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说今】苏州园林辨故实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关于苏州古典园林的赏析解读,早已汗牛充栋,举不胜举。不过,有关苏州园林故实梳理辨别的论著似乎还不多见,以至于不少园林的兴废变迁,如今还是雾里看花。好在有几位笔者熟悉的苏州文友,近些年来钻故纸堆,坐冷板凳,潜心发掘有关史实,揭示已经消逝了的园林的风景和人物,善莫大焉。先是有魏嘉瓒《苏州古典园林史》煌煌大作(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11月版),再是有蒋晖的《园林卷子》(古吴轩出版社2016年3月版),最新的则是王稼句的《读园小集》(古吴轩出版社2020年1月版)。   

【谈古说今】苏州园林辨故实

苏州留园一景

《读园小集》是以苏州园林为主题的一部散文集,着重于历史考证,许多是园林史中的未见之点,有的则是纠正了以往的一些误读。这些精到工夫,非“老苏州”不能细辨。

【谈古说今】苏州园林辨故实

王稼句《读园小集》书影

园无石不秀。说起园林置石的发端和名石,苏州园林最是绕不过去的。如史载首例苏州私人园林的,就是东晋名士顾辟疆(疆,一作彊)的辟疆园,以修竹怪石闻名,这是历史上最早最有名的一座私家园林,也成为后世名园的借称和象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中就记载了王献之游辟疆园的情景,唐代“茶圣”陆羽有“辟疆旧林间,怪石纷相向”(《玩月》)之诗句。不过,辟疆园究竟原址何处,也是众说纷纭。《遥记辟疆园》一文对此作了详细解析,结论是“仍在虚无缥缈之中”。

【谈古说今】苏州园林辨故实

清代同治年间《苏州府志》有关顾辟疆园的记载

不过,作者考证辟疆园并非是苏州最早的私家园林,西晋富豪石崇在苏州石湖(太湖支流)所建园墅,比起顾辟疆的辟疆园至少要早五十年。石湖之名,也是因石崇而得。但石湖名声大噪,应该还是在南宋,当时苏州籍文学家范成大致仕退居于此,修筑“石湖别墅”,宋孝宗亲书“石湖”二字以赐,范成大因自号石湖居士,著有《石湖大全集》、《石湖诗集》、《石湖词》等。

【谈古说今】苏州园林辨故实

苏州石湖景色

范成大素有“田园诗人”的美誉,也有石癖,写有太湖石《烟江叠嶂》、灵璧石《小峨眉》、英石《天柱峰》等咏石诗。范成大另著有《太湖石志》,为介绍苏州太湖石产出状况的专述,此文系最早辑录于明末陶珽增补刊刻的《说郛》(宛委山堂本),有人考辨为伪托之作。不过,范成大编有《吴郡志》,其中有太湖石产出的详细介绍(卷二十九·土物)。

【谈古说今】苏州园林辨故实

北齐杨子华《北齐校书图》范成大题跋

清初诗人沈朝初,在《忆江南·春游名胜》词中写道:“苏州好,城里半园亭。几片太湖堆崒嵂,一篙新涨接沙汀,山水自清灵。”苏州古典园林之中,太湖石立峰与假山是尤为突出的亮点和特色。

著名如瑞云峰,明代曾置于东园(今址留园),清代乾隆年间移置苏州织造府西花园(今为苏州十中),曾被明代文学家袁宏道誉为“妍巧甲于江南”、民国年间建筑学家童寯称为“江南三大名石”之首、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谈古说今】苏州园林辨故实

“瑞云峰”是“江南三大名石”之“透”的代表

有关瑞云峰的传奇经历,也是颇多记载。《瑞云峰故事》一文中写道:“瑞云峰虽为不祥之物,但它失而复得、峰盘相合的离奇故事,流播久远,也附会到其他园林的峰石上,以增添传奇,如晚明松江顾正心熙园中一石,就是如此。”并引用了清初张宝臣《熙园记》、叶梦珠《阅世编》的有关记载。

【谈古说今】苏州园林辨故实

“瑞云峰”之石峰和底盘十分相合

明代松江熙园这方“高十丈许,四面玲珑”的巨石,又称“万斛峰”,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顾正心以五千石大米购买此峰,二斛合一石,五千石即为一万斛,故称,当时也是一笔巨款。

顾正心万历年间任光禄丞,熙园地广百亩,有四美亭、听莺桥、芝运堂、五溪洞、小秦淮等景点,名人咏题甚多。顾正心的弟弟顾正谊,当时官中书舍人,以诗画闻名,晚年在松江筑有濯锦园(又称北园),规模比起熙园要小一半,有敞闲堂、天琅阁等胜景,其中有五方形似老人的太湖石立峰“五老峰”,也是一大景点。

