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艺术的审美疲劳(六)

中国赏石艺术源远流长,但流传至今形成审美疲劳恐怕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审美疲劳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通过以往诸篇对赏石艺术的讨论,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作为古典艺术的赏石

赏石艺术的审美疲劳(六)

赏石艺术的审美疲劳(六)

赏石艺术的审美疲劳(六)

图:伦勃朗三张

赏石属于古典艺术,但古典艺术中只有那些具备不受时间限制的特质而被后人尊为完美经典范式的作品才具有永久的魅力。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van Rijn, 1606—1669)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欧洲巴洛克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的画作无疑属于古典艺术。1634年,伦勃朗在阿姆斯特丹完成了两幅巨幅全身肖像画,描绘的分别是年轻的新贵苏勒曼与其爱人高比。在接下来将近四百年的时间里,这两幅作品一直被私人收藏而几乎未曾面世。其间,在1877年,荷兰政府曾宣布要收购这两幅作品,但由于价格的抬高致使收购失败,最终被著名的罗斯查尔德家族的法国一脉收入囊中并被带到了法国。2014年,罗斯查尔德家族想要分开出售这两幅作品,法国与荷兰方面都有意收购这两幅作品。为了避免竞争或导致两件作品分开,使这对夫妻能够长厢厮守,法国与荷兰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共同拥有这两幅作品。2016年,双方各出资一半,以总计1亿6千万欧元的代价买下这两幅作品(其中苏勒曼的肖像画归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所有,高比的肖像画归法国卢浮宫所有),并决定定期在法国卢浮宫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轮流展出。显然,像这样的古典绘画大师的作品是不可能产生审美疲劳的,因此才值得让两家大型博物馆出重金收购,这也就是为什么达芬奇的《救世主》能够在2017年的拍卖中打破多年以来一直由现代艺术家保持的纪录,以4亿5千万美金的价格成为历史上最贵的画作,同时也是为什么卢浮宫蒙娜丽莎画像前永远是人头攒动。

相反,如果不具备那种永恒的特质或完美的经典范式,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赏石都会因为不典型的特质、不具有代表性的范式或表现力的重复而引起欣赏者的审美疲劳。

为了避免审美疲劳,在实践上,古典赏石应该继续向前发展。古典赏石并不停步于古代,正如古典音乐、古典诗词未必停步于古代一样,这正是经典范式经受住时间考验而继续保持生命力的表现和含义所在。我们可以把具有同样特质的赏石,不论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统称为古典赏石,但关键的问题是,现代的古典赏石不应该是古典赏石低水平的重复或仿制,而应该创作出不受时间限制的特质,这些特质包括独特的表达内容(技艺、观念、意图、诉求、使命等)或表达方式(载体、媒介、形式、手法例如集装assemblage、挪用appropriation、反常uncanny等)。2013年,年仅30岁的美国小提琴演奏家、歌唱家和作曲家Caroline Shaw成为普利泽音乐奖最年轻的获奖者。评奖委员会认为,她所创作的四个乐章的无伴奏合唱曲虽然受到巴洛克舞曲的启发,但却将各种各样的声音效果以“极富创造性”的方式表达出来。她应该成为古典赏石创作的榜样。

另一方面,在理论上,古典赏石应该得到新的诠释。科学哲学认为,无论是否依靠一个理论观察事物,正是理论决定了我们能够观察到什么。我们应该摆脱现代主义解释学的束缚。人类对于自然美的理解可能是错误的,对于古代经典的解释也常常是偏狭的,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赏石是上帝一时的创作,却是人类一生的理解。如果中国赏石美学理论停滞了,那么同样会造成古典赏石的审美疲劳。

作为发现艺术的赏石

赏石属于发现艺术,但发现艺术中只有对既有的“艺术”概念构成挑战,引起观念的革命的作品,才因为其历史意义而具有永久的魅力。最先将“现成品”概念运用于艺术创作的是毕加索。他在1912年的作品《Still Life with Chair Caning》中将一张藤椅印刷品粘到画作之中。在立体主义创作的尝试中,毕加索不断将报纸、火柴盒等用于拼贴艺术,将丢弃物例如用自行车配件用于装置艺术。这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作品至今保存在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等地。几年以后,杜尚完善了“现成品”的概念。他利用完全未经改变的日常生活用品进行艺术创作,用展览取代用途,从而质疑艺术的涵义。1917年的小便池原作《泉》虽然遗失了,但复制作品至今保留在巴黎蓬皮杜现代美术馆等地。复制品的展出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其作品的价值在于历史意义。

