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艺术都隐含着创造者的个性,艺术最大的失败就是丧失艺术家的个性,没有个性的艺术犹如死水一潭。赏石是一门艺术,那么按照赏石艺术特性来理解,赏石家既是这一艺术的发现者,又是这一艺术的创造者。
题名:【老子出关】石种:葡萄玛瑙
从审美心理学来讲,缺乏个性化的审美是生硬的审美,被动的审美,远离灵感嬗变的审美。因此,我们探索赏石艺术感性化、时尚化的审美形态,不仅在当代消费文化的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对在承袭与拓展传统诗性文化语境下高扬个性化审美更具有现实意义。
关注赏石的审美价值,不仅仅在于对自然之物客观形式的解读与主体情感的主观诠释,而且要把这一艺术的本源境界与当代审美的感性追求结合起来,从而为推动赏石艺术个性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根据赏石的美学解释,审美仅是主体对客体感性形式发出召唤的一种回应。赏石并非直接进入对艺术载体的技艺处理,因此,这种回应只是与艺术创作的动机有着某种相似。
艺术家的创作源泉来自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复现,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艺术特色和艺术内涵,当由其个性化的表达动机和表达方式来决定。
赏石家在欣赏石头的各种自然画面或造型时,也是由某种联想引发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复现,并从想象中玩味多维多寓的形式美,其目的就是为了从描摹类似物象中改变原本“无意味”的美,重新展示由自己的艺术个性所创造的美。
因此,两者在发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的关系上,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赏石家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方式偏重于情感驱使。
赏石艺术的审美个性化,与赏石家的艺术个性有着密切联系。那么其艺术个性包含哪些因素呢?
笔者认为:主体的艺术个性,既包含其先天具备的气质、悟性、兴趣、情感等因素,又包含其后天积累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生活经验、审美能力等因素,它是赏石家在一定生理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独特审美心理的具体反映。
个人的各种喜好都可能影响其对审美的直觉感受和情感抒发。因此说,赏石艺术中的审美个性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由赏石家的某种个性所决定的。
主观方面的条件和特点,只有同时与客体的感性形式与艺术意蕴相契合,并且激发起强烈的创造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审美才更趋于真实、更贴近生活。
主体只有在赏石中体现出对“真、善、美”的理性追求,使精神的“个体性形式”与事物的“真理性形式”相融合,才能使美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挖掘和延伸。
倘若将人的生活个性化与审美个性化等同起来,就不能解释清楚赏石艺术中承载着的、演化着的审美现象。人的生活个性化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在生活实际中起着相应作用。而人的审美个性化是在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中逐渐形成的,并在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中起着相应作用。所以,主体的生活个性化必须融入到审美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审美个性化。
人的生存状态可以分为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大到地域文化、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小到性格禀赋、兴趣爱好和生活习俗,这些条件都能对其审美个性化的形成产生影响。当然,在赏石活动中这些条件也可成为主体审美个性化的基础。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风土人情差异很大,因此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其生命状态各不相同,从而反映出审美趣味和审美方式的鲜明特征。
举例来说,我国北方民族由于受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影响,更多地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接触社会、接近人群的生活状态会格外加以关注,由此在艺术表现上比较倾向于粗犷豪气,艺术结构上讲究整体关系。
南方民族主要受江南文化、岭南文化和闽粤文化的影响,因而更多地关注人的生命精神状态,由此在艺术表现上比较倾向于灵动委婉,艺术结构上重视细节唯美。
这些区别,看似从民族整体上反映出的审美共性,事实上却是由无数艺术个性所交织成的庞大无比的文化体系。从人的本质个体去分析,环视当代国内赏石界,各地区的赏石艺术形态反映出相应的地域差异,既存在着艺术个性的相通性,又存在着艺术个性的相异性。正是这些相同性与相异性,造就出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赏石风格和艺术形态。
题名:【与仙同寿】石种:来宾石
所谓审美个性化,指的是审美者的审美态度、审美方式和审美创造。任何一位赏石家,如果在观照中找到了“自己”,即使“自己”很渺小,但能够发现美、感受美和领悟美,而且在自身个性的激发下,赏出趣味,赏出境界,赏出智慧,赏出创造,那毕竟是见人所未见、思人所未思、做人所未做的事情。
人生经历与艺术体验,两者结合是促成赏石家审美个性化的精神动源,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个性潜力,才会触发活跃的生命力量,才会获得审美愉悦。
赏石是一种生情、生意、生智的艺术活动,赏石家所创造的内容,如包括配座、组石、命题、陈列等,可以被他人轻而易举地借鉴和模仿。然而,唯独其特有的审美个性化能力却是他人难以掌握的。
