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书画家、赏石家米芾的“瘦、皱、透、漏”四字相石法,是中华赏石文化的一个经典。正确解读“瘦、皱、透、漏”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髓,对于我们今天准确把握“质、色、形、纹”四大要素在观赏石鉴赏中的相互关系,对于弘扬中华赏石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相石法给予我们的启示
观赏石的外观形状主要由石头表面的起伏、凹凸、孔洞、褶皱、沟槽等因素构成。而“瘦、皱、透、漏”中的瘦,表示不肥、不臃肿、不笨拙、不呆滞,石头表面的起伏、石身的孔洞沟槽都是形成“瘦”的条件;皱就是表面有皱褶,有突起或阴刻的纹线;透是有横向的透洞;漏是有纵向的透洞。可见“瘦、皱、透、漏”四字中除了“皱”的含义可以部分地归属于当今我们所说的“纹”之外,其他三个方面都对于观赏石的“形”起着不同程度的决定性作用。而“皱”也是影响石头观感的重要因素,也应属于“形”的范畴。所以说,“瘦、皱、透、漏”相石法仅仅是在“形”的层面上对石头提出的四项要求,是将石头的“形”作为对石头鉴赏的主要因素进行评判的。
为什么传统相石法没有把石头的质、色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而是单独提出了“形”这一要求呢?我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米芾的相石对象主要是太湖石一类的园林假山石,同类型石种的质地相差无几,这是客观原因;二是米芾看来,“形”是决定一块石头品位高低的最重要因素,这是主观原因,也是米芾赏石理念方面的原因。
赏石理念决定赏石方法。米芾的“瘦、皱、透、漏”相石法以重形、赏形为主,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爱石群体普遍持有的赏石理念和赏石方法。
从“瘦、皱、透,潺”到“质、色、形、纹”
早在20世纪之初,赏石大家章鸿钊等人对于当代赏石提出了“质、色、形、纹”四大要素的赏石理念,这无疑是赏石理念和方法上的一大进步。
首先,“瘦、皱、透、漏”只是在“形”的层面上对石头提出具体要求,“质、色、形、纹”却是对观赏石全面考量的四个平台。前者只适用于诸如太湖、灵璧、英石、昆石之类的特定石种,后者则可适用于任何种类的观赏石,并根据不同石种的具体情况在四个平台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后者比之前者的适用范围更广,运用更加灵活方便。其次,“质、色、形、纹”的赏石理念不但要求赏形,还要赏质、赏色、赏纹。有些石头,其形虽然平淡无奇,但是其质、色或纹却有可赏之处,同样有理由爱之、赏之、减之,这就拓宽了我们的赏石之路。
“趣、韵、神、意”皆由象生
质、色、形、纹四大要素在赏石实践中并不是不分主次的。这里要引用一个概念――石象,引申到的观赏石是图纹石,它是从鉴赏特性来区分的相对于造型石的一类观赏石,与造型石属于同一范畴。决定造型石品位高下的要素最主要的是形――石头的立体造型,而质、色、纹则居于次要的、辅助的地位;决定图纹石品位的要素最主要的是纹――石头纹理所呈现的图案或非图案的平面形象,形、质、色则居于次要的、辅助的地位。
立体形象和图纹石呈现的平面图像,表现在造型石的形和图纹石的纹。无论观赏石属于什么石种或哪一类鉴赏类别的石头,我们相石、赏石总是先看它是否具象。若无具象,如果是造型石,就要看它的形是否具有什么特点;若无形的特点,才在其质、色方面寻找其美。一般而言,观赏石鉴赏还是先顾及“象”,随后才顾及“非象”的其他要素。
国人赏石,并不以其矿物结构、物质成因之类作为品赏对象,而是要欣赏石头的自然美,感悟神韵美、意境美、品格美,从而达到以石悟道,鉴石修身的目的。我们从石头的质和色感受到石头的韵神,根据石头的质和色赋予石头某种意境,石头形或纹的千差万别,决定了石头“象”的万别千差,形成了观赏石的万种风情,我们才得以赋予每块观赏石不同的韵、神和意境。至于观赏石的趣味性,则主要存在于具象石或意象石之中。而所谓石头的具象或意象,指的正是石象与世象相似程度的不同,由此我们生出向往、爱憎等诸多感怀。所以说,抓不住石头的“象”,就抓不住观赏石的本质。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25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