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古石亟待保护

为弘扬中华赏石文化,庆祝第五个全国赏石日,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华书局主办,国石(北京)网络有限公司、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宝藏》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灵璧石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五个全国赏石日·书香赏石——《中国石谱》首发·《宝藏》创刊十年·赏石精品展”大型展览活动,8月30日-9月5日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这次以“书香赏石”为主题的赏石精品及书画展,设立了《中国石谱》入谱石展示专区、灵璧石专区等全国观赏石精品展区。

此次首发的《中国石谱》一书,由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题写书名、中国观赏石协会寿嘉华会长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编撰工作历时四载,集全国赏石界之精英,汇古今赏石文化之精粹,一函六册,包括《中华赏石文化史论》、《中国历代石谱文献概论》、《中国观赏石资源分布》、《中国观赏石图典》等内容,堪称中国观赏石百科全书类典籍。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

《中国石谱》书影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

《中国石谱》一函六册

笔者有幸,参与了《中华赏石文化史论》有关章节的写作,以及《中国观赏石图典》古代名石(南方部分)的编选,深感传统赏石文化博大精深,可研究拓展的领域有许多。其中,感触较深的是,虽然目前赏石艺术已经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我们对于古代(园林)赏石以及文物的保护和梳理还刚刚在路上。

比如说,明代赏石文化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便是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松江林有麟《素园石谱》的问世,《素园石谱》是传世至今最早也是篇幅最大的一本画石谱。作者林有麟(1578-1647年),因父荫授南京通政司经历,历任南京都察院都事、太仆寺丞、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刑部郎中等职。他贵而能谦,富而好礼,有“翩翩佳公子”之称。喜好收藏品评奇石异峰,通古博识,善画山水。曾官四川龙安府知府,为政休养生息,颇得民望。由于林有麟官做的不大,有关资料颇为少见,最重要的史料,莫过于林有麟夫妇墓志铭,原来存于松江区博物馆内,2001年冬笔者曾经在馆中见到过,记得志盖、志石均为青石,散落于庭院中,志盖上刻“明故中宪大夫四川龙安府知府衷斋林公暨配诰赠宜人惠淑徐氏之墓”篆文;志石为楷体:“明故中宪大夫四川龙安府知府衷斋林公,讳有麟,字仁甫,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公生于万历戊寅年十月二十有七日……卒于丁亥年十二月二日,年七十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编《新中国出土墓志·上海 天津》仅收录了其志盖,文物出版社2009年6月版)因为墓志铭字太多,笔者当时仅抄了一小段,其余则留了影。遗憾的是,当年摄影的胶卷早已无法辨认,如今此墓志铭已经不见踪影,也不见发表,询问馆方则已经无从查考。毫无疑问,林有麟夫妇的墓志铭是非常重要的古代赏石文化史料,至今却已无法窥其全豹,真乃一大憾事也。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明代林有麟墓志铭志盖

记得十多年前参与编撰《中华古奇石》(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版,主任编委陈瑞枫,余为执行主编)的时候,曾经踏勘了各地的不少园林古迹,此次重温旧故,有的海棠依旧,更多的则是朱颜已改,乃至面目全非,亟待保护。所谓文存物在,就像碑刻一样,古石因古人(特别是名人)所题刻的文字信息而弥足珍贵。但因为处于室外,久经风吹雨淋的风化作用和岁月的侵蚀,原来有些有(名人)题刻的部分,已经漫漶不可细辨了。其实文管部门应该有一些技术处理办法的,或者可以留下拓片以备存档,但由于目前大多数园林古石都属于园林部门管理——包括一些已经列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古石(从县市级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均有),难免不受重视。

如置于上海莘庄公园的明代太湖石“朋寿石”,是明朝万历年间兵部尚书谈论(谈论创制有笺纸“谈笺”,曾经风靡一时)之遗石,石背刻有弘光年间状元钱福(这也是明代松江府首出的状元)题诗和序十三行草书,正面刻“朋寿”二字。谈论之子谈田为孝亲在上海县杜行乡召楼鹤坡塘家园中建朋寿园,立朋寿石。1985年朋寿石被移至上海县文化馆保护,90年代迁至今址。“朋寿石”上钱福题诗和序草书有二三百字之多,原来清晰可辨,如今则由于风化作用只能辨其十之七八了。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置于上海莘庄公园的明代太湖石“朋寿石”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
“朋寿石”刻字大部分尚能清晰可辨

