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奇: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深度好文)

导语:本文以承认有的观赏石可以成为艺术品为前提,利用国际国内的数据分析,初探了中国艺术品(包括己成为艺术品的那部分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的市场和趋势。分析了艺术品在金融化产业化中的多种交易模式和存在问题,着重研判了艺术品抵押融资的形式及金融机构所但心的风险,及中国观赏石艺术品离真正的金融化产业化还有多远,在哪个方面有望首先破冰。

赵德奇: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深度好文)

现代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的概念。通常包括了广告、艺术品和文物交易、工艺品、时装设计、电影、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视广播、动漫等等。它是一个高于传统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核心,科技为载体,以工业化的生产标准,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产业。

它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高于传统文化产业,二是产业化需要有标准。因此,对于不应有标准的艺术,当面对产业化、金融化时,即使再别扭,也要出个标准。这不是艺术的要求,是产业化的要求,金融化的要求,因为产业化和金融化必须要有个标准,犹如没有评估标准无法确认价值的房地产是不能抵押融资的。

讨论观赏石的产业化和金融化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把它放在全国乃至世界艺术品市场去考量和探究,这样才能知道观赏石在其中的地位,及努力的方向,才不至于夜郎式的自大。本文所指的观赏石是指有欣赏价值、已经被认可的,有真实重复交易的,可核查记录的,而不是传说中的那部分可称为艺术品的石头。

赵德奇: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深度好文)

一、世界艺木品市场及趋势

2017年公开发布了瞿丹的《大数据看全球艺术市场新格局》一文,该文是依据巴塞尔艺博会与瑞银集团在2017年首度合作打造的艺术品市场报告。该报告由著名文化经济学家克莱尔•麦克安德鲁(ClareMcAndrew)博士领衔的团队完成,是世界权威的艺术品市场报告。

该报告首先介绍了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核心数据和行情变化,所有数据均直接从艺术商、拍卖行、艺术品古玩收藏家、艺术品价格数据库、金融和经济数据库、行业专家和其他艺术交易相关方处获得,并通过匿名调查、一对一采访等方式作为补充。

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艺术市场销售总额达566亿美元,比2015年下滑11%。中国市场,2016年以115亿美金的销售额占全球市场20%的份额,中国市场在2006-2008年起步,2009-2011年期间出现飞速增长,2012年开始中国市场出现停滞。

中国拍卖市场成为全球的焦点。2009-2011年是爆发式增长期。2012年后进入调整,全年缩水近35%。2015年和2016年持续调整。

中国拍卖市场流拍和交付问题严重。2016年上拍量下降17%,流标率为55%,伪作问题是其中的主因。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财富分布特征的变化对艺术市场交易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与高净值(富豪)人群的增减密切相关。

在宏观方面,过去十年间中国GDP的增速是全球最快的,中国人均GDP十年实现了291%的增长,达到8621美元。

富豪的数量对艺术品购买极其重要。美、英、中、法、德,拥有的百万以上富翁数量占到了全球总数的63%。2016年新财富人群的增长达到了155%,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而中国的高净值人群则增加了45倍。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约发生了31万次交易,其中有约29.6万次发生在画廊,1.4万次发生在拍卖行。画廊、艺术品经纪从业人员达到了270万人,83%的从业人员接受过大学高等教育,普遍高于多数国家其他行业劳动者的教育水平。

以上数据说明:

1、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从2012年开始出现停滞大幅调整,全年缩水近35%。2015年至今持续调整。

2、高收入富豪的数量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不可勿视,但中国石界富豪状况是,圈内是想卖出去的富豪,圈外是不敢进来的富豪,况且世界艺术品数据分析根本不包括或不认可观赏石艺术品(真正的古石除外)。艺术品大部份交易发生在拍卖行和画廊。

3、艺术品走向经纪人的道路。从业人员普遍高于多数国家其他行业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和市场意识。这在中国石界已出现萌芽和实践,如石展上“兵石演义”这一类似画廊经纪人形式的出现。

赵德奇: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深度好文)

二、中国艺术品产业化的状况和趋势

由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6中国艺术品产业创新暨艺术品投融资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出品、西沐主笔的《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5]》。据悉,这是我国首份关于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年度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艺术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的发展业态,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中国艺术品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平台化。通过对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阶段、规模与结构分析,指出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以及新时期中国艺术品产业战略取向中的问题与困难,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战略取向、难点与突破口。

