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石
-
徐文强:对形、质、色、纹、韵、配座、命题的认识和理解(六)
对形、质、色、纹、韵、配座、命题的认识和理解 六、配座的魅力 没有一种艺术品会像观赏石那样依赖底座(道具),也没有一种底座能像观赏石底座那样改变观赏石本身的艺形象。观赏石的历史是从…
-
文献资料所见的唐代赏石
唐代明确记载赏石的文献资料以诗文为主。这些诗文大都属於盛唐到晚唐这大约两百年间,兴诗作文者也大都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因此有关唐代早期以及文人士大夫以外的奇石欣赏便不得而知。有意思的…
-
丁文父:清宫御苑中受到冷落的英石
英石是中国传统三大名石之一。从宋代以来,英石由于“皱而多纹”、“瘦而耸削”的欣赏价值深受文人的追崇。例如,宋岭南使程德孺解官北还,以英石赠扬州为官的苏轼。苏轼取杜甫“万古仇池穴”之…
-
张卫:手中有石心不慌
题记:本文不长,但很现实;本文不谈情怀,只谈生活与解决生活困难的办法。以笔者的体会,谈谈手中有几颗石头对于我们渡过生活难关的重要性。手中有石,指的是精品奇石,而不是普通商品石。何为…
-
张家夫:如何提高观赏石的经济价值
【导语】本文整理自张家夫先生在2018吴家花园人文赏石艺术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张家夫先生为中南海挑选并置于国务院国际会议室庭院的灵璧石“玉树临风” 首先感悟三句话:做好人,玩好石,…
-
赵德奇:小品组合发展的三个阶段
当前赏石界,小品组合正风起云涌。小品组合怎样持续地发展,怎样在内容上汲取更丰富的养料,怎样追求更新的表现形式,怎样寻求新的突破,怎样冲出同义反复的审美疲劳和理念的桎梏,成为了各地石…
-
【名石品赏】黄河石“莫言”
第十届上海得云轩小品暨组合石邀请展上,有一方标准石引起了围观。这方黄河石“莫言”(宽38公分,高30公分,厚33公分。赵跃武藏),体量不小,比例匀称,色彩呈米黄色,水洗度较好,造型…
-
【谈古说今】醉白池中风月古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大展》正在上海博物馆跨年热展之中,所谓好事成双,新年之前,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在松江醉白池公园内正式开馆,展出各类展品90余件套,其中书画作品80件套,包括…
-
吕桦:江西名石与名人之——陈寅恪与”鹤寿石”
陈寅恪(Ke,旧读que),字鹤寿(1890一1969),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历史学家,上世纪二十年代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被称为”教授的教授…
-
“太空信号”:人类与外星人互通的语言是“岩石”吗?
昨天下午闲逛一家矿石店时偶然发现了一块被称为“已知最古老的岩石”。岩石常见,但“最古老的”岩石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块岩石来自于一对老夫妇的遗产。我看着它黝黑的石表、雪白的岩脉以及标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