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望月石作颂

英石是古典赏石中的代表性石种。在古代,英石与灵璧石是经常相提并论的,明代晚期著名鉴赏家文震亨,在《长物志·品石》中明确指出:“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从存世的古代赏石来看,大部分为英石或是灵璧石。

有意思的是,在艺术品拍卖市场,古代灵璧石与英石时常会混淆起来,这不但是因为两者成分相同,色彩相似,硬度相仿,结构相近,而且两者均具备发声特性而受到推崇。如宋代诗人曾丰《乙巳正月过英州买得石山》诗中提到:“吾之好石如好色,…吾之好石如好声,…英石不与他石同。其色灿烂声玲珑,小山突兀百千重。”对于英石的声色之美给予了高度评价。

如果说,古典赏石的特征是瘦皱透漏的话,那么英石的形态、结构更接近于此标准,特别是瘦、皱的特点表现最为充分,外表锋棱突兀,褶皱深密,清瘦奇崛,色相苍古。近代徐珂《清稗类钞》中提及英石,“石匠上山,择其形势运用者凿之以归……均以皱、瘦、透、漏四者具备为良”。清人陈洪范对英石的拟人化描述,更是其他石种难望其项背:“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

【名石品赏】犀牛望月石作颂

清代英石“犀牛望月”

这方英石“犀牛望月”(连座高35公分,宽28公分,厚13公分),就是一方传世的清代英石,其石表包浆明显,底座小高脚座为旧配,石头背部稍为平坦,留有古人凿刻加工痕迹,这种加工做法(加工部位大多在背部或底部)在古代赏石中司空见惯,包括不少著名的园林名峰如苏州留园冠云峰、上海豫园玉玲珑等,这也反映了当时符合文人士大夫审美的天然赏石并不太多,以至于要人为加工,“以全其美”;石头正面皴理丰富,皱襞起伏,沟壑纵横,孔穴遍布,局部稍一放大,仿佛便是岩溶地貌的崇山峻岭,处处是景,小中见大,变化万千,叩之有声,耐人寻味。

有意思的是,前人留下了一个象形主题的名称——犀牛望月。石头落榫取势于东向,后面坐实,前面挑空,隐约可见犀牛头部出挑,向东而望月。苏东坡《赤壁赋》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之句,犀牛所望之月亮,指的正是农历十五的满月。

其实,这方石头并不十分具象,或者说更像是丛山景观,古代赏石一般也很少看具象,取名“犀牛望月”应该还有另外一层意思。“犀牛望月”之说,源自古代《关尹子·五鉴》,原意是说犀牛的角是弯曲的,且长在眼睛前部,视线受到角的影响,看到的月亮也是弯的。比喻一叶障目,所见不全面。联想到这方石头,主题也是似是而非,难窥全豹。

【名石品赏】犀牛望月石作颂

清代英石“犀牛望月”局部

就像这方“犀牛望月”英石一样,古典赏石的大部分主题都是似是而非、若隐若现,很少有特别具象的主题和题名。这与古典赏石的瘦皱透漏形态和结构特点有关,也更能激发起人们的思辨性和想象力。其实,古典赏石更多是一种象征意味,它是大自然的微观缩影,这与山水画的意味十分接近,不过山水画都是平面艺术,而且比较注重表现形象意境——有迹可循;而赏石则是一种立体艺术,更多体现出一种抽象意味——无迹可寻。

古典赏石虽然大部分主题无迹可寻,宛如世外之物,但其形态、结构之变幻,特别是肌理、皴法之奇幻——尤其是英石,却给了画家们艺术创作的灵感。如当代画石妙手旅美华裔画家刘丹,就对古典赏石——特别是英石情有独钟,不但收藏了不少古代赏石,而且创作过不少画石作品。他善于将西方绘画中的素描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粉本相融合,希望透过精研一方石头的精微细节,将传统山水画的宏观视角转化到微观层面,改造成富有想象力的景观,展现出一种奇幻无垠的宇宙心象,成为了当代画石的经典作品。

【名石品赏】犀牛望月石作颂

刘丹“云飞岫”(英石)水墨纸本,香港佳士得2016年春拍会以628万港元成交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

作者:俞莹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526.html

(1)
上一篇 2017年9月23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7年9月26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