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需要战略支撑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法律支撑体系、市场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人才支撑体系、投入支撑体系及制度创新支撑体系的保障,而现在这些都是很大的不完整。

研究报告仅对中国艺术品产业的核心层进行了相应的规模分析,据统计估算,2015年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为8020亿元。中国艺术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发展迅速;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结构中,美术艺术品产业及工艺艺术品产业是主导,超过了整个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的60%以上,艺术品服务产业,目前虽然所占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其成长发展的速度最为迅速。艺术品产业的支撑体系产业、民间(非遗)艺术品产业的规模也在迅速提升,朝着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方向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

1、中国艺术品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份,朝着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方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难点是缺乏全面的市场要素的体系保障。

3、市场的最大交易份额为美术艺术品产业、工艺艺术品产业、艺术品服务产业。这个统计与大举进入观赏石界的串串装饰品、挂件、石雕刻品,及大行其道的石展会展服务是相吻合的。

4、在国际国内文化市场的统计数据上,难觅观赏石在其中的定位和身影,因此,其产业化和金融化的方向是观赏石界的重大课题和难题。

5、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并没有把观赏石单独作的一个行业,但在第88大类“文化艺术业”中对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相关内容,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2018年9月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做了很好的示范。

6、从以上统计图例来看艺术品服务业、工艺艺术品业产业、美术艺术品产业,占到整个文化产业的75%以上,这就是会展服务全国风行,石雕、手饰、挂件大行其道的真实统计结果的反映。

赵德奇: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深度好文)

三、中国艺术品产业化金融化的交易模式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所说的观赏石是指,天然的,有真实重复交易的,有可核查记录的,并可称为艺术品的那部分石头。主流艺术界要承认这部分石头是艺术品,否则进入艺术品产业无从谈起,其次,观赏石需要有金融界认可的价格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否则,金融化无从谈起。再其次,有真实的重复交易才有利润。

当前艺术品金融的商业交易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几大类别:

1、艺术品质押融资是指艺术品成为资产后,经过金融手段转化为资本,通常是将艺术品折价、量化,向金融机构取得一定比例的融资。

2、艺术品信托与基金,也是与艺术品有关的融资方式。艺术品信托是以艺术品为介质,通过金融渠道来达到融资目的,而艺术品基金是通过资金结集来购买艺术品,二者操作方式相反,而目的相同,以艺术品为介质来获得相应经济回报。

3、艺术品金融电商化是指以网络平台为基面,以艺术品为介质,通过艺术品众筹,艺术家公盘,艺金所,文交所等形式,网上拍卖等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艺术品信息,吸引大众投资,获得回报。艺术品金融电商化大多是以降低投资门槛的方式,让更多对艺术市场有兴趣的人参与到艺术市场中,通过选择适当的标的物实现投资回报。遗憾地是这些年除了艺术品电商化拍卖销售外,艺术家公盘,艺金所,文交所等形式的艺术品交易名声已做坏,被批判为庞氏骗局。

《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以下称国发38号文件)中的“五个不得”,尤其是“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一直被视作文交所的法律红线。文件规定;任何投资者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同一交易品种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5个交易日;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权益持有人累计不得超过200人。

因此,将一方观赏石等额分成若干股公开上市及T十0的交易的方法变得非法。于是天津南京的一些文交所移师香港,方法不变。从政策角度而言,香港地区不受艺术品份额化等相关政策的制约,涌现出多家文交所平台。首先要提到的就是香港大公,这家文交所2014年在纽交所OTCBB挂牌,2017年3月22日成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全球首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艺术品电子化交易平台。

然而,业内人士分析,香港国际文交所依然采用T+0交易模式,投资人只能通过金网艺购商城进行出入金操作,交易模式平移到香港,与被叫停的电子盘模式并无变化,资金、货物、交易客户仍然留在内地,躲避监管,投资者还是原来的的投资者,法律政策风险依然没有消除。对于监管部门而言,清理整顿乱象不是最终目的,最重要的是为行业建立一种长效的监管机制。更详细分析请查阅,北京商报;【市商网2018年8月27日讯】

