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莹:居无石不安,赏石起源于灵物崇拜

俗话说,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厅无石不华,居无石不安。古代石头与人类结缘,最初应该与避邪和风水文化有关。如“泰山石敢当”的习俗便是一例。
俞莹:居无石不安,赏石起源于灵物崇拜
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墙壁嵌有“泰山石敢当”
俞莹:居无石不安,赏石起源于灵物崇拜
苏州街头的泰山石置景
泰山石敢当习俗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或书)“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字样,以禁压不祥。2005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山东省泰安市申报的“泰山石敢当习俗”名列其中。
泰山石敢当习俗是远古人们对灵石崇拜的遗风,属于镇物(避邪物)文化范畴。万物有灵论是原始宗教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某些岩石所具有的奇形异彩,或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都可能被古人赋予灵性。如四川羌族地区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至今还流行有白石崇拜。包括后来流行的石狮子镇宅、奠基石之仪等,可能也与石敢当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俞莹:居无石不安,赏石起源于灵物崇拜
明末·大理石雕狮子坐像,香港苏富比拍品
此外,石头在人类进化历史上立了头功和奇功,石器让人类告别了童年,所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毛泽东《贺新郎·读史》)所以,古人潜意识之中,一直对于石头抱有敬畏之心,灵石崇拜就是这种表征,米芾拜石可能多少也与此相关。
俞莹:居无石不安,赏石起源于灵物崇拜
近代王震国画《米芾拜石》
石敢当最初的意义,应该就是源自灵石崇拜,即灵石可以避邪厌殃抵挡一切。供石之置,最初应该也是带有这种遗风。也就是说,石头并不是作为玩赏的,而是作为供奉的,带有一定的象征意味。如明清两代山东地区供石流行的鲁作底座,有的只有三面工,背部不加雕饰,应该是暗示靠墙而立,这多少带有这类供奉辟邪的意味。
俞莹:居无石不安,赏石起源于灵物崇拜
清代山东鲁作底座赏石,三面工之背面(拨云轩藏)
在各地部分史前墓葬之中,都有一些砾石随葬,随葬的石块很可能被视为灵石,其目的是镇妖驱邪。当然,其中也不排斥具有观赏价值的石头,但其赏玩的意义可能并不大。如1955年在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的随葬品中,发现有随葬的几十枚雨花石子,多含在死者口中或放在陶罐里,这些距今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石,一直被认为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赏玩的雨花石实物。如果仔细推敲,可能还是属于一种灵石崇拜范畴的东西,与当年商人远祖的诞生传说有关,可视为一种图腾崇拜行为。
俞莹:居无石不安,赏石起源于灵物崇拜
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出土的雨花石
《红楼梦》中主人公贾宝玉“衔玉而诞”的那块“通灵宝玉”,书中第八回是这样描述的:“只见状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与雨花玛瑙极为相似。据南京资深雨花石藏家池澄等人考证,“通灵宝玉”应该就是雨花石。贾宝玉的“衔玉而诞”,可能也是这种南京先民(北阴阳营)习俗的遗风。
赏玩奇石的真正起源,应该是进入有文字记载时代的事了,即夏商周三代。如前些年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约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了百余件卵石(考古发掘报告称之为“美石”),有的色泽亮丽,有的质地玉化,也有的图纹美观,有的还有造型,一小部分保留了自然形态,不少在自然卵石的一面或两面进行打磨,还有的利用自然卵石切割成形。这些应该都是产于当地岷江等流域的水冲卵石,从其大部分加工处理来看,可能将其视为一种玉材更贴切一些,少部分则可能已经作为观赏石了,所谓美石为玉。这已经是进入了玉器时代了。
俞莹:居无石不安,赏石起源于灵物崇拜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内景
俞莹:居无石不安,赏石起源于灵物崇拜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美石”
也就是说,类似以色质为主要观赏点的图纹石,有可能是最早被人们赏玩的奇石。《尚书·禹贡》称青州贡“铅、松、怪石”,所谓“怪石”,《孔传》称之为“怪异好石似玉者。”颜师古注《汉书》云:“石之次玉美好者也。”——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百余件卵石(“美石”),可以视作为“怪石”。
俞莹:居无石不安,赏石起源于灵物崇拜
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卵石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赏石多为怪石、奇石之称,怪石发端最早,奇石使用最广。怪石之称,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之,奇石之称,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才出现,两者时间跨越很大。怪与奇其实意思相近,所以也统称奇怪。但两者似乎也有微妙差异。按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怪,异也。”“奇,异也。一曰不耦。”可见,奇比起怪来更显得与众不同一些。
古代奇石之称,似乎多指造型石类,这也是古代赏石的主流。造型石的收藏欣赏发端于南北朝,如山东青州博物馆收藏的北齐线刻画像石中的“贸易商谈图”,其中就有盆中供石的形象,这与奇石之称的出现是同步的。至于怪石之称,当时人们对于赏石的认知,似乎还处于“美石为玉”的时期,类似玉石的奇石(珉)被视为怪石,也是应有之义。不过,因为当时人们对于玉的认知已经上升到道德层面,即君子比德于玉,“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荀子·法行篇》引用孔子之语),所谓“君子贵玉而贱珉”,所以,对于怪石(珉)的欣赏并没有成为一种流行。
一直到宋代,由于文人画的诞生和发展,文人士大夫对于类似雨花石一类的怪石的认识有了新的切入点,即画意的欣赏——宋代墓葬出土有雨花石雕件,雨花石清水养供之习俗直至元代以后才开始流行。如宋代文豪苏东坡当年被贬黄州,玩赏类似雨花石一样的黄州石,并首创了清水供赏的形式,作有前、后《怪石供》,这里所谓的怪石,正是一种图纹卵石。在前《怪石供》中,苏东坡写道:“《禹贡》:青州有‘铅、松、怪石’。解者曰:‘怪石,石似玉者。’今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虽巧者以意绘画有不能及,岂古所谓‘怪石’者耶?”
俞莹:居无石不安,赏石起源于灵物崇拜
南京宋代建中墓出土的雨花石雕羊(“羊形玉饰件”)
赏石从史前时代的图腾崇拜,一直到唐宋时期进阶为文人艺术,经历了数千年的沉浮,也是石头逐步脱离功利色彩成为独立艺术门类的一个“美的历程”。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35799.html/

(1)
上一篇 2020年3月16日 上午11:04
下一篇 2020年3月18日 上午8: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