顾氏兄弟这两座园林,曾经被誉为松江园林之冠。明代李绍文《云间杂志》(卷下)称:“我松郡城园囿之胜,以顾氏东园、北园为冠。”但是很可惜,时过境迁,园林早已不存,只是两座园林的峰石迄今犹存,可谓园林虽毁石不朽。

【谈古说今】苏州园林辨故实

上海松江方塔园明代太湖石“五老峰”

【谈古说今】苏州园林辨故实

上海松江方塔园“五老峰”之一

濯锦园的“五老峰”,1977年迁入松江方塔园。熙园的“万斛峰”,乾隆年间被浙江巨商所购,置于杭州西湖文澜阁前水池中央,改称为“仙人峰”。文澜阁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系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仙人峰”的“宛在水中央”布局,很可能就是仿照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被移置于苏州织造府西花园内的“瑞云峰”格局。

【谈古说今】苏州园林辨故实

“仙人峰”之正面

【谈古说今】苏州园林辨故实
从“仙人峰”之背面眺望文澜阁
不过,按照记载“万斛峰”高十丈,也就是说至少有二十多米高,远高于瑞云峰(净高5.12米),如今,“仙人峰”实测不到十米,究竟是因为已有损坏——没有相关记载,还是前人用词夸张,就不得而知了。
类似尺寸记载与石峰实测不相符合的,在古代园林置石中时有所见,感觉古人对于石峰之高度可能不会特别去计较(测量),偶尔出现夸张之说辞也不足为奇。
比如,关于瑞云峰之高度,明末张岱《陶庵梦忆·花石纲遗石》记载为“高丈五”,袁宏道《园亭纪略》则称“高三丈余”,清初朱象贤《闻见偶录》则称“高二丈余”,三者说法言人人殊,按照现存实物,还是张岱之说比较靠谱。
其实,有关古石播迁之不少故事,也多是穿凿附会夸张之词,经不起推敲。还是以瑞云峰为例,清初苏州隐士徐树丕《识小录》(卷三)载,明代瑞云峰在从苏州洞庭西山舟运至浙江湖州南浔后,新主人董份(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令人以葱叶捣烂于地,使路面打滑以省人力,“凡用葱万余斤,南浔数日内葱为绝种。”这种做法是否有效暂且不论,将市场上的葱全数买断,几乎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何况是为了搬运奇石,这有点类似当初“花石纲”的做派,恐怕会激起民怨吧。
古代园林置石之中,类似上述夸张而又不着边际的说辞还有不少。如上海豫园太湖石名峰“玉玲珑”,传为花石纲漏网之物,明代正德年间归太仆寺卿储昱,安置于浦东三林塘南园。万历年间,储昱之女嫁与上海潘允亮(豫园主人四川右布政使潘允端之弟),此石被新主人舟运渡江迎至城内豫园。
【谈古说今】苏州园林辨故实
“玉玲珑”是“江南三大名石”之“漏”的代表
据野史记载,玉玲珑运石之舟在黄浦江上重演了当年瑞云峰失而复得、峰盘相合的离奇故事。运石之舟在浦西董家渡靠岸后,潘允亮因为嫌道路迂回难行,竟令人拆去了一段城墙,以便就近运石进城,后此处城墙豁口改建成小南门。这也是完全不合逻辑的,隅园主人在《上海豫园》(“山石韩”微信公众号1月18日)一文中辨之甚详。
其实,上海城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的是抵御来自东海倭寇(海盗)的侵袭,按照万历十六年(1588年)刊印的《上海县志》(卷五·城池)记载,当时城墙周长九华里,高二丈四尺,辟有6个城门,即东(朝宗门)南(跨龙门)西(仪凤门)北(晏海门)和小东门(宝带门)、小南门,小南门当时称朝阳门。可见,小南门之创建,与玉玲珑毫无关系。
历史上,很多园林名石都有传奇故事,但大多是后人追溯记忆的,很少见到有当事者的记录,其出处和播迁史缺乏连续的证据链,难免有牵强附会、以讹传讹之词。尤其是好事者往往将不少名石附会为花石纲的遗石,实际上也是攀龙附凤、过度消费。
如苏州留园镇园之宝之“冠云峰”,其身世就颇为扑朔迷离,传说为花石纲遗物,但至少明代以前历史已不可考,《冠云峰故事》一文就此作了梳理。冠云峰迄今也是江南古典园林中最高大者,高6.5米,史籍上记载,其高度有“高逾三丈”、“特立三四丈”等说,合算下来至少应该有十米高,两者并不相合。
【谈古说今】苏州园林辨故实
“冠云峰”之左侧面
不过,据记载,冠云峰原名观音峰,其上部原有顶石,呈围合状,像是妇人的风帽,帽后沿披至颈后肩际,人称其为观音兜,清代道光年间被大风吹落,所以如今看来并不十分形象。冠云与观音两字音韵相合,后来便改称为冠云峰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谈古说今】苏州园林辨故实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332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0年2月15日 上午9:24
下一篇 2020年2月16日 上午8:3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