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英石赏石协会特邀推出
策展:邓培文
图/文:陆舜冬
◎ 体现传统赏石的艺术精神
在2019年11月的陈村石展中,顺德英石赏石协会策展的特展区,以英石为主要内容,在选石取势、立意命名和台座设计等相关创作环节上,严格遵循传统赏石相关规律,特色鲜明地体现传统赏石的艺术精神。然而,在布局演示方面,则借鉴了现代艺术简约线条构成的原理,突出重点,消减一切干扰因素;在空间设置上,创新运用“曲径通幽”和“借景”“漏景”的原理阐释移步换景和空间的层次递进关系。
而柳州“龙城石语”团队策展的特展区,则以水石为主要内容,在作品选择、赏石理念诠释和布局演示方面,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特色鲜明的当代赏石艺术特征(详见后文《当代赏石艺术再复苏》)。
以上两个特展区遥相呼应,让传统赏石与当代赏石不期而遇,两种艺术语言描绘了同样的精彩。艺术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当“传统”遇见“当代”,“传统”便成为“当代”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若“当代”遇见“未来”,相信“当代”会成为“未来”中的“传统”要素。这种“遇见”,正是赏石艺术在当下的美好邂逅。“传统”“当代”“未来”,三者交织而行,“当代”因此精彩而富活力。
◎ 创新运用“曲径通幽”和“借景”“漏景”原理阐释移步换景和空间层次
“漏景”,也许是中国古代园林中最有意思的造景手法之一,它在平面上打开了三维空间,将空间变得幽深灵动有趣,借鉴这一手法所作的室内空间设计,破中立新,另有天地,别有意趣。本场的英石特展区,几处“漏景”,轻描淡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依然让英石芳华乍泄,隐约中展示的风采,那是怎样的美丽!
赏石,尤其是景观石,讲究移步换景,可在观者移步观赏的过程中,不同角度看到不同的美景。而观赏石展区布局,不仅要求对单一观赏石能进行多角度展示,更对整场观赏石设点、分布、展示有起承转合的节奏。于是,展场分区、浏览线路、行进与转折等分合安排,则要充分考虑如何为此服务。
结合展会特点,本场英石展在布局上采用简洁直线为主,用现代几何造型搭载“递进”“遮漏”“通幽”等传统的核心思想。
◎ 集结经典英石展品
与传统观赏石展不同的又一个地方是展台的形制,常用的几架展台被方正或瘦长的几何形展台取代,此处的展台本身没有太多的可观赏性,它们完全为观赏石量身定制:为横向展开的观赏石安排的是长方形展台,为立石安排的是瘦长的梯形高台。在这样的展台衬托下,观赏石的主体地位更加彰显。
英石,主产在广东英德市望埠镇东北部的英山,又称英德石。英山,方圆百里,山表大多裸露,青苍逸瘦,嶙峋奇巧,所产之石,玲珑剔透、纹理错落,历来是上贡之物。英石可分为水石与旱石,阳石和阴石等。阳石裸露地面,长期风化,质地坚硬,色泽青苍,形体瘦削,面多褶皱,扣之声脆,是瘦和皱的典型,如杭州江南名石苑的绉云峰阴石深埋地下,风化不足,质地松润,色泽青黛,有的间有白纹,形体漏透,造型雄奇,玉润通透,扣之声微,是漏和透的典型,形状类似太湖石。
宋代的《洞天清禄集》、《渔阳公石谱》、《云林石谱》、《老学庵笔记》等书均有英石记载,产地明确在“英州真阳县之间”,“英州石山,自城中入钟山,涉锦溪,至灵泉,乃出石处”,称“英之山石,擅名天下”。宋代米芾,公差之余,常到产地选石。黄庭坚任广西象州太守时,玩英石不惜“万金载归”,还留下“醉梦江湖一叶中”的诗句。苏东坡曾两至英德,“获双石一绿一白”,名为《仇池》,视为“希代之宝”。对《九华》一石,他也一见钟情,但却因故错过,再寻不得。他在《忆壶中九华》一诗中写道:“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状在画图中”。
英石的开发与收藏,起于宋,盛于清。从宋至清,历经几朝,虽欣赏趣点略有变化,但对其石皱多纹,透而玲珑,瘦而耸削,集皱、透、漏、瘦之美的认识是一致的。“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甘心埋没苦终身,盛世搜罗谁肯漏。幸得硁硁磨不磷,于今颖脱出诸袖。”清人陈洪范精彩地诠释了英石的特色。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宝藏杂志):英石 · 遇见当代(一)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34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