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说今】吴冠中情寄园林

今年是现当代著名艺术大师吴冠中(1919—2010)逝世十周年。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各大拍卖公司普遍收缩了艺术品上拍的数量和场次,但是,吴冠中作品的上拍数量和质量似乎未减,上拍的作品不下八九十件,无论是成交率还是成交价,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是对于这位艺术大师的怀念和致敬。
图片
吴冠中1973年作《北国风光》油画木板
其中还诞生了又一件亿元拍品。香港苏富比2020年秋季拍卖会“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专场推出的吴冠中1973年作《北国风光》油画木板(71.7×160cm),成交价达1.51亿元港币(约合1.33亿元人民币),也是迄今吴冠中作品拍卖成交第四高纪录。
吴冠中无疑是亚洲20世纪极为重要的现代主义画家,也是当代艺术中最具时代特征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从七八十年代起就一直致力于探寻现代绘画与传统水墨所融合之“中西道路”,在“油画民族化”与“国画现代化”所做出的贡献和成就无人可企及。美国已故知名艺术史学者高居翰先生(James Cahill)认为,吴冠中的绘画充满了最能集中反映本世纪中国艺术面貌的各种特点,即东西方艺术的汇合及杂交。
图片

吴冠中1997年作 《周庄》油彩画布,保利香港2016年春拍会以2.36亿港币刷新画家作品拍卖最高纪录

其中,尤其是在从写实走向写意抽象的风格化道路上,苏州古典园林所给予画家的启发和创作灵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园林,集建筑美、景观美、意境美等众美为一体,尤其是随处可见的太湖石峰和石假山,带有抽象雕塑美的意味,是画家最为心折的。

图片

苏州留园“石林小院”
苏州古典园林之中,吴冠中笔下有狮子林、网师园、留园、拙政园等画迹,其中最多见的,无疑就是号称“假山王国”的狮子林了。吴冠中画笔中的狮子林,不下有一二十件,包括北京保利2011年春季拍卖会“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吴冠中重要绘画作品”上以1.15亿元成交价刷新当时现当代艺术的亿元拍卖纪录的,吴冠中1988年创作的彩墨画《狮子林》(144×297cm)。此件作品,在中国嘉德2019春季拍卖会“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专场再度上拍,成交价达1.4375亿元。类似构图的“狮子林”画作,画家画有好几幅,包括生前捐给上海美术馆的一幅《狮子林》(173×290cm)。
图片
吴冠中1988年彩墨画《狮子林》
狮子林号称“假山王国”,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那巨大而又连绵的太湖石假山。吴冠中笔下的狮子林,便是围绕这太湖石假山做文章,画家写有《狮子林》一文,认为狮子林湖石假山是意识流的造型体现:“似狮非狮石头林,园林小,堆砌那么多石头,如石头里无文章,便成了堵塞空间的累赘。文章也确在石头世界里:方圆、凹凸、穿凿,顾、盼、迎、合,是狮、是虎、是熊、是豹,或是人,又什么也不是,如果真是,则视觉局限了,空间缩小了!……狮子林的意识流造型构成是抽象的,抽象的形式之美被尊奉于长廊、亭台、松柏等具象的护卫之中,我突出此抽象造型,是有意发扬造园主人的审美意识。”
画家笔下的狮子林湖石假山,创造性地运用了挤线抽象绘制的形式,将原本嶙峋峥嵘的太湖石线条作了柔化处理,这可能是基于他认为,太湖石与人体绘画,与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有着一定的姻缘。
图片
吴冠中《狮子林》设色纸本(69.5×94.2cm),香港蘇富比2020年秋拍会成交价743.5万港元
狮子林中,有一方用太湖石拼接成的石狮子,有头有尾,特别是尾巴高高翘起,十分具象,拼接处水泥粘合痕迹非常明显,应该是现代人所为。吴冠中对此十分反感,认为多此一举:“苏州狮子林中有一块石头,似狮非狮,本来很有情趣,可任人联想玩赏,偏有人在上补了一条尾巴,他以为群众同他一样不知欣赏抽象美。”(《关于形式美》)

图片

狮子林中“石狮子”
关于如何创作和欣赏抽象美,画家有许多论述,可以概括为“风筝不断线”:“我所追求的形式美也罢,抽象美也罢,是重视其间含蕴着的某种意境的。将作品比之风筝,风筝必须能离地升空,但风筝不能断线。这线,是作品与人民感情间千里姻缘一线牵之线,是联系了作品与启示作品灵感的母体之间的线。我也往往踩在断线与不断线的边缘,但仍愿立足于不断线的范畴里。”只有“风筝不断线,不断线才能把握观众与作品的交流。”比如,他对于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纯几何形式的冷抽象,认为是“断线风筝”,因为人们看不懂。

