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玩石指南》一书,是国内知名赏石家、汇石融通公众号专栏作者俞莹所著,中华书局2016年8月出版的一部介绍观赏石收藏与鉴赏的入门读物。全书计有8万字、200多幅彩色图照,既有详瞻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见解独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是一本值得“悦读”的赏石论著。为此,我们征得作者同意,辟设“玩石指南”专栏,选粹其有关章节内容,陆续刊发,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玩石指南》书影
观赏石各色皆备,其中如内蒙戈壁石、南京雨花石、广西大湾石等可谓异彩纷呈,七色皆备。但观赏石各个品种更多是间色或杂色,色调大多较为深沉,明度高的并不多见,纯粹的单色(七色)也比较少见,其中蓝、紫色尤为少见(矿物晶体则均有)。
内蒙戈壁玛瑙组合“福禄寿”,色泽鲜丽多彩,颇为难得(倪国强藏)
七彩纷呈的雨花玛瑙(征争藏)
藏瓷“首屈一指”,红黄色明度颇高。(王长河藏)
观赏石中,也有以色彩来命名的石种。如黄蜡石、贵州青、马场红、古铜石等等。
贵州古铜石“秦俑”,色泽黄褐,古气盎然(陈煜臻藏)
造型石类的色彩以单色为佳,突出观赏石稳定、庄重的特性。一般来说,色彩单一无杂色的观赏石,比色彩斑驳多杂色的质地要纯净,硬度也高。而且造型石类是以造型作为主要观赏特点的,色彩繁多容易使观赏者分散注意力,除非是一些状形像物的俏色,才是不可缺的点睛之笔。
雨花石(蛋白石)“五彩寿桃”,俏色极为难得(戴康乐藏)
黑色是所有色彩中最为稳定的一种,其他色彩(特别是比较鲜艳夺目的)在长期的曝晒之下往往会氧化变色,或是容易沾染杂色,影响观瞻。即使从保洁的角度来说,黑色的奇石也要方便有利得多。另外,从视觉效果来看,黑色给人以一种神秘高古的感觉,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思古之幽情,最能体现出“石令人古”(明代·文震亨《长物志》)的旨趣,容易使人进入一种玄想之境,所以黑色是造型石中的首选之色。包括日本的水石、韩国的寿石等,也是以黑为贵,色调注重深沉稳重。日本水石特别强调洒水后饱含湿润之姿的“真黑”尤佳,苍黑、灰黑次之。
黑的反面是白,白色的奇石以昆石为主要代表。相比之下,这类石头很容易蒙尘纳污,保洁就成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考究一点的话要把它们置放在玻璃罩柜中才不致于影响观赏效果。
昆石巨峰“冬雪巨昆”,置于玻璃宝笼便于保洁(黄建荣藏)
虽然,色彩过多会对观赏石审美主题有所干扰,但当一方观赏石色彩超过四五种以上,甚至是七色皆备的时候,便又是非常难得一见的,其本身就有稀缺性。如四川金沙彩玉石,大部分呈黄、白、红、绿、赭色,五色交织,浓淡过渡,少部分甚至于七色相叠,有的还含有金矿成分,带有金色光斑,给人以金碧辉煌的感觉。
金沙彩玉石“石魂”色彩斑斓,极为少见(肖传星藏)
色彩还是赏石观念的风向标。如古代赏石大多色彩单调沉敛,这也符合传统文人内省型的性格特征,而当代赏石提倡色彩亮丽光鲜,这与当代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以及高调张扬的个性相仿佛。当代赏石注重色彩的光鲜亮丽,其实从晚清已经初见端倪了,如当时流行收藏的孔雀石、黄蜡石,以色见长,昭示了赏石风向标的一种变化和变迁。晚清岭南文人收藏家梁九图(1816—1880年)性喜黄蜡石,他在《谈石》中说,“腊石最贵者色,色重纯黄,否则无当也”。首次提出以色为贵,与传统注重的形为贵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了。
云南黄蜡石(黄龙玉)“罗汉”,色彩富贵喜气(招雪芬藏)
如果要举个例子说明当代赏石对于明丽色彩的注重偏好,莫过于广西彩陶石了。彩陶石的鉴赏不但突出了以艺术特征命名,而且更注重色彩,尤其是绿色。绿色,是大自然的主要基本色,也是一种具有生命活力象征的色彩,但在观赏石中以绿色为主色调的却很少见,它与石头的永恒、古老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绿彩陶的出现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石头的固有观念,绿彩陶注重色彩纯净,了无杂色,不重纹理,无论是对于古代还是当代赏石来说都是全新的,也引领了以后水冲石收藏欣赏重色、重质(玉化和水洗度)的新潮流。