赏石艺术的审美疲劳(六)

图:毕加索

随后的艺术家利用发现物或现成品在艺术发展的关节点上引起了观念上的变革。例如1936年西班牙艺术家达利(Salvador Dali, 1904—1989)的《龙虾电话》通过将两件毫无关联的发现物并列,表现完全脱离正常背景的发现物触动观察者的心理活动,创造出令人震惊的超现实主义效果。1959年美国波普运动艺术家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1925-2008)的作品《姓名缩写》被认为是将绘画与雕塑组合而成一种新艺术手段的典型代表。1961年意大利艺术家曼佐尼(Piero Manzoni, 1933—1963)的《艺术家的大便》则将艺术的概念拓展到最不尊贵的现成品上。1964年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1928—1987)的《布里奥盒子》模仿日常用品的纸板雕塑,在杜尚的“现成品=艺术”的等式中加上商业主义,成为“现成品+商业主义=艺术”,在模仿与商品双重意义上挑战艺术的概念。1966年美国艺术家Carl Andre(1935—)的《相等的八》使用具有用途的制造品来创作极简主义雕塑,作者的目的是让观众注视雕塑的造型而不是艺术家的技巧。1966年意大利“贫穷艺术运动”艺术家Jannis Kounellis(1936—2017)的《无题》借用废弃物来挑战商业化的艺术世界的价值观。废品艺术大体上都是由废弃物组成的,其社会含义是关注“垃圾”,或者主张“Art is trash”。1970年代美国艺术家Tom Marioni(1937—)的《免费啤酒》将“现成品”艺术拓展到行为与装置艺术中。1980年代美国艺术家昆斯(Jeff Koons, 1955—)的《新吸尘器折叠系列》意图表现由“新”所勾起的欲望,将现成品与参观者的互动引入作品之中。昆斯还利用商业上批量生产的“发现物”在艺廊中作为雕塑陈列起来的方式,推出“商品雕塑”的概念。1991年英国艺术家赫斯特(Damien Hirst, 1965—)的《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通过一条大鲨鱼将现成品拓展到动物并借以表达生与死这一主题。1993年美国艺术家David Hammons(1943—)的《帽子里》使观众从一件帽子很容易地联想到耶稣的“极刑”,效果极为震撼,使得现成品不仅挑战艺术的概念,也挑战人类最基本的心理底线。1998年英国女艺术家Tracey Emin(1963—)的《我的床》以一堆女人的床上用品作为艺术品展出,遭到了评论界的口诛笔伐,称这种毫无天分的作品任何人都可以做出来,但作者辩称“但他们没有做,不是吗?”2009年美国艺术家Tom Sachs(1966—)的《布朗的美发用品》像对待都灵裹尸布那样对待头发用品,将其提高到可收藏的地位,以此讥讽对名人崇拜或神圣化的现象。2016年意大利艺术家Maurizio Cattelan(1960—)的《美国》通过将一个价值超过百万美金的18k金抽水马桶安装在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厕所中供人使用,进一步挑战了大众“现成品”与“艺术品”的观念以及拜金主义的现代社会。所有上述作品都在博物馆展出,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也不断地引起观众的各种哲学反思。

赏石艺术的审美疲劳(六)

图:达利《龙虾电话》

赏石艺术的审美疲劳(六)

图:劳森伯格《姓名缩写》

赏石艺术的审美疲劳(六)

图:曼佐尼《艺术家的大便》

赏石艺术的审美疲劳(六)

图:沃霍尔《布里奥盒子》

赏石艺术的审美疲劳(六)

图:Carl Andre《相等的八》

赏石艺术的审美疲劳(六)

图:Jannis Kounellis《无题》

赏石艺术的审美疲劳(六)

