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定义了石头

话说,美术史差不多是几个艺术家的传记,文学史也差不多是几个文学家的传记。
谁定义了石头

 

那我们的石头史呢?是否有可能是几个流派的传记,再穿插几个藏家的传记?

 

谁定义了石头

 

这并无不可能,譬如海派赏石,从技术到学术再到艺术,方方面面,三十多年来,活色生香,具体以大大小小约百来场石展的高端展示,扎根于当今亚洲艺术生态最活跃的城市,从衍生到成长为无可否认的鳌头,以及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再到辐射整个国内外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存在和推动,无不拨动着中国赏石界资源者、策展人、鉴赏家、收藏家、媒体者、其他艺术工作者、学者等等的神经,也无不书写着海上石语本身的传奇进程和文化丰碑。

 

谁定义了石头

 

这次石展,依然承袭和突出海上惯有的直抵人心的文化性。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从跨入门厅,经楼梯上下,来到二楼的两端,眉头心上,点点滴滴,传统古典赏石的推崇和追随,一路笃定。左右心思,暗香阵阵。

 

谁定义了石头

 

依然是高背峨峨,依然是匠心别具,依然是法度严谨。人言石友之家的气氛和待遇,我言何尝不是对文化上谈笑有鸿儒的环境营造,以及对华厦基因传承的愿心和发端的共同敬仰。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海派赏石岂止文脉源远流长,有据可考;又岂止古风泱泱,情怀绵绵。具体对古石的研究收藏,及其跨国交流传承,一直活跃在国内前列的前列,在业界取得的敬重,几无可撼可代。
谁定义了石头

 

同样率为人先的,是上海占据了国内半壁江山的制座制几制案高手,越来越感受到,他们对用材的苛刻,心思缜密;对石头的解读,经验卓绝;对石头的角度,精辟入里;对石头的落槽,分毫计较;对底座的礼制,师出有典……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痴迷,造就了他们把握石头底座的了然于胸;他们对石头文化的热爱,推进了他们驾驭石头底座的得心应手。你从石头连同底座最后呈现的物理面貌和内中散发出的文心面貌当中,可以深深体悟到,每一方石头的诞生地的籍贯,不仅仅体现在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的那一栏里,还体现在华厦民族的那一栏里。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人与人之间,所有的尊重与欣赏,不如懂你这个人;懂你这个人,不如懂你的作品;懂你的作品,不如懂你付出的背后。如果能够最大限度地懂你,相遇再晚也不迟。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不是在艺术界里深有造诣或者痴迷热爱的人,很难体会到石头遇到了懂它的底座和几案的艰难和惊喜,也很难感同身受,盆景遇到了懂它的石头的身心气质与互补交融。它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它们的高雅决绝与清孤寂傲,相互渗透掩映。在同喝一江水的同宗同祖联袂出场的时刻,在一座独具文化底蕴和国际范的桥头堡上散发着迷人的光晕。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浪漫主义认为,艺术应该是表达人的精神的解放;现实主义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可以描述你脚下的泥土的。无数次的实践带来的感喟:兼具浪漫与古典、现实与抽象的赏石,作为非遗艺术之一,与盆景、书画、古琴等等结合得越紧密,原生的文化力量越强大,后发的生命力也越旺盛。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海派赏石对赏石美学层面的文化主张,还埋伏在并贯穿于可谓首屈一指的对于山水盆景的演绎里。许多石友对景观山形钟爱有加,但苦于认知和方法的缺乏。
 
心中存丘壑 斗室列山河。倘若我们多去理解这些现成的教科书版般的作品,从作品里细细体会作者对峰峦巅岭脊、谷涧沟壑潭、栈道过桥坪台坡脚等等的布局、取舍和运用,然后以这样的理解高度,反其道而行之,去追宗溯源,寻找一石成器的山形景观,既是个人的捷径,又是对传承的直接物化。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能想到,在展馆不大的局限中,仍然能以独立的空间节奏,按精致赏石文化赏石的方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更具多元性和门类性的综合观展体验。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哲学走到尽头是艺术,科学走到尽头也是艺术。
 
一个石展,最有成就的部分不光光是石头展示的空间效果,同时是透过石头背后洋溢出的精神思想的效果,还有通过作品向社会提示了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方式,以及被连带出来的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在这个展当中,你可以体验到也许能开启一个人艺术启蒙的美学风雅。
你也可以体验到不被接受的美,有可能是还没有发现了的美。
体验到玩和藏不是同一回事。
体验到因为知识结构的不同,赏石其实是一种相互说服不了的甚至属于相当自我的审美。
体验到民族性、时代性、创造性是一切赏玩石头的总和。
体验到石是人间万古物,在等待时间给予它的生命和尊严。
体验到文人赏石既可以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也可以是广泛的群体,只是对前者的素养、学识、风骨和气节要求,我们这一代相较于古代,已经渐行渐远。
体验到有些人已经重新在审视和加强,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石头是空间的艺术,文化是时间的艺术。谁能定义石头?石头能被人类定义得了么?向来老成持重的海派赏石,自有她一贯秉承的主张,或敏锐或精到,或执着或隐性……犹如人类的情商和美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然而你要一窥石界的精致与前沿,但请来上海;你要一睹石界的面貌与精髓,但请来上海;你要一心石界的文化与熏陶,但请来上海,因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审美和思想的形成,它们的改造能力,翻天覆地。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海派赏石,始终扛着这面大旗,鲜明,气昂。不以居高易其志,不以荣辱累其神。他们在艺术常年密集活动的土壤上,在国内有识之士以及广大石友藏友的信任、追随和支持之下,引导性地输出、输入文化和理念。
 
依托平台的魅力,及其品牌的公信力,海派赏石作为“2020石非石”海选的南方赛区,还将此次报名的全部作品入选成为“2020石非石”海选的参选作品,详情请参阅《中国当代文人赏石|2020石非石海选邀请函》。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海派赏石,有崖皆泄玉,无石不生流。
 
海明威曾说: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曾经在巴黎生活过,那么此后一生中,不论你去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同样,上海就是这样,拥有识别性非常独具的气质,明明骨子里的运化骇浪滔天,却造化成一身的润物无声。一经沾染,灵魂就烙上文明的刺青,终身难褪。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定义了石头

 

谁终将浩浩汤汤,必不辞涓滴。
谁终将万顷碧波,必海纳百川。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汇石融通):谁定义了石头

本文发布者:玩石迷,获取最新内容,请点此关注《顽石有灵》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nshime.com/32754.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1月23日 上午11:59
下一篇 2019年11月26日 上午8: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