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邪雅物玉狮子

狮子主产于非洲、南美和印度,是个外来物种。狮子引入中土始于东汉。相传东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时,西域安息(在今伊朗)国王向汉朝进贡一对狮子,中土从此才有了狮子,当时被视为吉祥、勇敢的象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作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以后,所以还没有“狮”字,古代汉语中狮与师两字同音通假,师子即狮子。自东汉直至清朝中期,历朝历代多有域外国家向中国朝廷进献狮子,供皇家观赏。这种狮子,都是经过人工驯化的。

【名石品赏】辟邪雅物玉狮子

内蒙戈壁玛瑙“玉狮子”

这方内蒙戈壁玛瑙“玉狮子”(宽23公分,高26公分,厚20公分),皮壳特别朗润,肌理特别缜密,表皮带有淡褐色,并没有全部覆盖,而是恰到好处地露出了部分洁白色内质,略带糖色,披褐怀玉,莹润剔透。造型端庄浑圆,比例协调,四面可观。正面看,分明是一只蹲坐的狮子,眼鼻器官依稀可辨,尤其是大嘴特征明显,大有一张大嘴吃四方的豪气。从侧面来看,眼鼻嘴的特征也是非常明显,尤其是大嘴。不同于一般给人威猛雄武感觉的石狮子,这方戈壁玛瑙狮子显得十分喜气,尤其是眼鼻嘴部分,让人有一种亲近感,似乎已经受过人类驯化了。

【名石品赏】辟邪雅物玉狮子

内蒙戈壁玛瑙“玉狮子”侧面

狮子这个外来物种,之所以在中土得到厚爱,应该与佛教有关。传说释迦牟尼出生时便会走路说话,他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七步,每走一步,足下就开出一朵莲花。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状:“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吼”后来被作为佛祖说法的代名词,比喻佛祖说法如狮子威服众兽一般,能降伏一切众生。佛家认为,狮子是高贵尊严的灵兽,有护法辟邪的作用。如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狮子。

【名石品赏】辟邪雅物玉狮子

明末·大理石雕狮子坐像(一对,高160公分),香港苏富比2010年春拍会成交1930万元

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狮子以瑞兽的形象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特别是艺术领域。古汉语中狮、师两字同音通假,民间多以喻狮为师,如大狮小狮即“太师少师”,寓意官运亨通。这与狮子的性格似乎也很合拍,据说狮子看似凶猛,却“最有情,受人德必报。”(清·南怀仁《坤舆图说》)狮子戏球,也是古代艺术品中最为多见的装饰,包括明代青花官窑瓷器上也时常见到此类纹饰。

【名石品赏】辟邪雅物玉狮子

清乾隆·御制铜胎掐丝与内填珐琅狮子摆件,北京保利2014年秋拍会以333,5万元成交

从古至今,狮子形象最广泛的用途,还是被制作石雕,用以镇宅、镇墓。石狮子,向来被认为是镇宅必备的辟邪物。记得多年前,我曾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馆,看到过一只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瓷枕呈八方体,上面描绘的就是一只蹲坐的狮子,昂首凝目,四肢紧绷,用笔流畅,刻画生动,而且边上有“镇宅”字样,十分少见。这也是当时石狮子已经用来镇宅的物证。

石狮子的造型,通常在历朝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期强悍威猛,宋代比较写实,元朝身躯瘦长有力,明清时期较为温顺,装饰性越来越强。大抵是随着朝代的更替,狮子威猛姿态每况愈下,变得越来越驯化。

【名石品赏】辟邪雅物玉狮子

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名石品赏】辟邪雅物玉狮子

唐·大理石狮子(一对),香港苏富比2017年春拍会以329,67万元成交

有意思的是,古代除了圆雕石狮子外,很少见到有玉狮子。古代有一种玉狻猊,狻猊也常被误认为是狮子的别称。其实,狻猊是一种传说动物,所谓“龙生九子”,其中之一(第五子)就是狻猊,据说它形似狮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所以香炉上常见其造像。如宋代诗人毛滂有《更漏子·熏香曲》词:“玉狻猊,金叶暖,馥馥香云不断。长下著,绣帘重。怕随花信风。……”所谓玉狻猊,指的就是香炉。

眼前的这方戈壁玛瑙狮子,却是一方天雕的玉狮子,来自于内蒙大漠深处,经过了上亿年的风砺砂洗,玲珑剔透,生动活泼,喜气祥和,体量适宜,可谓人见人爱。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

作者:俞莹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675.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0月15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7年10月17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