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我国是一个多山、多水之国,素有“三山四水一分田”的说法。生息繁衍于山水之国的中国人在与山水共融的长期生产实践之中,形成了一种刻骨铭心的山水情怀。

它突出的体现在中国独特的山水文化之中,那千古吟诵的山水诗、隽永秀逸的山水画、缩微景观的山水石,无一不表达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山水情怀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虽然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于“天”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总体而言,如季羡林所说,天是指的大自然。

作为自然的“天”为何能与“人”合一呢?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于“天”有3个最基本的认识。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1.“天”与“人”在本源上是同一的

天与人的同一性在于天与人都是由“道”(气)转化而来。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道,强为之名曰大。”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既然天与人都是同一来源,那么人与自然界的万物就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一种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这就是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现代科学表明,作为大自然的地球已诞生了48亿年,而人类出现不过500万年,人类本是从自然中产生的,人是自然之子,人对于自然要有对母亲那样的崇敬之心,要重自然。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2.“天”是有意志的

天的意志不是西方文化中那种上帝的意旨,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然规律的作用。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对于“天行有常”的自然规律,人类要有敬畏之心,这就是老子说的“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因为不尊重自然,违背自然规律所造成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经教训了人类,必须顺应自然。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3.天道自然

“天道自然”是道家用以指事物原始的本来状态。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庄子说“无为而才自然矣”,认为世界万物都有其自然状态,因而主张人要力求符合自然的状态,与自然保持一致。

因此,在对自然之物审美时,要以排除个人杂念的自然之心,才能达到一种物我相通、物我一体的审美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是山水的放大,山水是“天”的缩小,山水景观石则是山水的缩微,也可以说是“天”的一种象征。

中国人“天人合一”宇宙观所体现的山水情怀,在中国传统赏石文化中表现为对山水景观石的偏爱,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山水景观石的审美特征

天人合一观念下的中国传统的山水景观石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小见大求其“真”,以石比德求其“善”以景畅神求其这三个方面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1.以小见大求其“真”

传统的山水景观石的赏析是文人赏石,主要是有自然山水意象的造型石,也有图纹石(如大理石屏、雨花石等),将对自然山水的游冶之情寄寓于山水景观赏玩之中。

苏东坡的赏石诗曰:“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置于盆景中,日与山海对”,将百里之势,浓缩于一石之间。苏东坡曾见一异石,九峰玲珑宛转,就取名为《壶中九华》。潘向安题诗云:“片石苍山色,复如山势奇。虽然在屋里,自有白云知”。

苏东坡的命题与潘向安的题诗,都是小中见大之意。这在历代的咏石诗文中,如杜甫《题新定八松院小石》诗中的“故关何日到,且看小三峰”;如白居易《太湖石》诗中的“才高八九尺,势若千万寻”等,比比皆是。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山水景观石的以小见大求其真的“真”,指的是山水观石虽然小,但其气势与神韵要与真山水相一致。

何为“气势”?气”就是万物本源的“道”,“势”是指“气”的运动所表现出的物体的运动与变化的态势。这种态势虽然表面上是静止的,但却给人一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内蕴的动态感。有气势的山水景观石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活力的跃动。

何为“神韵”神韵原指“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诗歌的含蓄隽永之美,这里是指山水景观石含蓄不露、余意悠然之美。怎样能“含蓄不露”那石体就要有宛转相通、嵌孔穿眼、笼络隐现的“漏”“透”“皱”之美。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就气势与神韵而言,山水景观石的气势活力是第一位的,神韵含蓄是第二位的,是从属于气势与活力的。山水景观石之真,在于其气势之真,而不在于偏重于细节的瘦透漏皱。

明代学者计成在《园治》一书中对那种不顾真山水气势之态的“排如炉烛花瓶,列似刀山剑树”的呆板布局和只重百孔千洞而不重全局的“罅堪管中之”的掇山之法进行了嘲讽。

掇山之法如此,相石之法亦如此。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2.以石比德求其善

以石比德,缘于儒家关于在“仁”的基础上道德的“善”才是“美”的最高境界的论述。“尽善尽美”是孔子的审美追求。对于自然之美的鉴赏,孔子以君子的道德品质来比喻。

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这段著名的话,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精神追求不同的人对自然山水的欣赏各有所好:二是智者之所以乐水,是从水的形象中看到了与自己道德品质相通的“”:仁者之所以乐山,是从山的形象中看到了与自己道德品质相通的“静”。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在山水景观石的审美中,人们往往喜爱这动静结合之美。山有泉、有溪、有潭,成了一种审美的追求;就是置于沙盘中的山石,也往往在沙盘中置一小船,以彰山与水相谐之趣。