4、艺术品质押支持证券是指商业银行作为发起机构,将艺术品作为介质标的,质押给银行,由银行委托支持在证券市场挂牌,供机构与个人预认购并出资,由银行通道完成质押信贷,获取相关投资收益。艺术品质押支持证券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品金融模式,已有多家银行试图尝试开展该项业务,据笔者所知该项业务的尝试针对字画珠宝古玩等类,观赏石未发现在其内,将来的可能性还很遥远。以上是较常见的艺术品金融的多种交易模式。

但是,单纯地从模式上创新很容易演变为对交易实质的过度包装,经过多重包装的艺术品金融产品投入市场后,被不明真相的大众投资者所追捧,市场被盲目的投资者所充斥以后,如果监管不力,便难以避免出现混乱局面。

赵德奇: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深度好文)

四、艺术品融资的最新模式的尝试

能否为艺术品插上合适的“金融翅膀”近几年成为热门话题,用金融杠杆撬动艺术品市场是大势所趋,但是,还要看翅膀是否合适。2018年3月28日,“2018亚洲艺术品金融论坛(第三届)暨艺术品金融的商业模式与创新高峰论坛”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论坛由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Asia Institute of Art& Finance)主办,数百位来自全球艺术、金融投资、高等教育与研究行业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活动。

其中,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黄隽的主题发言尤为集中,谈到的文化艺术金融中的几种模式:

1、信贷模式

目前,艺术品抵押贷款模式不太顺利,银行回归传统信用模式。一方面是艺术品行业生态问题,比如赝品泛滥,艺术品基础市场薄弱,尚未形成有效的艺术品大流通和大数据,另一方面是金融领域的生态问题,现在风险管控逐渐成为金融业的核心主题,对于艺术品这种高风险领域,金融机构变得更加谨慎。

而艺术品的抵押要发展需要解决四个问题:

(1)基础性的艺术品消费市场要发展,如果它不活跃、不发达、不普遍化,艺术品金融难以推行。

(2)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比如与保险公司合作。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文创专行发展较顺利。北京、陕西、浙江等都有类似的尝试。从北京银行的经验来看,文创金融的坏账率低于平均坏账率,有益于积累银行领域对文化艺术金融的信心。

(3)政策应允许商业银行尝试直接股权投融资服务。文化艺术领域是一个高成长、高风险的领域,对于银行这样的间接融资机构来说,不是特别适合。如果银行业可以开展直接投融资服务,对拓展艺术品金融一定会有好处。目前,政策允许试点尝试,但鲜有敢吃螃蟹者。因为投融资服务的对象,需要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大多是自说自话个体经营的赏石界来说这根本无戏。

(4)文创类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也是可发展的很大空间。艺术品文化创业以中小规模为主,占9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高达98%,他们融资特别难,而且融资贵。现在,许多银行开始尝试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尤其是文创类企业,这一业务在信贷领域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收益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缺乏合格抵押担保品,银行对其信贷的支持力度,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更何况赏石界大多为个体经营,很少有合格的小企业形式的存在。

2、债券模式

债券模式最重要是现金流。在文化金融领域最有创新空间、最有作为的是债券模式。

(1)债券是一种债务模式,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它又是一种直接融资方式,更适应中国现阶段的文化产业发展。2017年8月,发改委专门发布了《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着力鼓励债券类的金融产品创新和发展。

(2)如何做出现金流是艺术品金融发展的关键。比如,华侨城集团用三座欢乐谷的门票收入做资产支持债券,用电影院线的票房收入做资产支持债券。资产支持债券之所以可行,是因为这些现金流是可预期、可控的。在艺术品金融行业,现金流是关键核心问题,如果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只是靠鼓吹和预期,最终都会是泡沫。

(3)文化产业中科技类融资租赁在国内逐渐发展起来,规模在放大。这些年中国的数字视频行业的总规模逐渐接近美国,最近两年的付费用户规模年均增长70%,有非常稳定的、可预期的现金流。在艺术品行业有没有可能做类似的融资租赁很值得研究。

3、股权类

(1)股权类文化艺术资产交易正在全面整顿。艺术品份额化,包括邮币卡交易,就是一种类股权的交易,但是它本身又不能产生生产性的增值,所以注定是泡沫。已在政府整顿之例。

(2)基于明星效应的股权资本市场泡沫已被遏制,(如范某某与赵某的文产类上市公司)文化市场很大程度上靠人,但是从资本市场来看,人是最没有信用价值的对象。因为人不是资产,如果用房子做抵押,万一出现了坏账可以把房子卖掉,但是一个人怎么处置呢?所以,从资本的角度来看,靠人尤其是靠什么头衔和名头的行业行为注定是有泡沫的。