图片

狮子林假山一景
仔细观察吴冠中笔下的苏州园林,可以发现,湖石、建筑、池鱼是缺一不可的“标配”,有时也有古树,但极少看到花卉。湖石是抽象雕塑,建筑是停留场所,池鱼带来了生机。建筑以亭子最为多见,即使假山石作为画面的主体,也少不了亭子的身影。亭者,停留也,是供游客歇息的场所,一般只有屋顶没有墙面(或是一面墙),既可四面观景,本身又是景点,也是古典园林中最具变化的建筑物形式。
图片
吴冠中《拙政园》设色纸本
如香港佳士得今年秋拍会“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专场推出的吴冠中《拙政园》设色纸本(又称《观鱼图》。66x135cm),为画家之典型白墙黑瓦江南水乡水墨作品,占据画面主体的就是一座亭子,面墙而筑,前有水池。细笔和点触所勾画的亭中游客,以及空中飞鸟和池中游鱼,打破了画面的平静。这幅画面的实景,应该是拙政园中的涵青亭,又名钓鱼台,位于拙政园东部兰雪堂之西的水池南,是一座组合式的半亭,一主二从,主亭平台挑出水面,如同水榭,两侧副亭略向后退,左右展开,整座亭子看似凤凰展翅,十分特别。画家笔下的亭子,舍去了其对称性,作了一些简约处理,使其不显呆板。
图片
拙政园中的涵青亭
吴冠中画中辨识度最高的苏州园林,除了狮子林太湖石假山之外,莫过于“小园极则”网师园的中部环池区(彩霞池)。早在1973年,吴冠中作有油画《苏州网师园》,画的就是网师园彩霞池北端那堵风火墙,只不过取景视角是在彩霞池东南侧的引静桥——苏州园林中最小的石拱桥,近处为假山石和藤蔓,远处为半山亭和射鸭廊,水池倒影若隐若现。这应该是画家最早所作的苏州园林油画作品之一。
图片

吴冠中油画《苏州网师园》

图片

网师园的中部环池区(彩霞池)景区(吴琛瑜摄)
不过,油画在表现园林假山石的时候,往往厚重有余,玲珑不足。如香港佳士得今年秋季拍卖会推出的吴冠中《园林(江南园林)》油彩木板(69×54cm。成交价1705万港元),作于1978年,也是湖石、亭子与池鱼的经典题材,远景为亭子,近景为水池游鱼和荷叶,作为中景和重心的两方太湖石峰突兀在前,极具视觉冲击力,但是,感觉有一种压抑感,太湖石透、漏的质感无法表现出来。这幅画面的构图,与画家后来创作的彩墨画《苏州留园》(1983年作)颇为相似,或许也是描绘留园景观,可能是冠云峰景区的一种浓缩和提炼。
图片

吴冠中《园林(江南园林)》油彩木板

图片

吴冠中1983作彩墨画《苏州留园》
也就是在1974年左右,吴冠中开始探索水墨创作,将油画的语言移植入水墨画中,用西方现代绘画的理念和形式元素,创造出新的彩墨艺术图式,包括苏州园林题材。吴冠中画有多幅网师园彩墨画,包括一些苏州园林画作,都是取景于网师园半山亭和旁边的黄石假山,只不过是将黄石假山改成了湖石假山。

图片

吴冠中彩墨画《苏州园林》
网师园中最经典的景点,就是中部环池区。其中包括与射鸭廊相连的半山亭,两个高高的观音兜样式的山墙,一座黄石小山,以及它们在水中的倒影,十分入画,最适合在对面的月到风来亭中观赏。尤其是两座似断犹连的观音兜山墙,在蓝天的映衬下,带有远山的意味,在江南园林中仅见,极具标识性。有人戏称:网师园一半颜值,竟靠一堵山墙!

图片

吴冠中1983年素描《网师园》

图片
吴冠中《网师园》设色纸本,不纯然是实景,更像是网师园和留园的混合体
如北京永乐2020艺术品全球首拍“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中外名人重要文献”推出的吴冠中《园林春色》镜心纸本(89×95.5cm。成交价621万元),是画家在八十年代后期为酬谢英美烟草公司所绘,一直悬挂于英美烟草公司香港办公室,画中远景的两个观音兜的山墙和左边亭子以及中间的水池,分明就是网师园中部环池区的景点,近景的三座巨大的太湖石峰,峥嵘突兀,构图十分大胆,应该是画家添加了自己的想象。
图片
吴冠中《园林春色》镜心纸本
苏州园林中,除了太湖石之外,古树、枯藤、漏窗乃至老墙,也给吴冠中的抽象画创作探索带来灵感。画家自己也承认,苏州拙政园的文征明手植藤,光福镇的汉柏(清、奇、古、怪),缠绵曲折,吸引其多次前去写生,是后来创作出相关抽象作品的“上马石”。画家在《说墙》一文中提到:“人老筋出,树老根出,线之扭曲永远吸引着古代画家和近代画家,提示了写实手法,启发了抽象节律。我看过、画过更多山野的峭壁,鬼斧神工,只予人强烈的感受,全无管制法则,但其神秘的美感令我拜服。这是抽象美,是美之抽象性威力,信乎米芾之拜石!”这些完全抽象类的画作,大多创作于90年代早中期。
图片
吴冠中《松魂》纸本设色
如今年北京保利拍卖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推出的吴冠中1992年作《秩序》设色纸本(67.6×130.6cm。成交价667万元),画面黑色框架部分细辨类似苏州园林漏窗,不过作了变形处理,墨气淋漓,背景白色粉墙上面的淡墨,如同漏窗在粉墙上的投影,点点随意挥洒的彩墨犹如墙上藤蔓,疏密有致,乱中有序,整体看则基本是一幅完全摆脱了具象束缚的抽象彩墨画之作。

图片

吴冠中 1992年彩墨画《秩序》,北京保利拍卖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成交价667万元,创作灵感可能来自苏州园林漏窗
图片
吴冠中彩墨画《秩序》局部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5042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21日 下午1:20
下一篇 2020年12月21日 下午1: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