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

编者按:

中国古代四大名石境况各有不同,至今仍能活跃于石市的除了其沉淀的历史文化厚度外,当代的“宽度”则是其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2020年11月6日至8日的“采石英州画不如”欢乐英州行暨首届英石鉴赏培训班则为来自各地的赏石爱好者再次打开英石文化的历史书卷,让大家沿着古代赏石达人的足迹寻英觅石。同时,培训班还安排学员参观当地著名的地质和人文景观,从耸立期间的地理标志——“活态的英石”遥想沧海桑田的“当年”。而当代赏石理念的介入、不同区域和人群的关注以及对英石不一而足的运用,拓宽了当代英石的赏玩视野。正是基于“厚度”之上的“宽度”,为当代英石文化赋予了更为迷人的魅力。我们摘录“纯说英石”的《英山朝宗》及学员许俊新的《印象英德》,以窥“欢乐英州行”一斑。

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
 

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山峦叠障-英石
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
英 山 朝 宗
 

文/纯说英石
 
英山位于英德市望埠镇东边,在呈南北走向滑水山脉(民间也有称英山山脉)的中段,其核心位置在望埠同心村委;其南北长度约15公里,南至黄塘村委,北到崦山村委接崩山、青石等村委,再往北则与沙口镇冬瓜铺、清溪等其他主产区连成一片。东西最宽处在英山北部,约2公里;总面积超2万亩。
 
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英山
自古以来望埠镇英山就是英石的主产地,宋《真阳志》已有记之;因为该区域所产英石是最传统最正宗,在形态上也是最端庄正气(这个以后我有专文论述),在石质上因为油性大故也是最温润,在外表表现上也是最丰富(也即它的“瘦、皱”的种类是最多的),故它毫无争议地争取到了“英石”的名份。
 
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采石英山
从英德市区前往,一过金三角,英山就扑面而来,明显地感觉到了它的气息,也一下子在我心中史无前例地伟岸起来!这可能是伟人所说的“做人总要点精神”缘故,也可能是自己一直认为的:“做人总要点敬畏之心”的缘故!
 
“英山之所以用花命名,是其方圆百里的山表大多裸露,青苍逸瘦,嶙峋奇巧,远远望去如遍开的石花。”
 
这是英山的山体石头结构实景图,从下面的两张图片可以明确地看到,石头是沿水平线30度的角度分层叠加的(电塔是参照物)。应该是内因加外因的结果。
 
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英山
看到上图,突然一下子想到了清朝朱彝尊的诗:曲江门外趁新墟,采石英州画不如。罗得六峰怀袖里,携归好伴玉蟾蜍。
 
突然间自己也“得意忘形”起来,竟“老夫聊发少年狂”,诗意大发,打油诗也好,先狂一首再说:英山烂漫已生花,路径曲陡又攀崖。满山黄雀鸣翠绿,心存风骨笑天涯。
 
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采石英山画不如
越过此山脉的英山(百蹬石)部分到东边就是英德的东乡区域了,这自古以来就有驿道而通之(《英德县志》有详细记载,在此不复述了)。
 
这是唐宋时期的官道,当年杨万里经此驿道南下,写诗一首《英石铺道中》:一路石山春更绿,见骨也无斤许肉。一峰过了一峰来,病眼将迎看不足。先生尽日行石间,恰如蚁子缘假山。穿云渡水千万曲,此身无不离岩峦。莫嫌宿处破茅屋,四方八面森冰玉。孤峰高绝连峰低,冈者如廪尖如锥。苍然秀色借不得,春风领入玉东西。英州那得许多石,误入天公假山国。
 
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
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
印 象 英 德
文/学员 许俊新
 
孩提时,小病初愈,母亲温了一皿鲜羊奶,皿壁上的粉采构著灰色嶙透奇雄的怪石,伴着黛墨的苍松,松下石旁童稚鶴颜,母见我凝神,告诉我说,这嶙峋的怪石只在广东英州山里才有,孩提时代的岭南非常的遥不可及。长大后,我带母去公园散步,园池中的假山鳞次栉比,母说,苔满上阶绿的嶙石北京颐和园都用它叠景,它只有广东一个叫英德的地方有。
 
亲辞世多年了,我一直记得英州和英德两个地方名称。
 
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山高人为峰-英石
我的同学喜爱书法、盆景,尤对微形盆景情有独钟,不惑之年志趣相投。他常常在布满沟痕的瘦长丑石上,把壮硕的小榕树拫塞进缝里,数年后便盘根错节,名曰壯志凌云或矢志不渝。他告诉我,这是石头的骨,榕树的根,有包容才能有抱负,这骨是英德石。
 
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期盼-英石
我和兰亭书友在扬州八怪纪念馆时,他喃喃地在我耳根旁谍说,书画与赏石是一水同源,米芾、苏轼、板桥与石都一往情深,先辈们把石镌在紙上,浸在画中。于是,在知天命之年知道了中国有英石、昆石、灵璧石、太湖石是皇家钦定的中华四大名石。
 
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九华仙峰-英石
耳顺之年,白了瘦、透、漏、皱、丑。老师说这是古人赏石的几大要素,于是大江南北,凡游必有大包小袋,尽是太湖、灵璧、英石,又是太湖、石英、钟乳,云里雾里。又说,现代人以形、色、质、纹、韵为赏石的五大要素,于是我寻根溯源,遇到了米芾、苏轼、米万钟,杜海鸥、柳国兴、肖启純、李文西,驻足过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个园,北京的颐和园、园明、杭州的西湖、扬州的瘦西,只为英石的空和风雅。如今,我置身于英石的故乡英徳,只为英石的前世今生,也想知道太湖、类太湖石的源宗。
 
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羽飘岩-英石
我只能借《云林石谱》和《园冶》的文字行间听到故人描绘英石的风雅趣事,在英德市现代博物馆的小剧院的讲台上,我聆听了当代贤人如英石般的磐音,依次有二位谦卑的学者,用溫和而坚实的语调讲述着英石的今生前世,英州是英德的前世,英德是英州的今生,英石的顆粒結构、条状結构等形成了英石与类太湖石的内质区别,也在其形、质,色、紋、韵方面独具风雅,英石山地表表层的为英石,地表以下的山石为太湖石。肖启純、杜海鸥等先生用舒缓、浅而易懂的讲习,孩提时代母亲給我讲述的英德和英州的地理概念瞬间正本清源,困扰我多年的何为英石,何为太湖石的疑惑得以释然。
 

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

忽忽悠悠的英徳之行,小剧院的麦克风一瞬而过。我不再沉于对英德和英州的困惑,也不再纠缠于英石与太湖石、类太湖的思辨,如同我们所知的元谋人和山顶洞人都是我们的祖先一样。
 
我感恩母亲给我一个健康的躯体和智慧的身心,感谢英徳人民保护了英石的历史文化遗产并把他发扬光大!感谢杜海鸥、肖启純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
 

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霞山幽景-英石

英德人的大度和包容,坚韧和温润,又有杜海鸥、肖启純,陈文西、小苹果以及和全国热爱石文化的仁人志者不遗余力的文化创意,我们的赏石文化和事业才日趋繁荣,春天永驻。
 
我驻足英州的石山上,想到雪莱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宝藏杂志):英石历史的厚度和当代的宽度。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465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0年11月7日 上午10:35
下一篇 2020年11月8日 上午11: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