(3)要进入股权资本市场,一定要和风险、私募这些股权投资合作。但是,从中国已有的案例来看不太成功,而且是相互伤害。

4、PPP模式

文化PPP模式空间大,据笔者所查政府从2012年至2015年间发布了政府与社会资本结合办项目的政策文件有12个。PPP模式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目前,中国的PPP市场发展非常迅猛,总投资超过了10万亿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 PPP市场。

鼓励文化领域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已经明确写入了“十三五”时期的文化产业规划。两会期间,文化部和财政部PPP财政中心正在加紧推进文化领域PPP的实施制定。

中国的文化领域非常适合PPP模式。在文化领域强调社会效益优先,政府责任义不容辞,但是仅靠财政资金直接投入显然不够,而且存在效率问题。所以,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

从目前趋势来看,“十九大”提出文化领域的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要服务于人民,另一方面让人民广泛地参与。而引入社会资本就是一种让人民广泛参与的最有机的方式,比如,博物馆、大遗址的建设,文化、旅游区的建设。目前,文旅建设需要从文旅地产向文旅经济综合模式提升,常山赏石特色小镇应该是这种模式的产物。

赵德奇: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深度好文)

五、下面我们着重研判一下艺术品的抵押融资的形式

艺术品抵押可能是观赏石与金融离的最近的一条路,抵押融资或将开启又一个造富神话,艺术品贷款作为艺术产业投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灵活多样的功能。如艺术品贷款不仅具有债务偿还功能,还可以广泛用来进行艺术品收购、艺术场馆建设或对艺术企业进行投资等活动。

美国进行艺术品贷款的一般流程是:借款者向金融机构提交质押艺术品,双方就质押艺术品评估价值达成一致后,借款人支付高额利息,通常可达12%至20%左右。之后,借款人取得相关贷款,一般为该艺术品评估价值的40%左右,但一旦借款人拖欠,艺术品不仅将被没收,其相关财产也可能被没收,而且可能还要偿付相当于艺术品估价15%额度的赔偿金。

从整体看,艺术产业投融资在国内外都不够成熟,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已高度发达,但艺术产业投融资包括相关质押贷款,仍然由于艺术产业的特殊性,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许多问题,许多艺术投融资人士都承认,艺术品贷款等投融资形式存在很大风险。

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等金融“巨擘”都曾发放过艺术品贷款。它们在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因这些贷款损失惨重,因此已停止发放艺术品贷款。西方的艺术市场评论家指出,艺术品市场缺乏监管,更无透明度可言。

从中西方关于艺术品抵押贷款的相关业务操作及相关规则来看,西方国家更趋保守,更注重维护金融机构的贷款安全,一般为该艺术品评估价值的40%左右,而在国内,这个比例达到60%。同时,西方国家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与国外没收其相关财产的规定相比,我国相关立法以及产业运作实践一般也不涉及对艺术品之外资产的处置。但这些风险现在已引起相关银行和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注意。

至于“艺术银行”目前香港唯一一家拥有特区政府发牌的艺术银行,主要做艺术品抵押贷款业务。目前,其已投放贷款数千万港币,主要面向包括画廊在内的相关收藏者、相关贷款抵押品,抵押品主要是油画、国画、官窑和珠宝四大类,未查见有观赏石。

综上可知,目前艺术产业投融资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金融机构侧重于控制贷款风险,而留给艺术机构进行操作的空间不足,在艺术投融资市场,艺术机构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赵德奇: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深度好文)

六、银行及金融机构担心的风险

1、评估风险

艺术品抵质押融资中的评估风险。除了真伪问题外,艺术品抵质押融资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就是艺术品价格评估。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评估对象,无法采用单纯的财产评估方式进行估值,因为艺术品的价值具有多元化倾向。

一是历史价值,不同时代艺术品往往带有那个年代印记,尤其是文物类艺术品,是解读人类历史的一把重要钥匙。

二是艺术价值,即艺术品内在的审美价值,人们在欣赏作品过程中会产生美感、联想和共鸣。

三是收藏价值,艺术品的玩赏功能使收藏成为人们高级娱乐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经济价值,艺术品的收藏和交易是一种投资经营活动,成了富裕阶层投资理财的重要平台和渠道。这种价值统一在艺术品上,使艺术品价格评估标准具有了多重性,同时也使评估变得更为复杂。