以石比德求其善,表现了作为审美主体的赏析者对作为审美客体的山水景观石的审美往往带有主观的选择性,看这山水景观石的气势神韵能否符合自己的道德的“善”的观念。如果符合,那么这山水景观石便成了道德追求的载体。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唐代宰相李德裕有一首咏海上石的诗:“常爱仙都山,奇峰千仞悬。每逢海峤石,稍慰平生忆。何以慰我心,亭亭孤且直”李德裕已将那孤且直的海上石笋象征为自己刚直不阿的道德追求。

同样的道理,山水景观石那致密的质和沧桑的色和纹,因为象征君子坚贞的品格而受到赞颂。唐代戴叔伦在《孤石》一诗中赞曰:“早晚他山来,犹带烟雨痕。贞坚自有分,不乱和氏璧。

以石比德求其善还表现在对山水景观石石体形态的开合、俯仰,阴阳、向背,拱围、孤直的寓意上以及置石的风水上。

比如乔迁新居置一山型石,喻“泰山石敢当”以求平安。又如在玄关处置一山水景观石,有开门见山的吉意,等等。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3.缘情畅神求其美

山水景观石以小见大求其真,以石比德求其善,最终是要达到真善美的合一,缘情畅神求其美。

缘情畅神于山水景观石的美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渐进的过程。首先是情因景生。那以小见大的山水景观石给赏析者一种真山真水的“真”感受,又与赏析者的道德追求的“善”相谐合,自然引起了赏析者的审美兴趣,情便因景而生,正是“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水则情溢于水”。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随之便是寄情于景,个人的情感完全融入这山水景观之中,在联想、想象的推动下,将观石无限地放大,将自己无限的缩小,神思妙得,畅游于这缩微的山水之中。

正如清代陈维城在《玉琳珑石歌》中所云:“一霎神游造化外,犹疑坐我缥缈峰。耳边滚滚太湖水,洪涛激石相撞舂。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苏东坡在扬州任职时,获两枚仇池石,取名为“双石”,置于几案之上,逐神游其间“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秋分与作云烟意,晓日令画草木姿”。

在畅神的恍惚之中,苏东坡不禁生出了居于此山的幻觉:“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这已是人石相融的境界了!

这人石相融的境界,便是赏析山水景观石的最高境界——意境。赏析者的思想、情感与超越了山水景观石实景的虚景合二为一,在空灵玄妙之中,悟到宇宙人生本原的道的启示。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清代高其倬在《题大理石十首》之八的《云山有径》中云:“白云横锁碧山深,似有仙源径可寻。拟觅渔舟问消息,且凭流水洗机心”,表达出一种抛却世俗,向往桃园境界的道的觉悟。

山水情怀氤氲之中的山水景观石的审美,作为中国传统赏石文化的主流,一直延续到今天,它是对中国传统思想中具有普世价值和全球意义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以赏石审美的独有的方式诠释和昭显。

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当代如何以“天人合一”的理念重新认识人类自己,重新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从山水景观石的审美中,似乎也能获得有益的启示。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人们收藏山水景观石,是出于对自然山水的崇敬与热爱。以小见大,向往的是青山绿水;以大见小,更觉得自然山水的可爱,都是尊重自然的情怀。

人们采集山水景观石,力求保持它本原的自然状态,尽可能避免人为的破坏。综合利用资源,保护资源地的生态环境,倡导绿色赏石,这是保护自然。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人们赏析山水景观石,审石度势、配座命题、组合创作、赋文以美,都要考究石形的气势、景致的层次、皱折的走向、意境的内蕴,虽有人为,却顺从其自然的意味。以自然的心态,赏自然的物态,达到物我一体的状态。这是顺应自然。

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是“天人合一”理念的回归。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就是山水景观石审美所承载的山水情怀的当代意义。

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宝藏杂志):石·中国 | 山水景观石,安放我的家国情怀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31324.html

(0)
上一篇 2019年9月19日 上午8:28
下一篇 2019年9月20日 上午8: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