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以石言志。

纵览我国观赏石文化的发展史,从魏晋时期开始,观赏石就进入广大诗人、文学家、艺术家的视野,并成为他们的创作题材,大量以“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至今流传不衰。

 

诗文,以石言志。胸怀天下 | 赖国焕 藏

我国历史上产生过许多著名诗人,其中不少是好石者,仅唐宋时代便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柳宗元、杜牧、刘禹锡、李德裕、李贺、李商隐、苏轼、黄庭坚、李清照等大家,他们借石抒情,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石名篇。许多赏石名家编著了观赏石专著,集理论与题咏于一体,在他们的专著中同样可以看到许多传颂不衰的赏石文学作品。

 

诗文,以石言志。李太白 | 陈义夫 藏

历代的赏石文学以诗词形式最为常见。在赏石诗词方面影响最大的当数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等。李白是一位非常热爱自然、善于描写自然景象的诗人,这就使得他与自然景观中的观赏石结下了情缘,善于赏石立志,借石抒情。他在《题楼山石笋》中写道:“石笋如卓笔,悬之山之巅。谁为不平者,与之书青天。”其想象力之丰富,形象之贴切,令人折服。

 

诗文,以石言志。拼 | 林同滨 藏

同样是李白写的《咏石牛》:“隆石巍巍巧似牛,山中高卧数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芳草齐眉难入口,牧童扳角不回头,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可谓品之趣味无穷,咏之而朗朗上口。

 

诗文,以石言志。青山烟云 | 顾建华 藏

另一位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太湖石》诗中云:“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山穴,苔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诗文,以石言志。江山 | 祁荣驹 藏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不仅是一代文豪,而且是造诣很深的观赏石收藏家和鉴赏家。他的《雪浪石》《双石》《壶中九华》等著名咏石诗,堪称赏石艺术的千古绝唱。

 

诗文,以石言志。谦恭 | 罗昆仑 藏

清朝文学家曹雪芹的《题画石诗》:“爱此一拳石,玲珑出天然。溯源应太古,坠地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对观赏石倍加推崇,臻乎极致,可谓进入了最高精神境界,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这些赏石绝唱,对中华赏石思维的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诗文,以石言志。天门山 | 刁双喜 藏

历代的赏石文学以散文、小说等文本形式出现的也相当丰富。北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对观赏石的感情至深至厚,每见观赏石,纳头便拜,他为观赏石写下了不少优美的文章。

 

诗文,以石言志。远古的呐喊 | 东方天德 藏

至于赏石题材的小说,元明清三代,石文化逐渐扎根于章回小说等文学作品之中,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中就有三部与石头有关。如《水浒传》中的“石碣天书”揭开了一百零八好汉的奇特命运;《西游记》则以石头开篇,石胎生石猴,通过石猴(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又护送唐僧西天取经,衍生出奇幻无比的故事;而无独有偶,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石头开篇,以石头的“梦幻”作楔子,虚构了顽石无才补天的神话。

 

诗文,以石言志。俪韵 | 陶之白 藏

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有一章叫《石清虚》,描写了一位爱石者以身殉石,而有情之石又与爱石者终得相伴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涉及赏石的散文、小说,堪称我国赏石文学的典范之作。

 

诗文,以石言志。朝花夕拾 | 袁玉良 藏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364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0年3月9日 上午8:06
下一篇 2020年3月10日 上午10:4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