由于国内目前缺乏统一的艺术品价格评估标准,不同专家对于同一艺术品在价格问题上很难形成统一意见,同一艺术品在不同时期的价格也会出现不同。因此,估值问题成为艺术品抵质押融资的重要门槛儿,自说自话的评估专家和莫名长出的评估公司,无公信力可言且严重缺乏可遡源可核查的真实交易记录是重大风险源。

2、保管风险

艺术品抵质押融资中的保管风险。抵质押融资的艺术品按惯例通常应当由银行转移占有。但是艺术品与一般质押动产不同,对保管环境和条件要求较高。银行虽有保险箱业务,但都不一定适宜保管艺术品。抵质押融资的艺术品因价值较高,在保管期间还存在品质和价值上的多重风险,如破损、火灾、盗窃等。因此,国外保险业开发出了与艺术品有关的保险险种。我国目前尚无针对艺术品的成熟保险业务,保险行业对艺术品保险业务的态度普遍不积极。如是大型众多的观赏石,场地和运输都将是一个问题。由此,艺术品保管风险自然就成为艺术品抵质押融资业务中的风险之一。

3、权属风险

艺术品抵质押融资中的权属风险。艺术品是一类比较复杂的财产,与其相关联的权属种类较多。除了涉及物权、债权外,艺术品还涉及知识产权、人身权等多项权能,其牵涉到的当事人可能是多重的。一旦因艺术品权属不清发生争议、纠纷、诉讼,以致质押物被查封冻结,可能造成质押方不能按时还款,质押行为的几方关系人也可能因该艺术品所有权或版权产生纠纷,从而对质权方造成法律风险。

4、流通性风险

抵质押融资中的流通性风险就是,需要将艺术品变现时不能如期变现。不能以适当或期望的价格变现。从变现来看,无论是信托、理财、基金等以艺术品为投资对象的业务,还是以按揭、典当等以艺术品为质押品的业务,都可能存在变现问题。观赏石的市场更不规范和不成熟,变现更困难不能还贷时卖给谁?

5、其他法律风险

艺术品抵质押融资中的其他法律风险。艺术品抵质押融资是新兴的金融业务,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规范艺术品抵质押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而针对非艺术品抵质押的相关物权和知识产权等法律规范并不完全适用于艺术品质押活动,这就使得艺术品抵质押融资业务可能面临诸多法律风险。另外,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质物,还可能受到原本与质押无关的法律的规范和约束。比如,有些艺术品可能是文物,艺术品抵质押业务的开展还应适用文物保护的有关法规。再比如,有些艺术品的流通范围存在局限性,如限制出境,还有的艺术品交易对象有特殊要求,如国家优先购买权等,这些相关法律规定都可能影响艺术品质物的变现效率。当然在观赏石这种情况可能少见,但金融机构的法务部门考虑的是整个艺术品面对的风险。

又如观赏石抵质押融资,可核查数据缺乏,真实性透明度缺乏,公信力权威性缺乏等风险,难以做出实质性判断。这些风险是导致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对艺术品投融资的最大担心所在,也是他们风控和内控的必须。

赵德奇: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深度好文)

七、中国赏石界离产业化和金融化还有多远

(1)中国赏石界离产业化和金融化还很远,但已经有人开始行动,人才的缺乏是根本问题。

虽然艺术品金融正伴随着人们物质财富的积累及精神消费的需求迅速崛起,但缺乏合格专项领域人才,往往造成了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在我国数百所高校中仅有少数开办艺术管理和文化管理相关的专业,而我国800多万金融从业人员中,具备艺术品专业知识和艺术品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更少之又少。据悉我国大约几仟万与观赏石收藏与交易的相关者,其中既懂石头又懂金融者的人才也应该十分稀少。

上海的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的创始人范勇先生指出,人才的缺口成为了当下我国艺术品金融行业创新发展的一大挑战,从而人才培养才是“撬动”文化艺术+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培养人才、改变艺术金融生态是一个长期且具有历史责任和社会价值的事业。

据悉,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将建立与产学研融合的机制,并建立艺术品资产评估体系。在艺术品金融的相关产业领域,还将与艺术品保险公司、艺术银行、大数据平台等展开多层次的探讨与互动。

