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传统国画以山水为上,那么,赏石呈像即以景观为上。所谓景观,其实就是以山形为代表的自然景象,也包括类似附属于山水景观的建筑(如长城)等人文景观。其中山形景观石是造型石中的大项,也是赏石界拥趸者最多的。因为,赏石的本意或者初心就是亲近自然,与自然对话。而山形景观石是观赏石中最接近大自然的,也可以说是自然的缩影。一般来说,我们把观赏石(造型石)呈像分为景观、象形与意象(抽象)三大类。其中,景观其实也是一种象形,是自然界某种真实景观的再现或是某些真实景观的综合概括。在发现有关景观石主题时,我们常常会把一些特定的山川景观予以命名,所以有一定的形似要求。另一方面,景观石的造型也要与形式美学诸多原理相契合,包括均衡、节奏、韵律、黄金分割等,是对于自然山川景观形式美的一种提炼和升华。也就是说,景观石可以是一种再现自然,也可以是一种再造自然——就像是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可以说,景观石是属于“似与不似之间”的一种存在,非常考验赏石者的阅历、游历和想象力。
景观石虽然在各大石种中都有赋存,但是比较出彩的石种并不很多,比如摩尔石。这也是由于各石种的自然禀赋、形成难度之不同而造成的。
题名:【山河万里】
石种:摩尔石
规格:116cm×60cm×38cm
摩尔石是20世纪末开发的广西红水河水冲石,以其线条造型与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十分相似而得名。摩尔石大多色彩单一,以青灰色为主,但造型变化奇,形成难度大,以体块、线条见长,刚柔相济,其主题样式带有某种不确定性,更接近于现代抽象雕塑作品,有的简直可以说是亨利·摩尔雕塑的翻版。相比之下,摩尔石出现带有某种具象特征的景观造型概率不大。
邓志刚所藏的这两方摩尔石,都是属于群峰型景观山,主峰突兀,左右副峰一一拱卫,高低错落,如同音乐的乐符一般,颇有一种韵律和节奏感。水洗度颇佳,表质光滑润泽,整体造型大致属于环山抱湖型,风水意义颇强。而且,两者自然平底,颇为少见,形成难度极大。
不同于以传统山石类景观石(如灵璧石、英石等),类似摩尔石的水冲石类一般少见皴法或肌理细节,也就是说,它的纹的特征并不明显,甚至没有,缺乏一些细节表现,这就使得它在表现景观的真境(身入其境)意味时并不凸显。
一般来说,判别山形景观石意韵的最高境界,就像北宋画家郭熙提及山水画要给人以可以游、可以居的感受:“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其中,可以居、可以游是最高境界。这同样适用于对于传统山形景观石的评判,即山形景观石不但要符合形式美的诸多原理,同样应该引人入胜,给人以可以亲近、可以进入的感受,这包括对于质地、肌理(皴理)、造型走势、局部细节等要符合或者贴近自然真山水。当然,这更多是传统意义景观石所追求的境界或者是带给人的感受。
如果说,皴法是山水画的笔墨精神所在,那么,皴理可以视为传统景观石的生命所在。在景观石比较有特点的石种之中,往往都是皴理皱襞比较特别或是丰富的,包括灵璧石、英石、淄博文石、崂山绿石、福建九龙璧等。与这些传统意义的景观石不同,摩尔石的现代(雕塑)意义颇为彰显,它不太注重细节的再现,而是体现一种解衣磅礴的大写意精神,富有表现力和装饰感,视觉冲击力更强。
题名:【群峰竞秀】
石种:摩尔石
规格:138cm×70cm×60cm
以山形为代表的景观石,既是一种具体而微(似),更多的是一种似曾相识(似与不似)。而且,它具有某些象征意味。山在古人心目中自有生命和性情,不但是万物生长的地方,可以居游的场所,它还是崇高(德行)的象征,长寿的象征,隐逸的象征。这也是传统砚山造型景观石一直为人所重的原因。
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笔墨当随时代,赏石概莫能外。景观虽然是传统赏石极为重要的呈像形式,但是如何在现代赏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一种当代性,这是摩尔石带给我们的启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宝藏杂志):思接千载 · 景观山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86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