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象形石部
当我试图从本次水石展览中选出十二枚水石来呈现水石审美的意趣时,我刻意将象形类的小品石放到了这第二部分来。就中原因,多少有些“逆流而上”的“野心”,想对当下的“山形至上主义”唱唱反调。
日本水石讲求“山水景情”,隐然有奉山水形态为水石第一形态之意。然而我时常想,这种“山形为上”的主张,其中真意,实质上是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物我两忘”的状态,而非仅仅局限于对形态的描述。正如陶渊明吟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之时,此中若有真意,既能得之于与诗人悠然相对的南山,又何尝不能寄予空中潇洒而过的飞鸟?因此,倘若过于拘泥于形态,死抱“山形至上”的理念,或许我们就成了那以手指月,却惟见手指的愚僧了。
且让我以日本江户时代晚期的一代大儒赖山阳的藏石来开篇,有意思的是,这正是两块以飞鸟为意象的象形石。
一、赖氏藏石:赖山阳所引领的象形石传统
此次日本水石协会展上,象形石所占比例并不大,但是其中却有两块小石吸引了我的注意。
古谷石“信天翁”(左)与“小南迟”
此二石均为象形石,高不过六厘米,一石名“信天翁”,略有臃肿的身姿显得憨态十足,另一石名“小南迟”,如雄鸡振羽、正欲一鸣天下。
二石均为京都赖忠政先生所有,此人正是江户时代日本著名文人、儒学家赖山阳的后人。“小南迟”据《传承石》记载,乃赖山阳遗爱石,继而为赖山阳长子、东京大学文学部第一任部长赖支峰珍而重之。其得名之由来,缘于江户时代的儒者、画家野吕介石曾赠送给赖山阳的一座袖珍古谷石“袖里南迟”,想必此二石有相似之处,又或者赖支峰想表达传承其父赏石雅好之志,因此将之命名为“小南迟”。
近观“小南迟”
以京都“山紫水明”佳处为居所的赖山阳,是谈论日本水石时一定绕不过去的人物。尤其是考虑到日本现代水石的兴起正是受惠于江户后期到明治时期的文人趣味,将当时的文人领袖赖山阳的藏石雅好视为日本水石历史的重要节点,当不为过。自称“石痴”的赖山阳曾委托大原女(京都大原地区,身着特定服装将货物顶在头上到京都从事贩卖的妇女,为旧时京都一景)从加茂川中拾取水石供其挑选,而在其隐居之所“山紫水明处”的后院里,据说因不合他意而舍弃于庭院的水石更是堆积如小山。
赖山阳爱石“雪屋”
赖山阳的赏石趣味,从目前存世的资料来看,除了日本水石中视为主流的“山水景情石”,象形石倒是出乎意料地多,其中最有名的,当是被视为水石人物石代表的“观音石”,以及名列日本水石协会评选的重要水石的茅舍石“雪屋”。相对而言,“小南迟”这般的动物象形类赏石似乎历来并不为人所熟知。
二石石种均为古谷石。以今人眼光来看,此二石或许会得到“平平无奇”的评语。然而,谈论此二石尤其是“小南迟”的可贵之处,首先在于历史意涵,因为古谷石虽然是日本最古老的赏石品种,其产区从宽永初年(1624年)一直到明治四年(1871年)都处于纪州德川家的治下,被统治者列为严禁开采的区域,因此“小南迟”就成为了这段禁止采石的一个半世纪中难得的古谷石样本。
再者,与另一位江户时代儒学大家与爱石家市河米庵的《小山林堂》相对照,《小林山堂》所收录赏石绝大多数都是太湖、灵璧、英石等中国石种,为我们留下了日本文人对于中国赏石追慕的凭证。与之相对比,赖山阳所藏多为京都及周边地区所出水石,代表了日本文化人向本土所产水石的审美转向。
市河米庵《小山林堂》中所记录的英石与太湖石