(2)不能单纯把石头卖得好就称为产业化。更不能以为开个大会,请些金融界人士站台,讲些前景或鼓励的话就叫金融化。不妨拿被评估1.3个亿的观赏石,到金融机构去抵押贷款就明了了。

目前赏石界已比较深刻的认识了,价格评估和价格话语权的重要性,已经有几方面的力量在角力,都想在观赏石价格评估上占有话语权。有的着重价格评估人员的培训,有着重石种资源的鉴评标准,有的成立艺术品评估公司。

(3)在2009年,艺术品质押在国内就开始试水了,随后艺术品抵押贷款也被提上日程。但由于鉴定、估值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银行一直对艺术品抵押贷款业务非常谨慎。

2010年,深圳某公司以一批苏绣珍品作为担保,获得建设银行深圳分行的3000万元贷款。此后,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等也”试水”艺术品抵押贷款业务,不过规模都较小。 “艺术品与金融资本的结合还面临难题,市场还不成熟。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黄雪军当时表示,”银行业务涉及的都是标准化产品,而艺术品则是个性化产品。在二者的结合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难题首先是真伪的鉴定。”

温州已经有了艺术品抵押贷款试点,有银行人士依然认为,从艺术品市场的诚信体系,到标的物的估值标准,再到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监管体系都存在很多问题。古玩艺术品抵押贷款也在个别银行启动,有专家指出这只是个案。

以上情况仅是对工艺艺术品、字画、古玩珠宝类艺术品而说的,观赏石艺术品在金融界的认可程度路还更远。

(4)观赏石作为文化艺术品的一员,离产业化最近的是艺术品的交易会展服务,这类比较容易实施,所以赏石界展会现在开展的轰轰烈烈,一个紧接一个。

至于拍卖行较容易进入,只不过是能否拍出去,拍价高低的问题,对于拍卖行本身来说风险并不大。由于近几年仿古作假之风的泛滥,一些珍惜自已名声的拍行谨慎了许多。

至于PPP项目是和政府对接,与政府合作拿钱,那就要看你的项目选择如何、团队撰写的可行研究报告如何。关键是私人或企业也必出一部分资金,现在这样的企业和私人太少,因为这种项目都是长线投资,回报慢且运营的管理也是问题。

离金融化最近的是抵押贷款,如何在抵押贷款上破冰,将是石界一大亮点,这不是难在石界而是难在金融界。如估价合理、如贷款额度低点、如还贷有担保还是大有可能的,这里的放贷方指的是银行、不是指私人间的借贷关系,整个过程的程序方法权威性对赏石界有极大的示范性效果。如能设立有金融机构参与的观赏石产业化金融化研究机构,可以很大程度上解除金融界所担心的风险。

现在石界有的热衷于成立评估机构,这些评估机构有的实际控制人本身还负有不少债务,你怎能通得过认真精明风控的尽职调查,信用显然很低。会怀疑你价格评估的公正和真实,会怀疑你是否估高了赚评估费合媒骗银行,你评估的依据是什么?重复交易的数据那里来?而贷给你钱的金融机构从骨子里认可才是最重要的,保险公司敢给你保险才是关键。记住现在可是商业银行,风控是越来越严。

石界,能拥有金融赏石艺术品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可靠权威的估值体系、金融保险和担保体系的认可,是未来观赏石进入主流艺术品产业化金融化的希望所在。

赵德奇: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深度好文)

结束语:

赏石界非功利性的文化赏石、艺术赏石与功利性的产业化、金融化两翼齐飞才能走的更远飞得更高。短视的资本逐利的赏石行为,将成为观赏石艺术品发展的路障。

文化和艺术赏石的理念虽然可以超越现实而存在,但观赏石艺术品产业化、金融化却是现实社会体系成熟后的产物,不可能一蹴而就。谁来高举旗帜开路除障,探索前行,任重道远!

最后感谢通力律师事务所金融专家陈律师,民生银行专家王先生的帮助。

参考资料:

1、2017年公开发布了瞿丹的《大数据看全球艺术市场新格局》。

2、2016中国艺术品产业创新暨艺术品投融资高峰论坛上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出品《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4、国发〔2011〕38号,《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

5、“2018亚洲艺术品金融论坛(第三届)暨艺术品金融的商业模式与创新高峰论坛”主题发言。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14782.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0月21日 上午1:00
下一篇 2018年10月23日 上午1: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