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徽文石吗
——“云”字石的命名兼谈皖南名石徽文石赏析
文字石在奇石收藏中,可谓“可遇不可求”,很开门的文字石更是凤毛麟角!笔者收藏的一方徽文石文字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方美石石形规整,画面清晰,对比度强烈,凸显出一个金色的“云”字。该字似以浓墨书写,隶书入笔,章法准确到位,字体结构匀称,笔画饱满圆润。这一经大自然千百万年精雕细作的“云”字,可与任何书法佳作媲美!
在为这方美石题名时,考虑到其有上、中、下三个画面,顶部有一虎面,中部“云”字,底部有三点金色的水滴。遗憾的是虎面左侧有老残,因而很遗憾的忽略了,便题“祥云”为名。但底都的金色水滴绝不能忽略,它似夏日干涸的河流,即将迎来的甘霖,透过云层的雨水,是那么的清冽甘甜!经数月酝酿,多次修改,最终定名为:《云水泽家园》。让金色的云水,泽被你的家园,我的家园,他的家园,泽被中华民族的大家园!
《云水泽家园》
经笔者收集整理,皖南石友中收藏的徽文石文字石,还有如下几图:《黄山》、《蓮》、《發》、《心想事成》、《一坛福酒(久)》。
徽文石,产于皖南黄山北麓的多条河流中。二十多年前,由黄山奇石协会的石友们,最早在古太平县治所在地仙源镇旁的麻川河中被发现,时称“麻川石”。后来很快发现,在旌德县的徽水河、泾县的浙西河、南陵县的青弋江段,都有产出。在宁国市、广德县、浙江省长兴县安吉镇也有少量发现。麻川河流域的黄山余脉,应是徽文石产出的源头。笔者曾在仙源镇附近的三门山上,见过徽文石的山料。这些山料,在千百万年前,经地壳运动,河流搬运,水与砂的冲刷,才形成了如今的皖南名石徽文石。据此,越是远离黄山,其石质越是光泽温润,个体也越小。到了青弋江下游的南陵县段,基本都成了大至西瓜小至鸡蛋般的籽料,地子更黑更润,金纹更黄更凸,煞是可人。
徽文石的主要特征,就是沉稳、庄重的黑色绸缎般的地子上,由高贵、富丽的金黄色的点、线、面,构成了文字、人物、动物、风景等等画面,摩氏硬度在6一一7.5之间。徽文石的金纹,绝大部分凸起于黑色的地子,石友们称为“鼓包”,似浅浮雕而具立体感。这是因为金色部分质地硬于黑色部分,因长年水洗砂磨而成。从以下徽文石作品中,可以了解到这一特点。
《梅》图
作品《梅》所表现的是:一株虬劲的腊梅,枝头缀满傲雪的梅花,从树干到树枝由粗至细过度自然,如玉雕大师以浅浮雕的手法,将她镌刻在墨玉般的地子上。该作品的大小为标准石型,置于案头,似有暗香流出。此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内外大奖赛,均获不俗佳绩。
徽文石作品《高士图》,也属于该石种中浅浮雕类的精品人物画面石,有李白和屈原的形象和风范!
《高士图》
在徽文石品种中,也有纹路与地子为同一平面的作品,形成的画面与文字虽没有“鼓包”的有立体感,但强烈的色彩对比,仍有别于一般的水石。作品《寒梅报春》,便是其中的精品。
《寒梅报春》图
该美石画面表达的是,宽阔的湖面,波光粼粼。近处一株高大的金色的腊梅,与湖对面一丛腊梅隔湖相望。她们在料峭的寒风中,向人们报告着春天即将来临的消息。该石画面构图疏密有致,“密不透风”与“疏可跑马”都恰到好处,实在让人称奇!