更重要的是,此石也许还象征着日本水石的象形石审美的开端。赖山阳之前,无论是镰仓时代禅僧们欣赏的“盆山”,还是自战国时代留存至今的“末之松山”、“镰仓”,基本上都是以山形石为主流,极少见到记录象形石的文字与图像,遑论流传于世的传承石。然而自赖山阳始,以茅舍石、人物石为典型的象形石渐渐进入赏石者的视野,虽仍难称为主流,这一传统毕竟还是绵延至今,因此才有了下面介绍的这两块人物石。
赖山阳爱石“观世音”
二,大士图:人物石的经典形象
赖山阳的名石“观世音”此次没有出现在水石展上,殊为遗憾,不过此次水石展上另有两枚意趣相同的水石,一名“大士像”,一名“观音”,由此可见赖山阳赏石趣味的影响之深。
鸭川石“大士像”
其中“观音”石虽亦可观,但毕竟有赖氏名石珠玉在前,相形之下便没有那么精彩了。倒是这块“大士像”石,高不过数寸,却值得玩味。此石如浮雕般刻画了一名菩萨的侧身像,身着白衣,袍裾线条流畅,有缓步前行的动感。唯有头部不甚清晰,略感遗憾,不过这般残缺美,倒不禁让我联想到云冈、龙门的那些伟大的人文遗迹的景象。
此石无论是主体还是背景均包浆(日语中称为“时代”)莹润,想来定是历经多年的摩挲爱玩。而收藏者更是为它量身定做了一座精致的佛龛,上有吊扣,想来主人是将它随身携带,须臾不离,爱石之心,实在是显露无遗。
“大士像”及佛龛
此石为京都的鸭川所产水石。鸭川音为“Kamogawa”,熟悉日本水石的人一定会发觉,其与大名鼎鼎的“加茂川”发音完全相同。事实上,鸭川与加茂川不过是同一条河的不同河段而已,类似的还有“贺茂川”,也只是加茂川的别称。
所谓菩萨,行走人间,远离嗔贪欲念;而鸭川,尤其是四条河原一带,却是京都最让人体会到浮世欢愉的地方之一。这里如今有灯红酒绿的酒吧食肆,古时候却是教人生离死别的刑场。还记得去年夏日在鸭川,恰逢一年一度的纳凉会,坐在著名的鸭川纳凉床上,醉眼看河畔人群如走马灯般流动,露天的纳凉床的夜灯下,则是一簇簇的蜉蝣在为生命中唯一的狂欢之夜舞动。这番朝生暮死的浮世绘般的景象,与亘古不变的顽石,很矛盾,却又很调和。
京都这个地方,以及京都的石头,还真的是有趣啊。
去岁夏夜鸭川纳凉会
三,阴柔:日本形象石的文学意向
日本水石中的人物石,以我近年所见,似乎是以佛教人物和女性为主,因此总体偏向阴柔,而相对少见我国赏石中的人物石的男性形象,诸如渔樵耕读或者关羽、孔子等历史人物。这或许是因为日本赏石多为水中石因而更强调线条光影,又或许也与日本文学传统有关,毕竟,堪称日本古典文学的最高峰的平安时代所诞生的名作如《源氏物语》、《枕草子》,均出自女性作家之手。
安倍川石“面影”
“面影”这安倍川石可谓此种“阴柔美”的代表了。所谓“面影”是日语汉字,意为留存于记忆中的形象,而非眼前实体,因此本身就带有一丝虚幻飘渺的色彩。这一命名与石头上的白衣女子、灰色背景实在是相得益彰,不得不为当初起名之人的妙思拍案叫绝。
而这名女子的身姿,似乎有小半隐藏于阴影之中,又像是神话中的精灵正要从迷雾中走出来,恰如《源氏物语・千年之恋》电影版的开场字幕:
此世如梦如真亦如幻,不过是一时欢愉
(夢か うつつか 幻か この世のことはかりそめぞ 中文为笔者自译)
——未完待续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朴石的私人笔记):水石十二品 | 日本水石2019年度展撷英(中篇)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2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