图:Tom Marioni《免费啤酒》

赏石艺术的审美疲劳(六)

图:Tom Sachs《布朗的美发用品》

赏石艺术的审美疲劳(六)

图:Maurizio Cattelan《美国》

我之所以在这里不厌其烦地介绍这些“发现物”艺术,就是要说明“发现物”艺术的价值不在于“发现物”本身,而是其中引出的艺术或社会的意义。换言之,“非挑战性的发现”不具有“发现物”作为艺术的意义。没有挑战性、不能引起观念变革的“发现物”艺术,无论是如何发现的,无论发现的是什么,都不具有历史意义,它们的大量出现势必导致审美疲劳。

如果说赏石是古典艺术,是在现有炉灶上如何继续做好菜的问题,那么作为发现艺术的赏石就是“反艺术”甚至“反古典”的,是另起炉灶的问题。历史上“丑石”的第一次出现,就很有一些发现艺术的味道。那么,如何使作为“发现物”艺术的赏石具有挑战性呢?虽然我对这个问题曾不断思考并有一些认识,但我只想强调一点,我们应该走出“发现”的误区。到戈壁大漠、深山老林发现一块石头不叫“发现艺术”,发现这块石头具有挑战性的含义才构成“发现艺术”。如果在“发现物”中发现了挑战性的品质,甚至“反传统”的品质,就不仅会改变观众对赏石的审美疲劳,也会帮助观众建立新的美学观念。如果这些挑战性的、反传统的努力超越了个人的层面,甚至超越了艺术圈的层面,上升到全社会的层面,那么这种挑战性就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就一定会造成“审美惊觉”而不是“审美疲劳”。

作为绘画与雕塑、具象与抽象、视觉、听觉与触觉艺术的赏石

赏石无论作为绘画与雕塑、具象与抽象,还是作为视觉、听觉或触觉的艺术,既然是艺术,就允许创作。创造性是艺术的唯一价值,赏石艺术也不例外;创造力是艺术家所必需的,赏石艺术家也不例外。艺术的价值来源于创作,而不来源于模仿。没有创造性的赏石艺术必然导致审美疲劳,创造性是治疗赏石艺术审美疲劳的灵丹妙药!

有人说,我们都知道创作的重要,但不知道如何创作赏石艺术。实际上,这是一个伪问题。既然是创作,就没有任何方法可循,因此也就没有“如何”的问题。如果知道“如何”,就一定不是创作。创作是人类唯一不知道的思维方式。

爱因斯坦说:“创造力无从学习,只能从历史或哲学思考中获得启发。关于历史和哲学的背景知识,可以提供给大部分正受到偏颇观念左右的科学家们一种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性。这种由哲学的洞察力所产生的独立性,在我看来,正是一个工匠或专家与一个真正的真理追求者之间最大的区别。”爱因斯坦将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作同一件事而期待会有不同的结果,称为“精神错乱”(Insanity)。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区别一位“精神错乱”的工匠与真正的艺术真理追求者,一位令人审美疲劳的赏石业者与献身于赏石艺术创作者。

虽然我们不知道如何创作,但我们知道如果要创作,在艺术实践中就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技艺、美感和观念,就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zeitgeist/spirit of time)甚至要有前瞻性。这种时代性和前瞻性是触发创造性的重要温床。例如,也许我们应该考虑画面石或造型石的不同表现方式,也许我们应该在抽象性、观念性方面向表现主义学习,进行更多样的尝试或更深入的发掘,也许我们应该更突出表现赏石在视觉、听觉、触觉方面的潜力。

最后,艺术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让赏石艺术融入我们现代的生活,为我们现代生活带来新的美感。古往今来,我们都知道赏石是室内或园林的基本配置,但赏石与主体或环境的关系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发掘。我不相信一个无灯光时代的陈设方式会继续是有灯光时代最佳的陈设方式。赏石的陈设可以在现代室内装饰上继续进行空间关系和光线关系上的创新。

所有这些思考或尝试都会有助于赏石艺术的创新,也有助于避免赏石的审美疲劳。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丁文父):赏石艺术的审美疲劳(六)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266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9年5月29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9年6月6日 下午1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