下图三方《始祖鸟》、《紫气东来》、《小平》徽文石,也同《寒梅报春》一样,属于徽文石中同类品种。
《始祖鸟》
《紫气东来》
《小平》
徽文石在个体的大小上,与其它石种相似,大到两吨,小至一拳,大小虽不同,各有其韵致。大有大的雄伟气派,小有小的玲珑可爱,无论大小,都能在您的宅中,找到合适的位置,供收藏者潜心把玩。如下面两图,《律动》和文字石《锦鲤戏鹅》一大一小,相去甚远,皆可入眼。
《律动》
《锦鲤戏鹅》
在徽文石的大家族中,还有一个品种,与上面介绍的黑地金纹完全不同,这就是黑地银纹,且量小难寻。如果把金纹徽文石比作皇帝,那么,银纹徽文石就是白富美的皇后了。如:《龙马精神》,《神童逐日》,《土上生金》图
《龙马精神》
《神童逐日》
《土上生金》
据笔者了解,徽文石存世量较大。因地缘优势,资源主要集中在黄山市黄山区、旌德县、泾县榔桥镇、南陵县。上述地区的石友中特别是南陵县的石友,收藏的徽文石比较集中。居住在南陵县城的皖南观赏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钟俊先生,就藏有大量精品徽文石。
但是,因徽文石属水石类,都采自河流溪水之中,现有关河道已整治多年,告一段落,当地政府部门也已严禁开采河中砂石,所以,徽文石的产出也就同时告一段落,资源仍在,得之却不易了。
关于这一石种的名称,我们已知最初称“麻川石”,现在,这一名称已经淡出。在皖南石友的称谓中,有“金纹石”,“金纹浮雕石”,“徽纹石”,“徽文石”。这从皖南有关市县观赏石协会结集出版的图书中可以看出。笔者曾在2012年8月出版的《中国灵璧石》杂志上,撰写《魅力徽纹石》一文,并附图10多幅推介过徽文石,当时也称“徽纹石”。随着对徽文石认仙的进一步加深,锲合进徽州三雕文化,以及徽水河产出徽文石精品最多,并借鉴山东“博山纹石”改名“博文石”的成功案例,笔者近年来一直呼吁,将“纹”的绞丝边傍去掉,称“徽文石”。且在古代汉语中,“纹”“文”两字通假,将“徽纹石”改为“徽文石”,文化气息更浓,也符合赏石贵在文化的理念。这一称谓,也逐步为大家所接受。当然,这还须经权威机构中国观赏石协会的专家们认可并确认。
徽文石是散落在皖南河流中的一颗颗珍珠,是大自然对皖南众多石友的慷慨遗赠,是皖南石友们所获得的天赐宝物,同时,也的确得到了皖南石友们的厚爱。
注:
1、 余九幅图附后
2、本文采用图片,部分翻拍自《黄山奇石》《徽州奇石》《宁国奇石》。
2018年1月6日定稿于芜湖
作者简介:
刘师银,男,现任皖南赏石联谊会秘书长,芜湖市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对皖南石种,尤其是对宣石和徽纹石收藏研究颇深。2016年底,与池州市、东至县、休宁县、歙县、旌德县、宣城市、芜湖市、南陵县等市县的观赏石协会领导,共同发起创建了“皖南赏石联谊会”,并被推举为秘书长。随着铜陵市观赏石协会的参加,现联谊会会员单位已增至12个。
鲍建生,女,芜湖市观赏石协会会员,芜湖市观赏石文化研究会理事。
刘师银、鲍建生为皖南石界知名的赏石伉俪。他们先后在《芜湖日报》、《大江晚报》、《中国灵璧石》杂志、《新民晚报》社区版•“中华奇石”报上,发表赏石类文章20多篇。鲍建生的摄影图片新闻多次在《中华奇石》报上发表,被誉为“皖南赏石联谊会”的“随军记者”。
2015年9月,他们将近20年的赏石文章和收藏的部分奇石图片,汇集成册,由陈东升老师题写书名、陈民府会长题写“艺瘦堂”堂号、芜湖市委宣传部原部长朱典淼老师作序的《艺瘦堂藏石选》出版,这也是芜湖市石界乃至皖南石界的第一部个人赏石类书籍。他们的赏石事迹,曾被《新民晚报》社区版•中华奇石报、芜湖新闻网、《大江晚报》、《芜湖商会》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他们的赏石宗旨是:藏石求真,做人求实,快乐自已,感染他人。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石界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10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