宫廷画院出题考画师,有“深山藏古寺”题,一位高明画家画的便是山中小溪旁,一小和尚正在担水的画面。画中虽无古寺,但通过这个人物自然可以产生合理想象。由此看来,齐白石的巧思妙想也是不让古人,无愧其近现代画坛大师盛名。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36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8年1月7日 下午10:15
下一篇 2018年1月7日 下午10: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