笔者在多年的藏石经历中,虽说收藏了不少象形石,但是就觅石取向而言,尤其喜爱形式诡谲、内容多寓的抽象石,不求形似,但求意深,与看似“无意味”美感的石头对话,除了能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奥秘,还能从其对称、均衡、内外、缓急、平衡、流变的结构变化中,领悟到难以名状的意蕴美。
长期以来,赏石界之所以对抽象石缺乏适应性,笔者认为主要有3种原因:
一、由于多数赏石者追求形似,形成带有共性的审美习惯定势;二、抽象石自然构形的内容存在着不确定性,在当今热衷于带有功利性赏玩象形石的审美趣味影响下,相对受到冷落;三、赏石群体存在着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不足的现状,难以解读抽象石的感观形式与艺术内涵。
由于抽象石对审美者的视觉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困惑,因此从艺术感染力方面讲,它的特定审美价值并非完全来自其表象特征,而是由审美者对其形式的领会与意蕴的感悟所决定的。倘若主体缺乏鲜明的审美个性,又如何能够辨析出抽象形式的意味?又如何能够解读出抽象语言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各地新石种的不断开发,尤其是受江河湖海冲刷的水冲石大量的传播,无数形式简约、构形抽象、意蕴含蓄的石头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引起一大片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赏石家们的青睐。
由于他们具有感悟抽象语言的审美能力,因此在赏石中尤其关注形式的多维性与意蕴的多寓性,而不是一味追逐形状的相似性和神态的逼真性,在天工与心灵的交会之间获得深层次的艺术境界。
曾经有文章提出这样的观点,认为赏石仅仅是一个欣赏即成的美的过程,不存在创造。笔者认为,这种把艺术创造狭隘地理解为必须要有物态化形成过程的认识,忽视了人在审美中所具备的力量。
欣赏石头与欣赏艺术品虽有相同之处,但是两者之间又有不同之处,其审美个性不但能够在欣赏中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还能在为使客体内涵不断外延所进行的创造,诸如命题与配座、组合或陈设等方面,充分展现出来。
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赏石艺术中的“创造”,因为在各种艺术领域里的创造看似出自技艺和技巧,但是在赏石领域里产生艺术效果的源头,首先还是来自赏石家们的灵感和情感。
石头天然形成的类艺术性,决定了主体在欣赏其表象、挖掘其内涵的同时,必然要进入形象构思、意蕴领悟、内容提炼和意境创构各个过程之中。
我们知道,再有造诣的艺术家,也不能在不琢磨构思的合理性、不体验形象的合理性、不调整冲动状态下的心境,一气呵成就能完成自己的作品。事实上总是要边审视、边欣赏、边体验、边琢磨、边调整,最终达到理想的创作目的。这种艺术创造过程与赏石审美过程,在艺术态度上没有分歧。
由此而言,在赏石中只要是合理利用了审美对象的自然状态,展示其能够反映内容、透发意蕴的最佳位置,使其艺术形象显得明确,因此无论是付诸思维或技艺都属于创造性范畴,都进入了宣泄个性的实际创造阶段,仅是采取的实践方式不同罢了。
传统美学体系是以艺术为中心的体系,这个体系在探索各类艺术问题上毫无阻碍,如果涉及到观赏石美学领域,有时候却难以将其纳入其中,即使借用学科理论也难以摆脱学术上的困惑。
自然天成的石头并非是由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因此赏石艺术本身既面临客体特殊形式的被解读,又面临赏石者自身素养的审美局限性。我们之所以对欣赏自然美缺乏足够理解,原因就在于自然物不存在人为的艺术意图和艺术思想,因此往往使我们的感悟和诠释受到种种限制,同时也给我们审美的评价带来不同的偏见。
由此而言,那种认为赏石仅仅属于欣赏而不存在创造的观点,值得我们从浅显的道理中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否则对于赏石艺术中审美个性化的诠释,就只能停留在直觉的层面上,从而剥离了主客体互为作用、互为融合的审美关系,截断了赏石艺术中审美与创造之间的一条通道。
鉴于上述观点,我们不难明白,赏石的审美个性化并非局限于欣赏石头这一层面,而是通过客体的感性启示与主体的情感波动等内外因素,激发出理性思维与创造欲望,从而达到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完美结合。
从中外艺术发展的共同规律来看,艺术家的创造都是先从描摹物象、表现物象的初级阶段开始,最终进入到借物抒情、情景合一、物我两忘的高级阶段。艺术家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在艺术创造中能够形成具有自身价值的个性化语言,艺术的个性化语言又是形成艺术符号、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的重要因素。
赏石家标榜的成熟,必须体现在审美中对自然美形式与内容具有独特的感受与领悟,并且以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丰富情感超越客体形式的范围,只有有了个性才能产生审美差异,有了审美差异才能演化出千姿万态的精彩世界。
作为一个艺术家,最宝贵的不是在创作实践中使出各种技艺和技巧,而是依靠与众不同的敏锐观察、灵感启发和形象构思,如果丧失了这些优势,一味投入模像化、陈式化的创作,势必造成只重物态不重意蕴的作品,从而丢弃宝贵的艺术个性。
因此,一个赏石家,无论其坚持什么样的审美选择和审美方式,都需要审视自身内在条件,不但要在审美中获得启迪和愉悦,更重要的是从审美中激发创造欲望。
在当代的赏石艺术实践中,审美个性化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一方面,反映在赏石家对审美对象的选择,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审美经验。另一方面,必然以各种方式将自己的审美个性渗入到升华自然美之中,使得赏石艺木凸现出鲜明的审美个性。
总之,诠释赏石艺术的审美个性化,主体的审美经验不足以成为感性世界的主宰,其审美目的也不局限于对客体价值的主观评价,而是从最初感受到美的对象中进一步去挖掘美和创造美,从而获得满意的审美效果,而这种过程的完成与艺术成果的实现,无疑彰显出当代人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精神风貌。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宝藏杂志):观赏石审美的个性化。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3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