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石
-
石非石走进2020上海艺博会|蒙德里安与中国赏石艺术的对话
中国赏石艺术是独具东方哲学韵味的生活艺术之一,是中国人抒发自然山水情怀的艺术形式,与中国山水画共同形成二维和三维的视觉体系。赏石的“形、质、色、纹”以及自然天成的趣味“韵”,有别于…
-
“蓦然回首”三题|石非石2020上海展
“蓦然回首”为著名画家、藏家王衍平先生的家传爱石,见证了父子两代人薪火相传的收藏故事,因而尤显尊贵,常现身于名石展演之中,赏析文字可谓丰富。然而越是美石,越有深入欣赏的空间和味道,…
-
石不能言诗境观|“石非石”2020上海展参想
品石吟诗是我的爱好,前提是必须有真情感的激发,过程中即便是枯肠索句,也觉得是一种乐趣。但这种乐趣不常有,或者说好石不易见。而一见到《石非石2020上海展》的宣传海报,则顿觉眼前一亮…
-
离开稀缺的“唯一”,奇石一钱不值!
在赏石界,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奇石是唯一的!” 详细一点可以表述为:“奇石不像陶瓷、书、画,同一个人有数十百千的作品。奇石是老天爷造的,只此一件,不可再生,不可复制”。 潜…
-
风花竹石,静闲得之
林有麟《素园石谱》文曰:维石神秀,天下名家罕睹俦匹。以其广狭高卑,仅足盈握,出入怀䄂者是也。而峰峦崇矗,洞壑窅冥,曲蹬回岩,环丘复道,云窝月窦,削壁阴崖,展转有情,顾盼生色,其巧虽…
-
探寻独立的长江画面石鉴赏语言。
回顾近三十年来长江画面石的发展历程长江石的赏玩发端,是从民间普通百姓休闲娱乐自发兴起。人们都在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寻找主题、识图、附会、讲故事、寓吉祥,民俗化特征较强。因缺少历史传…
-
【谈古说今】晚明瓷上写石多
“明天启•米万钟制青花洞石花卉出戟觚”,成交价1437.5万元 北京保利拍卖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十面灵璧山居藏书画赏石专场”中,“明天启·米万钟制青花洞石花卉出戟觚”(高32cm)…
-
更书香草续离骚|写在上石协第二期传统赏石鉴藏家研修班之前
/ 情 怀 / 沪上风云阅百年 片石纳尽谱新篇 灵岩唤作奇峰景 峻谷掘出锦绣笺 立壑营丘山骨鉴 著书拓影道心传 评说何待后生语 我辈自当任在肩 夏日浓烈的印象尚未完全退去,深秋…
-
现于北宋,兴于晚明,雨花石玩有传承
在雨花石乃至观赏石收藏史上,1955年至1958年在南京市城内鼓楼岗西北北阴阳营遗址发掘出的一组(76枚)雨花石,无疑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在这个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存随葬品…
-
十大观赏石收藏心理,你占了几个?
观赏石收藏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很早就为文人雅士所欣赏,如今更广泛地被人们接受并被吸引,积极参与到这一领域。是什么原因吸引人们去采集、购买、欣赏、收藏观赏石呢?这里试从观赏石收藏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