彩陶石常见黑、黄、绿色,以绿色为最(兰毅忠藏)
图纹石中的纹理图案是由于杂质的掺入而形成的,故其色彩大多有别于石体而显得格外醒目。这些纹理有的深入肌里,有的浮现于表层,一般强调“纹要成物,色要相合”。纹理色彩与石头本色(底色)的色差对比越强烈越醒目,观赏效果也就越佳。
青海结核石“米奇”,黑色球状结核在棕黄色石体上格外诡异(徐伟崇藏)
有的奇石,色彩有截然不同的差异,并且缺乏过渡(色),这往往是由于不同的质地所致,既能出彩,也是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巧石。如有的内蒙戈壁石,碧玉质与玛瑙质共生,质色之间对比分明强烈。
色彩的形成,往往是由致色的矿物成分有关,这也是发现有关矿藏的一个直接途径。
相对于矿物晶体、宝玉石的色彩,岩石类观赏石无论是色相、明度还是纯度——即色彩三要素都要逊色不少。色相,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明度,是指色彩的亮度或明度。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即使是同样的色彩,因质地的差异也有所区别,如马场红与三江红,前者的色相、明度和纯度比起后者来都要高一下,又有“国红石”之美誉。
贵州马场红“红岩金龙”(黄果树奇石馆藏)
色彩既与原石的矿物成分有关,也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有原生色和次生风化色之别。原生色是岩石、矿物形成时的固有色,色质、色度较稳定而均匀;次生风化色是岩石接近地表或处于地表风化条件下的次生染色,色质、色度、色调多变而不均匀,常沿裂隙(节理)、层理或不同孔隙密度而呈不均匀扩散状。比如矿物晶体多处于封闭的岩洞,相对于裸露于大自然的岩石来说,不容易风化变色。所以,即使从色彩的鲜艳度和稳定度来说,水冲石要比山石更好一些。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深水或是深土之中的水石和山石,其色彩随着被开发和裸露把玩以后,往往会起一些变化,特别是一些色彩鲜艳的容易氧化暗淡,在保养得时候要特别小心,最好涂以水蜡以隔绝空气,并避免阳光照射。如大化石。
由各色玛瑙和矿物晶体组合而成的“油画”,色彩明丽(赵德奇藏)
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各种色彩都有其一定的象征意味,一些色彩还有双重含义。传统赏石多以暗冷色调的单一颜色为主,比如所谓的“四大名石”太湖石、灵璧石、英石、昆石,这与传统封建文人内省幽寂的心理特征相吻合;当代赏石则以丰富明亮的暖色调最受青睐,突出了个性自由解放的时代感,以广西红水河流域的优质水冲石(如彩陶石、大化石等)和内蒙戈壁石为代表。
英石“皱云”皱襞丰富,色泽有种枯寂感(十八石斋藏)
色彩的文化涵义,还与古代的五行之说相关。灵璧石产自安徽宿州灵璧县,地域上属于淮河以北,北方属水,主黑色。这也可以解释灵璧石以黑为贵的一个深层原因。黑色象征神秘肃穆、崇高刚健,这与古代文人士大夫赏石的取向颇为一致。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像白色是玉的正色一样,黑色就是奇石的正色,白玉对应黑石。如现代流传有这么一副对联:“梵夹何妨搜黑石;瓣香聊尔诵黄庭”(吴湖帆、吴待秋等书画家曾经书写过此联,流传于艺术品拍卖市场),梵夹是指古代线装书的一种装订样式,借指读书之意。意思便是:读书之余可以玩玩石头,焚香之时可以念念经书(《黄庭经》)。这里,黑石成为了玩石的流行色和代名词。
灵璧石“鹣鲽情深”黝黑如漆,形象生动(王衍平藏)
(本文节选自《玩石指南》,俞莹著)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玩石指南|色彩重分明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28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