留有钱福题刻的另一块古石,是今置于南京市瞻园的明代太湖石“招鹤峰”,正面石表经过加工不起皱襞,下方凿有海水纹,因其形同如意,又称如意峰。此峰原系明代魏国第西圃的遗物,清道光年间为栝园主人周亮工所得。1989年被移入瞻园。石上有明代书画家沈周、吴宽以及钱福的题诗,原来字迹依稀可辨,如今也是十不辨三了。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南京市瞻园明代太湖石“招鹤峰”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
“招鹤峰”上局部刻字尚能辨认

置于苏州文庙碑刻博物馆明伦堂前的“廉石”,又称“郁林石”,为花岗岩,上面刻有隶书“廉石”及明代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苏松常府监察史樊祉落款字样,下面字样早已不可辨认了。“廉石”系东汉吴郡吴县陆绩遗物。陆绩博学多才,以孝闻名(二十四孝有“陆绩怀橘”之说),官至郁州(今广西玉林)太守。陆绩为官清廉,卸任回归故土吴郡时,因简单行装以至于船轻不胜浪,不得已让人搬去一块石头镇压于船,这才得以起航,平安渡海返回吴郡。此石被置于陆绩在娄门附近临顿里的家中,人称“郁林石”(郁州古属郁林郡)。至明代弘治年间,樊祉在陆绩故居看到郁林石,下令移置城中察院场建亭保护,亲自题名“廉石”,以为纪念。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苏州府陈鹏年巡抚又将“廉石”移至苏州府学(苏州文庙)之内,作为为官清廉的楷模,供时人和后人观瞻。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苏州文庙中的“廉石”

“廉石”一出,后世为官清廉者效仿甚多,如上海松江醉白池中,就有明代成化年间松江书法家张弼(号东海)的“廉石”,是当年为官江西南安知府卸官后带回原籍的压舱物。石上原刻有“无生台”三字和七绝一首,如今也早已泯然斑剥,不可辨认。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上海醉白池“廉石”

今置于北京中山公园的北太湖石“青云片”,最初为明代天启年间“石痴”米万钟发现于京西大房山中,与“青芝岫”(今置于颐和园)同滞于良乡,后由乾隆发现后下令置于圆明园“别有洞天”景区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御题“青云片”三字刊于石前,并先后赋诗八首,刻于石背。这也是古代园林置石中乾隆留题最多的一方,因为岁月漫漶,如今石背几乎无法分辨其题诗内容了。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北京中山公园北太湖石“青云片”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

“青云片”背部局部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

“青云片”背部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

“青云片”背部刻字痕迹明显

古代园林赏石,尤其是有铭刻的石头,究竟应该如何妥善保护可以免受岁月侵蚀?有两个实例可资借鉴。

如置于江苏昆山市亭林园昆石馆中的两方昆石巨峰“春云出岫”与“秋水横波”,为明代遗物,原名“春风出岫”和“秋水生波”。抗日战争前移至亭林园东斋院内东西两个亭子中,2005年被迁移到改建后的昆石馆正厅,并配以木座,围以玻璃罩。两石因暴露经年风化严重,白色早已不显,表面呈黄褐色,局部可见莹润剔透。如今,则可以无惧风雨侵袭了。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

原置于昆山亭林园东斋院内亭中的昆石“春云出岫”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

昆山市亭林园昆石馆展示的昆石巨峰“秋水横波”

又如置于北京西郊丰台中国园林博物馆大厅内的著名太湖石“青莲朵”,也是由野外搬进了室内。此石最初为南宋临安(今杭州)皇宫德寿宫旧物,乾隆十六年(1751)清高宗南巡时在杭州吴山德寿宫旧址时结缘此石,将其移至圆明园内长春园茜园,并御笔“青莲朵”三字刻于石上。1914年,在时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的主持筹划下,北京第一座公园中央公园(1928年改名中山公园)落成,青莲朵、青云片、搴芝、绘月等数方有乾隆题诗题铭的圆明园中的古石被移至园内供百姓观赏。2013年5月,北京丰台区鹰山脚下建成中国园林博物馆开馆,以配合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举行,这方古石被园林部门移置于大厅正中,成为了镇馆之宝。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原置于北京中山公园的太湖石“青莲朵”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
今置于中国园林博物馆中的“青莲朵”

值得指出的是,园林置石往往多是与周围室外环境相配合才能彰显其价值的,一旦脱离了原来氛围而登堂入室其观赏效果往往会打折扣。而且,古石因为久经风化大多脆弱不堪,移动以后容易出现二次破坏,这是需要慎之又慎的一件事。

俞莹:园林古石亟待保护上海松江区博物馆庭院一景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石界

作者:俞莹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2354.html/

(1)
上一篇 2016年8月20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6年9月3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